漢德克非常清楚他要擁抱的是土地、蟬鳴、春華秋實的生長,以及午後雨落下的聲音,這份笃定就像他在23歲決心成為一名作家,然後退學,寫作,随後數十年皆如是。

“站在外面看我的人/會看到我站在大落地窗旁/身處于虛幻的被鏡子分割的居所/然後在廚房打開窗戶/我也想要過着一本小說般的生活/隻不過這本小說尚不存在。”作家寫下這些詩句,拒絕扮演鏡頭下完美的演員。隻好去探尋他留下的等身的著作,翻閱堆積如山的手稿,試圖感受他内心的世界。

閱讀彼得·漢德克方才知道,要拍攝他實在是件困難的事。

...

《彼得·漢德克:我在森林,也許遲到》

Bin im Wald. Kann sein, dass ich mich verspäte...

時長 / 89分鐘

語言 / 德語

首映 / 2016年8月6日 洛迦諾電影節

德國院線上映 / 2016年11月

拍攝彼得·漢德克是件困難的事。

這位快80歲的酷老頭住在郊外的房子裡,花費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沉思、寫作、在屋外的小徑上來回踱步,如果有空閑,他會細細擺弄手邊的小玩意兒:穿針引線,縫制幾件衣衫,海邊拾貝,當作門前引路的裝飾,亦或者,直接消失在森林中,然後攜帶一兜蘑菇歸來。

他不使用智能手機,從未摸過電腦,年輕時玩過幾回打字機,那是漢德克還帶着墨鏡、留着披頭士發型的時候。機械鍵盤的聲音很快令他心煩意亂,他丢下印刷的文章,轉頭去聆聽筆尖劃過紙張的樂章。

...

是的,漢德克非常清楚他要擁抱的是土地、蟬鳴、春華秋實的生長,以及午後雨落下的聲音,這份笃定就像他在23歲決心成為一名作家,然後退學,寫作,随後數十年皆如是。他知道“作家靠寫作逃離生活”隻是無知者淺薄的斷言,真正的創作需要窮盡詞彙與句法的局限,以文字體會更深刻的生活。為此,他與人群保持着不近不遠的距離,給自己的靈感留出空間。

...

他的法國妻子形容丈夫在寫作時“有一半時間可以在家裡,剩下一半時間必須獨自離開,前往他自己的内心‘城堡’”,他心愛的大女兒說“有時我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有時我又覺得完全不懂他。”有傳言稱,他曾在多位記者的采訪中途離席,甚至有一次一位記者按約前往他的住所,隻看到作家貼在大門上的字條:“人在森林中,請先進屋。”

“站在外面看我的人/會看到我站在大落地窗旁/身處于虛幻的被鏡子分割的居所/然後在廚房打開窗戶/我也想要過着一本小說般的生活/隻不過這本小說尚不存在。”作家寫下這些詩句,拒絕扮演鏡頭下完美的演員。隻好去探尋他留下的等身的著作,翻閱堆積如山的手稿,試圖感受他内心的世界。

閱讀彼得·漢德克方才知道,要拍攝他實在是件困難的事。

...

“這—舞—台—不—是—世—界!而—世—界—不—是—舞—台!”漢德克1966年創作的話劇《罵觀衆》憤怒地朝觀衆們呼喊,“我們不想感染你們。我們不想感染你們去公開自己的感覺。我們并不表演感覺。我們也并不扮演感覺。我們不笑,我們不哭。我們不想用笑來感染你們去笑,不想用笑感染你們去哭,不想用哭感染你們去笑,也不想用哭感染你們去哭。”

“女士們和先生們啊!”演員念着台詞在舞台上動作誇張,逗得台下觀衆大笑連連,漢德克坐在人群中,露出狡黠的微笑。觀衆們評判着其他作家的作品,漢德克在他的作品中評判着觀衆。“你們成了一個統一體。你們成了一個模式。你們變為了一體。你們失去了自我意識。你們變成了觀衆。你們變成了聽衆。你們變得無動于衷。你們變成了眼睛和耳朵。你們忘記了看表。你們忘記了自我。”

...

這當然不會是作家唯一一次面對龐大的群體喊話。在普林斯頓召開的一次德國著名文學組織“四七社”的聚會上,漢德克鎮定地開始了他的發言:“我發現當代的德國散文将一種描述的無能奉為圭臬,在未修飾的描寫中尋找救贖,這當然是最廉價的文學……”全場成員因獨屬于漢德克的冷幽默大笑鼓掌,話鋒一轉,漢德克又面無表情地聊起他不少在座的同僚,“批評家們應當明白我在說什麼,因為批評家能應付這類空洞的文學,當然了,也隻是勉強應付。”

一位過于優秀的作家。一位會冷靜地把讀者視角也想明白而又過于優秀的作家。再想評價他未免難度過高。導演科琳娜·貝爾茨奉上漢德克發言時的原版影像資料,聳一聳肩:列位看官,煩請自行欣賞。

還是請彼得·漢德克坐下來吧。請作家坐在那把他常用來寫作與沉思的椅子上,給作家手中遞一支筆,再加一本散文集,他會為你朗讀他最喜歡的段落。

...

“一個人小心地穿過雪野,步履輕盈,在強光下,冰雪依舊堅硬……如果他改變步伐,他将掉落,而他已開始行走,就必須繼續下去。如果他停下,突如其來的重量會使他穿透冰面,如果他奔跑,運動将突破冰面。為了讓身體重量均勻分布,他在走路之前将所有東西都放下。”

恰如在冰面上行走的旅人,漢德克深深地知道創造力的微妙。忘掉既定的秩序,推開語言和思維邊界的門,用力不能太輕,更不能蠻力打破,漢德克于是殷切呼喚着自己的讀者,與他共同推開這扇門。

這位作家的文字曾吸引無數的人為之傾倒贊頌,也遭到成千上萬的誤解和指責,彼得·漢德克隻是微笑着,從不回應它們中的任何一種。若是等他讀罷一篇優美的散文,他将告訴你,所有的觀點在他看來隻是舊有理論的遷移與重複,而他卻渴望宛如新生的創作,盡可能多地做一些善舉。

這位一頭花白卷發、西裝整齊的作家将說,在他的一生中,面對他人常感羞澀,你知道這種羞澀來自于作家的“誠”,如同他熱烈地向讀者傾訴,嚴苛地審查自己的作品,還有幾乎慎重地撫養他的女兒。這是一種從泥土中生長出的誠,一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誠,這種誠賦予他無與倫比的專注力和創造力。

...

在這一刻,拍攝彼得·漢德克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了,隻要接住這份作家傳遞來的誠意,忠實記錄他的作品,和他生活的細節。這是導演琳娜·貝爾茨跟随拍攝漢德克三年後得到的答案。幸運的是,導演把這份回答放在影片的開頭。從擁擠的城市返回家中,彼得·漢德克獨自整理新鮮采摘的蘑菇,他舉起一個蘑菇——他喜歡淡淡的泥土味,因此不需要再清洗——他舉起一個蘑菇,沉醉于它的美麗,拿刀的手有些遲疑,擔心切片對蘑菇太過殘忍。

文/吳遲遲

編輯/禾

導演介紹:

...

科琳娜·貝爾茨(Corinna Belz),生于1955年,德國導演、編劇和制片。貝爾茨先後在科隆和柏林完成藝術史、德語傳媒的專業學習,随後進入電影行業工作,并于2007年發布執導的第一部紀錄片《科隆大教堂的窗》。2011年由貝爾茨拍攝,關于德國畫家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紀錄片《格哈德·裡希特的繪畫》在歐洲多國放映。本次推薦的《我在森林,也許遲到》是導演在2016年發布的作品,于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首映,電影記錄了奧地利作家皮特·漢德克的創作與生活,影片上映三年後,皮特·漢德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介紹:

...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1942年出生,奧地利作家、劇作家和電影導演。漢德克的母親瑪麗亞·漢德克(Maria Handke)是斯洛文尼亞籍的奧地利人,在孕中與漢德克的繼父,來自德國的阿道夫·漢德克(Adolf Handke)結婚,一家人遷往柏林生活四年。漢德克在奧地利就讀大學,接着在奧地利、德國、法國、美國的多個城市旅居生活,現在與妻子和兩個女兒居住在巴黎西南部的小鎮沙維爾(Chaville)。

彼得·漢德克的作品包括話劇《罵觀衆》,小說《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去往第九王國》和衆多散文與詩集。他于1968年獲霍普特曼獎,1973年獲格奧爾格·畢希納獎和奧比獎,2009年獲卡夫卡獎,2014年獲國際易蔔生獎,201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