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專家》看的人很累。

這種“累”是明明有着最經典的港片要素和最親切的一衆臉孔,卻眼睜睜看其力有不逮、逐步崩壞的無趣和失落。

——你若是被影片結尾吳鎮宇和撿廢紙的老太太的二人關系打動,可以去對标吳鎮宇和羅蘭主演的一部老片《爆裂刑警》,那片诠釋的陌生人之情極其動人,是對社會的真正洞察和底層關懷。

...
羅蘭以失智老人形象問鼎金像獎最年長影後

反觀《談判專家》的社會底層:不論劉德華抑或那個老太太,隻是個必須出現的符号。而且,以劉德華如今的身家和地位,讓他演個蒙冤受辱、憤世嫉俗的惡警還行,要他扮個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底層人士,這要觀衆如何共情?

...
劉德華更适合《拆彈專家2》中亦正亦邪的警察角色

也就是說,邱禮濤一貫擅長的社會關照和現實議題,此番不但膚淺,而且多餘。也就停留在劉德華那聲絕望的口号:“沒人理我們!”——然後在結尾交付吳鎮宇去“理”。可社會保障問題,是依靠個人覺悟、無私奉獻就能解決的麼?

《談判專家》在邱禮濤的作品序列中,無論較之北上後大投資、大場面的合拍片還是早前劍走偏鋒、立足本土的現實題材,都屬于過分粗糙的一類:情節推進僵硬刻意、角色動機亦交代不足(尤其吳鎮宇飾演的謝家俊的心理轉變,以及鄭則仕、姜皓文角色的虎頭蛇尾)。

...

感覺就像是為撮合劉青雲、吳鎮宇這對老搭檔再聚首,專門翻出了《王牌對王牌》這一上個世紀的老古董——原片是個典型的“雙雄”結構,這本是港片一貫的“王牌”:從《喋血雙雄》的年代一直延續到前幾年的《追龍》、《無雙》。

...

想想港産“雙雄戲”的巅峰之作《無間道》吧,“雙卧底”的精彩設定和其下掙紮糾葛的人性張力甚至引來馬丁·斯科塞斯購買版權,拍攝了美版《無間道風雲》。前者,是金像獎+金馬獎最佳電影;後者,也拿下奧斯卡和金球獎雙料最佳。那真是港片的高光時刻。

結果時隔近二十年,邱禮濤就選了這麼個沒得過任何獎項的老片子直接翻拍.....夫複何言。至少以往,以創作力旺盛著稱的邱禮濤,并未翻拍過别人的作品。

誠然,作為一部成熟的商業類型片,《王牌對王牌》并不差,但可笑的是:這已不是它第一次被翻拍了。早在1999年,杜琪峰的《暗戰》就受到了它的啟發,而且,拍的比它好——不論三度“捉-放”的警匪過招還是兩位男主的迷人魅力,以及錦上添花的浪漫情愫都是原版所不具備的。

...

《暗戰》首次将劉德華推上影帝寶座,而劉青雲飾演的就是談判專家。影片一開始,劉青雲就憑缜密的推理破獲了一起銀行劫案,一舉揪出潛藏在警隊的真兇,後者無望下開槍自殺。這之後,他和躲在暗處、正喬裝拍攝自己的劉德華的好戲才正式上演。

《談判專家》開場與劇情主線無涉的劫案,在結構上是不是與《暗戰》如出一轍?監制劉德華甚至親自下場客串——這就是純自我緻敬。再看最後的結尾:劉青雲終于将腐敗警察苗僑偉繩之以法,後者本欲殺人卻迫于壓力選擇自殺:

這簡直是把《暗戰》的一小段前戲當正片來拍......

...
《暗戰》揪内鬼的輔情節成為《談判專家》的主劇情

而且《暗戰》的前戲,展現的是劉青雲作為談判專家的業務能力,并比襯出“重案組總督察黃啟發”的無能;《談判專家》劉青雲+吳鎮宇兩個人忙活了半天,可結果是劉德華從電視機中獲悉了真相而與老婆幡然悔悟、主動釋放了人質......那你劉青雲和吳鎮宇在忙什麼?最搞的是:劉青雲還想關掉電視以免“刺激”劉德華,判斷完全失誤。

吐槽歸吐槽。站在邱禮濤的角度,我也理解他:拍什麼、不拍什麼不是他能決定的。電影總要開工,影人總要吃飯。眼下的形勢,多少曾經的大人物早已無工可開,還能上班的,要啥自行車?

何況在黃金年代電影工業接受專業訓練、一路摸爬至今的香港導演有個“通病”,那就是各個都是工作狂:他們習慣了高産而不穩定的持續輸出(除杜琪峰、王家衛等極個别人除外),邱禮濤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到了他的年紀,更會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

“不創作、毋甯死”,你讓他慢下來,市場要求和多年習慣都不允許。所以,這就跟做人一樣,誰又能保證自己每天都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拍多錯多,失手幾次,也無所謂。

因此繼續談論《談判專家》如何不好,意義就不是很大了。它就是部工業流水線上的行活兒——可這不是我覺得“累”的唯一理由。按理說,懷着對昔日港片的眷戀之情,本可不計較那麼多,隻看老戲骨飙戲就值回票價了。我正是沖着N年未合作的劉青雲+吳鎮宇看的這片。

...

澄清一點:很多人覺得這二位經常在一起,可事實上自2005年的《喜馬拉亞星》之後,他們就沒出現在同一部電影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黃金年代的港片印象有多頑固。時至今日,港片迷一定還對以下作品記憶猶新:

...
一個字頭的誕生

...
高度戒備

...
O記三合會檔案

然而,正是《談判專家》中劉青雲、吳鎮宇,乃至所有人的表演:包括苗僑偉、姜皓文、鄭則仕、黃德斌......讓我覺得特别累。

——都說不清是他們演的累還是我看他們累。

平心而論,這些“港片标簽”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卻給我如此觀感,我就不得不反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年齡不對。

港警的退休年齡普遍60歲,這批人裡面,隻有姜皓文滿足要求(57歲),剩下的:劉青雲60歲、吳鎮宇62歲、周文健63歲、苗僑偉65歲、鄭則仕73歲......

...
劉青雲和周文健也是老對手了,二人曾合作過經典恐怖片《七月十四》

知道香港演員青黃不接,也不是我吹毛求疵:一個演員總要找到與其年齡相匹配的角色,才能發揮出最大潛力。安東尼·霍普金斯算戲神了吧,你讓他翻回頭去再演漢尼拔試試?——就算方法上知道該怎麼做,也早已不複當年的心境了。

三十年前,劉青雲、吳鎮宇就在演類似的角色,三十年後仍然如此。你要他們怎能不“累”。

給他們點新意或替他們換個人設,他們依然是從前演啥像啥的高手。譬如《神探大戰》或李駿碩那部描繪底層露宿者的電影。

...

再舉個例子:我看《九龍城寨》一衆大佬打成那個樣子、各個努力讓自己化身漫畫人物,一面是真佩服、一面是真憂愁:再過十年,類似的全明星大制作該怎麼辦?

還靠這幫人?敢想象麼.....

到那個時候,曾經的香港電影就真死了,隻剩本土文藝片還有的拍,類似《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

...

其次,年齡偏大還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情緒錯位。

老人和中年人的情緒肯定是不同的,像《談判專家》這種鬥智鬥勇、需始終保持高亢情緒呈現激烈對抗的電影,讓一幫年過花甲的人上,實在是強人所難,這就是為何鄭則仕和姜皓文都顯得“死氣沉沉”的原因:角色本來就半途而廢,不“端”着從頭“裝”到尾又能怎麼辦......

...

說到情緒,我還想引申去談一談:其實目前在大銀幕上還能看到的香港演員,都是神。

此話何意?隻因他們的情緒——或曰表演激情還沒被消耗殆盡。

在紀念周海媚之死的文章《人們為什麼會懷念女神》中,我解釋過這件事:所謂的“黃金年代”,也是對香港一代演員的“地獄式訓練”,凡是扛不住的,都淘汰了。

彼時,全世界都沒這麼拍電影的:五天、七天一部戲,演員每天睡2-3小時是家常便飯,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大明星,想想那些不胫而走的綽号:“張一打”(張曼玉一年拍片12部)、“鄭九組”(鄭裕玲一天趕九個劇組),這些奇葩事迹若擱好萊塢,早就罷工100次了。

...
豹哥之死:《甜蜜蜜》的封神哭戲

這種疲于奔命、無暇思考的生存狀态,是對一個人表演才能“吃幹抹淨”的無限壓榨。它會讓演員心力交瘁,長此以往,不瘋也會被抽空。

1993年才拍完八部電影,正值巅峰的王祖賢為何會突然息影,遠赴加拿大?一個重要原因是:累了......我有時想:《青蛇》對塵世和人心的态度,我到三十多歲才逐漸明白,她二十多歲就演出來了,這以後還怎麼演?

...

退一步講,如果是好電影,傾注一腔心血、肆意燃燒情緒倒也罷了。可事實恰恰相反:黃金年代的大部分港片,都是不忍卒睹的爛片,也就是說演員的犧牲并不值得。

人言港片“盡皆過火、盡皆癫狂”——其中最瘋最癫的,就是當年大行其道、如今悄然退場的III級片。你别鄙視這個東西,它往往需要演員踐踏自身的尊嚴、釋放内心的獸性、将情緒逼入一個極端、變态、喪心病狂的死角,才能“渾然忘我”的達到要求——過程中不允許任何思慮猶疑和道德評判。

...
任達華《羔羊醫生》

這不是任何時代、任何演員都能做的。港産III級片和歐美情色片具有本質的不同。

就拿《談判專家》的主創來說吧,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曾發過“瘋”:

邱禮濤最初憑《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等“邪典cult片”在競争激烈的香港影壇站穩了腳跟。照我說,這些成名作都不是電影,就是以無盡的怒火和戾氣作燃料,合法化地盡情發瘋:

它們對暴力色情的渲染放大,鏡頭台詞之下流是無底線的。并不能簡單概括為“無政府”,而是徹底的反人性、反人類、反文明,黃秋生(當時)要是不瘋的話,根本演不了。

我不是在批判邱禮濤,我對電影本身沒有道德要求。我是想強調這類片子對演員情緒的極緻剝削乃至精神的摧殘。當年這種無底線作品也不獨邱禮濤一家。李修賢的萬能公司、導演鄧衍成、王晶都搞過一大堆這類變态東西。1994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張曼玉和梅豔芳曾調侃過這事兒。

...

吳鎮宇出演過王晶的《強X2》(直接以《強X》來命名電影并拍成系列,王晶哪有底線)。哪怕在很多“正常電影”中,他的角色也是不正常的颠佬瘋人:《白發魔女傳》的連體魔頭、《逆我者死》的連環殺人狂、《666魔鬼復活》的魔鬼使者......《古惑仔》靓坤那股瘋勁兒,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
鎮宇哥很會發“瘋”

鄭則仕和姜皓文都曾是III級片中的常客,這很多人都知道。在此我特别提及一部電影《烏鼠機密檔案》。片中鄭則仕同“變态狂魔”任達華展開激烈較量,淋漓盡緻地诠釋出一個老實人是怎麼被一步步逼瘋的:“炸死你個王八蛋”的台詞被他一口氣念了十幾遍......那份使人戰栗的恐怖演技,曾給我留下很深的陰影。

...
肥貓的巅“瘋”時刻

然而,片子本身是部粗制濫造的III級片,鄭則仕即便展現出影帝級的驚人演技又有何用?

還有黃德斌,陳寶蓮那部《燈草和尚》就是他主演的。兩個人一起瘋。

......

有一個算一個,黃金年代的所有演員,幾乎都是這麼過來的。走不下去的,你就退場;或憑實力和運氣的加持,熬過那個變态時期——譬如舒淇。

...

劉青雲算其中的幸運兒,他的接片質量普遍較高,浪費掉的情緒相對最少。可即便如此,他對類精神病角色也是手到擒來:杜琪峰的《神探》、林嶺東的《目露兇光》及更早前的《呆佬拜壽》。

...
劉青雲一樣會發“瘋”

所幸片子本身都不錯,角色立體又有深度,這“瘋”發的值。

看來,不會發瘋的演員不是好演員。因為“瘋”與靈魂廣度和人性下限緊密相關。這往往決定了一個演員未來可能達到的高度。

然而,你的“瘋”若總在一個自己無從掌握的很低的範疇裡打轉,那遲早有一天,你會累。于是未來的“可能”也就成了不可能。

...
“我很想堅強,但是會累”——《踏血尋梅》

想到這裡,突然釋然:

香港這幫百煉成鋼的戲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太不容易了。這是一群泡在“瘋癫”中磨練又恢複正常的人。他們的演技往往不靠科班學習,而是取決于别處演員想都不敢想的“變态實戰經曆”。因大環境和個人際遇,他們的才華和熱血普遍遭遇過極大的浪費和錯付。

所以看在他們年逾六旬還在演、還能演的份兒上,算了吧。至少,《談判專家》還是部電影。

累,總比徹底躺平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