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源于真實故事的改編,《朝雲暮雨》呈現了一段頗具戲劇張力的情感糾葛。兩位年齡懸殊的刑滿釋放人員,各自懷揣着不同的目的,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直到電影最後一刻,其都沒能借此完成對自身内核的提煉,電影似乎講了很多東西,但最終什麼都沒有講好。

在看完《朝雲暮雨》後,我專門去拜讀了原作短篇故事《穿婚紗的殺人少女》,隻能說現實更為魔幻,再有想象力的作家都很難編撰出如此的故事。男主角老秦在鐵窗中度過了半輩子的光陰,出獄後因拆遷意外獲得巨款,渴望擁有家庭;而女主角常娟則因年少無知犯下命案,出獄後親人盡失,她選擇嫁給老秦,隻為籌集被害人的賠償金。然而,在拿到錢後,她選擇了自殺,卻未能如願,最終癱瘓在床,隻能依靠老秦的照顧。

這種離奇的故事情節在電影中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它賦予電影以強烈的戲劇沖突和張力,但也使得故事所能承載的格局變得相對狹隘。男女主人公都是刑滿釋放人員 ,過往犯罪事實清楚,罪有應得,不存在其他可塑空間,而兩人出獄後,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場各懷鬼胎的博弈,一個圖色,一個圖财,唯一有所空間的在我看來也就隻是常娟的掙紮與無助。

電影的問題其實也恰恰在于此,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是範偉飾演的老秦,他的演技無可挑剔,但電影在塑造這個角色時卻顯得力不從心。老秦這個在牢獄中度過半生的人物,應該有着更為複雜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糾葛,但在電影中,他卻被塑造成了一個善良樸實的存在,而另一面常娟這個角色其實從故事來說本該起着舉重若輕的作用,然而從成片來看,她在電影中實際更像是一個工具人,電影并沒有給予她足夠的表現空間,尤其是在角色内心世界的展現上極其蒼白,電影更多的隻是将鏡頭放在了對老秦的“真善”上。

從這樣一個偏平的好人視角為出發所演繹的沖突轉變,無疑使電影失去了展現人性複雜的可能,甚至在我看來,電影俨然将範偉塑造成了一個純愛的癡情男,導演賦予了老秦這個人物以一種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卻全然沒有考慮到女生視角的痛苦絕望,這樣的演繹導緻電影最後缺失了明确的内核,這部電影到底是在讴歌愛情超越一切?人性真善美的偉大?亦或是在講述刑滿釋放人員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空有戲劇張力,卻沒有提煉的演繹,使電影在最後給人一種空洞的無力感。

“朝雲暮雨”這個成語事關男女,富有詩意和意境,但在這部電影中卻顯得格格不入。它試圖探讨刑滿釋放人員如何面對人生、愛情與人性等深刻主題,但卻未能真正聚焦這一群體的無助,這使電影在我看來隻留下了一種對刑釋人員高高在上,帶有獵奇心理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