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豆友不解校長的部分言行和動機,這裡提供我自己的見解,權當抛磚引玉。

大部分人糾結的點包括校長與丈夫談到的“糖果小偷”有什麼隐喻、校長絆倒小女孩是為了展現什麼、校長孫女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最關注的莫過于校長為何對“湊事件”全程冷漠。影片并未在正片中有所提及,或許很多影迷線下對導演和主創們作出了提問,但回答見仁見智,并未給到一個統一的标準。

但換個角度想,作為一個華人觀衆,跟這個角色不單隔着電影屏幕、隔着國别;還隔着出生以來接受的文化差異、經曆過的事情以及社會對其個人和社會對校長職業不同的期待;而導演僅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長中介紹了該角色,僅通過攝像機展示了該人物的某一面,而她應該是立體的人物,觀衆獲取到的信息僅是冰山一角。綜合以上的前提,作為觀衆“理應”摸不透該角色的動機、心路曆程,這才是合理的。

這在生活中是大家默認的事實:工作場、社交場人們都會戴上不同的面具,咱們無法窺見周圍人面具下是怎樣的性格,哪怕他某一天做了出格的事情我們也未必能清楚其動機。對身邊具體的人、看得見摸得着的人,我們都無法了解其全部。我們為什麼會有“我應當了解電影的全部脈絡和所有人物動作”這個執念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片方為了所謂的前後呼應、影片故事完整、觀衆的滿意。在每一處伏筆、草蛇灰線都給了後文的呼應和解密,恨不得把觀衆理應想到的“劇情”喂到觀衆嘴裡。在這類風格明顯的影片培養下的我們,是不是開始無法接受荒誕的真實世界?當我們坐在電影院,為自己想到了劇情的走向、猜到了兇手是誰而洋洋自得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着是不是片方刻意喂給咱們的,生怕你看不懂、生怕你不來。資本、院方為了觀衆的“爽”感、人氣及票房,使當下的電影越來越格式化、低智化,恨不得跟幼兒動畫一般,反派一出場就會喊道“我是壞人,我要破壞一切”。滿足于這些爽感、上帝視角、理所應當了解故事的全部,這在有限時長的電影中并不現實。

以上觀點并非鼓勵電影刻意地賣弄玄虛或者過多的隐喻以及通過花哨的剪輯、叙事手法炫技(這些同樣是居高臨下的姿态對待觀衆)。我理解的好電影,應當是真誠的,這個真誠體現在片中的每個角色都應當是盡量真實、非标簽化的,片中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故事,而導演為了服務影片的主題和時長,不得已隻能将非主角角色的部分剪影放在熒幕上,我們通過這些短暫的剪影自然無法拼湊出完整的人物,但我們清楚這個角色是真實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并且缺失的非主角人物信息并不影響主線故事的觀影。

如果本片在某一部分來一段校長的内心獨白,是不是會比較突兀而影響觀影的節奏;既然校長獨白了,單親家庭男老師的心路曆程是不是也該展示一下,不能厚此薄彼吧……以上等等,也可以大開腦洞一番,如果該電影在某國拍攝,片尾是不是會出現一串字幕:校長因過失緻其孫女死亡,最終自首等等。

有了以上反思,重新認識近些年看過的電影,哪些是導演強行喂給我的情節,哪些是我理應知道和理應無法了解的。例如《大佛普拉斯》在片尾展示的肚财的星空屋,即打破了觀衆對拾荒者的刻闆印象,也表明這隻是角色的其中一面,還有很多背後的故事和人物個性并未揭露,服務于本故事點到為止,觀衆也不必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