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在哪裡,其實你的一半就死在那裡,所以故鄉也叫血地。”無論是最早的作品《小武》還是接連之後的電影《站台》,賈樟柯的鏡頭裡都無不透露着一種鄉土氣息,再看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導演通過采訪賈平凹,梁鴻等作家向大家講述了他們内心對于故鄉的看法,沉郁頓挫,絡繹不絕,那份對于故鄉的情是朦胧的,是複雜的,可以是一般沉重也可是一段深情更可是靜靜漂浮,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章節式的記錄,深沉的情與思。
從旁人對馬烽的回憶到賈平凹的故鄉血地再到梁鴻和餘華不同的情與思,在本就文學化的内容上利用了章節式的呈現與記錄方法,将作家間不同的經曆和想法歸類。章一“吃飯”,如今在養老院内衣食的同鄉人在采訪中對作家馬烽進行了回憶,講到他對于故鄉的貢獻。章二“戀愛”,馬烽找到了伴侶,在外鄉同樣寄托了感情,章三“馬烽”通過前兩章采訪已使觀衆心中對于他已有印象,後以家屬角度講述,馬烽與家鄉的聯系也就更加突出,并不是思念,隻是在外地對家鄉有了新的感觸,這才回鄉細細感受,将現實寫進了書中,同鄉人一見,内容是如此熟悉與樸素,相互指着“這是你,書裡說的是你”我想這就是馬烽對于家鄉的情,真切,樸實。這樣結構式的叙述貫徹全片,不僅飽滿了人物形象,指明了主旨要義,更重要的是充斥了精神思想,将它寄托于内在,彰顯朦胧下的情與思。
穿插人物朗誦,增強節奏張力。
文字永遠是沉默的,它靜靜躺在書裡,直到翻開。本片也就像一篇散文似的默默躺着。“書上說,你生在哪裡,其實你的一半就死在那裡,所以故鄉也叫做血地”賈平凹對于故鄉的思考多半來自于父親,因離隊偷看秦腔,走上了一道被冤的窄路,最後狼狽歸鄉,淚流滿面,就此賈平凹寫了一本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秦腔》,影片章節結尾,朗誦出了書裡的句子,在延續情感的同時很好的控制了影片節奏,朗誦的人都不是什麼風輕雲揚的白臉,他們都是平民,是故鄉土地上的一個個百姓,這樣使得影片更加含蓄具有張力,本是躺着的文字活了起來,開始走進人們的内心。這和書本也是相通的,文字是死的,激發它的永遠是人,情感是朦胧的,意義就在于思考。
畫面與聲音搭配,渲染朦胧氛圍。
賈平凹給人的感覺是沉重的,梁鴻是多情的,餘華是輕盈的。這樣的主觀感受取決于視聽氛圍下朦胧的個人思考。母親對于梁鴻的影響是巨大的,沒提到關于她的往事,梁鴻總會不禁止住,輕輕落淚,在提到繼母與父親的感情經曆時,說道“抱頭痛哭”後承接了一個廣闊的稻田中央,兩隻麻雀停落的畫面,象征性的暗示了父親複雜的經曆,延續了梁鴻對于情于故鄉的思考。“回首往事或者懷念故鄉其實隻是在現實裡不知所措以後的故作鎮靜”餘華站在海邊,回憶着自己小時遊入海流的情景,遊了四十多裡上岸,沿着海邊赤着腳,天快亮了,海浪聲一直未停,畫面裡的他站在岸邊,周圍是普藍色的。我想這就是餘華小時對家鄉的感受,海岸成了他一生的回憶,輕盈卻又在朦胧之下。
賈樟柯對于故鄉的情也就和這些作家一樣,在精神之中,在文字與畫面之間。每一寸關于故鄉的回憶都是真切的。作為現實的觀察者,每一瞬都代表着永恒,如果這樣的情永在記憶之中,那何不朦胧呢?最後,餘華站在那,小時的課本裡總說海是藍的可故鄉不是,那就一直遊,一直遊,一直遊.....。

...
顔長江《最後的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