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兩部華語短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短片。王湘聖的《奶奶跟外婆》,是其中之一。

這個短片設計了一個簡單的trick,挺過前面看起來擺拍,設計,戲作效果明顯的部分,它就會進入正題。它寫兩個人,但其實隻有一種身份,就是老人。人到了一定歲數,60、65或70,年齡模樣高矮胖瘦都失去意義,就隻有被指定扮演一種人生角色:老人。

要得體,别摔跤。國人以前則是,四世同堂最好,現在也要阖家暖暖。老人以歲月的磨難,扮演見多的智者,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何《童年往事》予人印象最深的,是失去了地理時空概念和現實感記憶的祖母(阿茲海默症患者),卻給小阿孝咕,還有電影觀衆,共同植入了一段無法磨滅的生命記憶。

《奶奶跟外婆》完全發生在一個老人之家,很少有影射與介入現實(除了不敢去超市購物的揶揄)。有過去的記憶和家族的曆史,作為補充說明——世界上任何一個老人,都不是一下子就變得這麼老的。不過,《奶奶跟外婆》還是省略掉了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的生活(大緻也不外爸媽先到了這裡,結合有了Sean,再一家人都在這邊生活)。因為說到底,它還是少見,高齡,兩頭祖輩都還親的家庭關系,是傳統華人家庭少有的情況。一般說來,由于家庭樹枝繁葉茂的關系,人往往會隻親一邊、一頭,更不用說,奶奶跟外婆還能同框生活。

...

《奶奶跟外婆》本質上,就還是家庭錄像,假以拍戲,真藏歡樂。若一定要說,它和大陸同類題材有什麼,也隻能是生活環境的不同,導緻老人家的知足感,對愛與關懷的表達(另一種中文道白方式),就像下午茶的甜點。

再說到短片影展席卷全國,四處開花的現象,家庭親人早就拍了個遍,許多人要覺得:《奶奶跟外婆》的操作構思簡單,難度技術不高——完全就是大男孩的小遊戲,憑什麼呢。

其實,這也剛好給青年導演提出了一個最根本,也貌似最容易回答的問題:創作是為了什麼。如同短片《新年舊日》也講述了一道門裡面的封鎖生活,還有另一部小金人提名短片,也以私影像的紀錄方式,講述了一道門、一座島、一個身份的消失。

弟弟 (2024)暫無評分2024 / 美國 / 劇情 / 王湘聖 / 凱莉·瑪麗·陳 伊紮克·王

從身邊人入手,從家庭拍起(如李安),不啻為新手售賣保險的起手式,或者模式套路,而王湘聖的長片首作《弟弟》正在聖丹斯放映,相信也會沖擊今年馬獎,值得期待。

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8.6吳為 / 2023 / 中信出版集團

初看電影片名,無法不想到《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不同環境成長的創作者,用了不一樣的方式去紀錄與懷念,舉的是重還是輕,絕對因人而異,而許多人則會抱怨沒有時間、運氣與素材細節,但果真如此麼。

人會走,茶會涼。為什麼瑪德琳蛋糕的味道,會引發一個法國男人的追尋呢。

新年舊日 (2023)暫無評分2023 / 中國大陸 / 劇情 短片 / 秦海 / 王慧林

從人之老的角度,《奶奶跟外婆》似乎隻是雙倍的老人味,是記錄一個孫輩回去拍攝老人生活的(正片+花絮)紀錄片,是車門落下之前的生活,但它肯定有超越嬉笑打鬧茉莉花的東西,是老人家愛意滿滿的給露表達。

或許,人之老的角度,也會導緻不少人,試圖用更高級的眼光去看待這個故事,而無法想象日常生活的勻速流動——不快也不慢地,從每個人身上,帶走不多也不少的分秒。

“就這樣?”

生命,就是這樣。

...
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