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a》有對于階級社會的諷刺與批判,大概也有法斯賓德的妓女情結(或是一貫以來對于被壓迫群體的同情),講述主角lola作為被壓迫的底層女性如何在與不同男人周旋中生存并做出抉擇
戰後的德國經濟膨脹,社會生活腐敗、糜爛,沒人能夠在資本即權力機構的運作下獨善其身,男女主與伊斯林的兩面性,以及因為各種各樣出于的理由而背叛(或妥協),他們都在肉體或精神層面上出賣自己(我能不能這樣理解:資本與欲望面前,你們都是娼妓?),各有各的凄涼——“詩出于靈魂,靈魂是悲哀的”
影片在最開頭介紹演職人員時就将五彩的字幕放在黑白背景上,為這個明豔表皮矯飾下内裡黑暗的故事奠定了某種基調。非自然光(紅藍黃綠紫等)的大量運用讓人印象深刻,起了很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法斯賓德選擇了一個除了觀衆外所有人滿意的結局,在整部電影迷幻的視覺沖擊結束後,給人一種情緒高潮後的空虛感(但私以為結局稍突兀,與影片之前部分的銜接不夠巧妙)
ps.這部電影沒看到導演出場耶
lola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隻是一點感受
對于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我一直傾向于感受而非解讀,也不想顯得虛僞和冒犯。他的語法是詩性而神秘的,有時給我一種恍在夢中之感,在這種時候,才得以聆聽寂靜,思索思索本身。也因為他的影片極其驚豔(好俗的詞,但恰當)的鏡頭設計,即使内容晦澀也不 ...
聖血
精神病人如何走出童年的邪典童話。看開頭的時候沒想到會這麼喜歡,樸實無華的鏡頭設計與調度,我帶着看流水線電影的心情往下看,卻着實被故事打動了聖血是母親的信仰;是病象死前嘔出的污物——對性的可怖印象;還是刻在胸前的鷹——父權壓迫的象征。 ...
grandmother
影片所有角色都塗着白粉,大概是表現疏離。剛開頭的場景莫名想到小鳄魚愛洗澡,模仿性交,祖父母輩生下父母,父母從土裡鑽出。父母的配音都是狗叫——他們在草叢中像動物一般憑借本能交配,男孩從土裡鑽出。一次性沖動的産物,叫做孩子,這就是詭異的 ...
我平生從未看懂一部電影,隻是去感受它們
《假面》是一部極端形式主義的乃至具有先鋒性與實驗性的電影,伯格曼在采訪中說道《假面》就像音樂,“無關看懂與否,而應感性地體驗”。電影開頭是一連串割裂的、詭異的意識流剪切片段,你很難具體地去分析這些它們,隻能感受其中所傳達出的那種模糊 ...
審慎的資産階級
《資産階級的審慎魅力》這部電影有劇情但重點不在劇情,而是在劇情間插入了一段段荒誕的夢境以戲谑和諷刺資産階級的生活狀态。電影中插入了幾個六個主要人物在一條似乎沒有盡頭的大路上行走的片段,畫面中天空占的比例很大,似乎壓得人透不過氣——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