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卡爾,馬克思認為革命将會首先發生在工業化國家而不是殖民地。他指出,西 方資本家将剩餘資金投資于殖民地是因為在那裡可以獲取更高的利潤。與當時其 他社會主義者一樣,馬克思也認為這些投資将會繼續下去,殖民地将會與其西歐母 國一樣實現工業化。他在其出版于1867年的名著《資本論》中寫道:“工業化發達國 家展示了欠發達國家未來的圖景。”同樣,馬克思預期,随着殖民地變得日益工業化和更加繁榮,西方的老制造業中 心将會逐漸落後并造成大量失業。而這反過來将最終迫使西方工人揭竿而起,建立 社會主義國家。因而馬克思得出結論: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發。

事實上,馬克思在 緻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還表達了一種擔憂^他認為當歐 洲變成社會主義之後,繁榮的殖民地國家仍将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并會進攻和“粉碎” 新生的西方社會主義社會。然而在一個世紀之後的今天,我們看到的事實卻恰好與 馬克思的預言相反。革命首先發生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如今被稱為第三世界 的前殖民地國家。因此可以說曆史颠覆了馬克思主義。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首先,西方的工人赢得了選舉權和組織工會權。他們運用這些權利增加了工 資,組織了福利國家。由于福利國家會在發生諸如事故、疾病、失業的狀況下向工人 提供幫助,因而西方工人對現狀較為滿意,從而也就成為了改革者而不是革命者。 其次,處于第三世界的各殖民地并未實現工業化。由于西方制造業者不希望看到來 自海外的競争而積極反對在殖民地發展工業,因而殖民地仍保持着西方工廠的原材 料供應者和工業制成品的進口者的身份。這種格局的問題在于,自1880年以來世界原材料的價格跌勢不止,而制成品的價格則持續上揚。同樣數量的原材料所能交換 的制成品數量在1938年比1880年時下降了40%。

這種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傾向(經濟學家稱其為“貿易條件”)是造成今天 第三世界經濟問題的原因之一。當然也有其他因素導緻這些經濟問題的産生。而最終結果就是,富國和窮國^發達的第一世界與欠發達的第三世界之間的鴻溝日益擴大。這兩個世界之間的人均收入之比不斷擴大:1800年時這一比率為1/3,1914年變為1/7,1975年則變為1/12。

這些數字也解釋了為何曆史未像馬克思預言的那樣發展。在馬克思預言之前,所有的重大革命——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都發生在西方。但是到了 20世紀,所有的重大革命都發生在第三世界:1917年的俄國革命、1949年的中國革 命、1975年的印度支那革命、1976年的葡萄牙非洲革命、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尼加 拉瓜革命,1980年的津巴布韋革命。而在20世紀90年代則發生了一件更加令人驚 奇的事件,它再次颠覆了馬克思主義^由于計劃經濟的失敗,1917年以來在第三 世界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相繼倒台。蘇聯、東歐及其他地區的社會主義政權解體 後,正在狂熱地尋求能夠替代社會主義制度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