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終究還是需要說說心理話,無論這個秘密本身有多險惡。

看完《愛爾蘭人》,你能在電影群像中,體會出命運的力量,感受到強烈的内心起伏。你能體會出各色的人生意義。

同時,一種對大電影時代落幕的緬懷感油然而生:可能再也看不到這樣的電影了。

這種心情自然而然地投射到了《花月殺手》上。

當本片在國内曆經宣布上映到撤映的尴尬羅生門後,網絡上一片嘩然,大家言辭激烈,情緒激動,對發行商蘋果亦多有怨言,諷刺蘋果不重視中國市場,日後必定吃癟。

看完《花月殺手》後,我慶幸本片沒上院線,否則,3個多小時的放映時間将是一場對觀衆的公開處刑。

《花月殺手》是一部你看時非常難受,看完沒有感受的電影。正如本片的男女主角間毫無化學反應。

...

反派和正派缺乏正面的沖突,主角與配角視角的錯位,讓《花月殺手》本就枯燥的故事更顯冗餘。

事實上,我到最後都無法理解萊安納多所扮演的白人到底想要什麼?到底是印第安的人家産,還是印第安人妻子的愛,或是家庭的安全,還是對自己欺詐行為的救贖。

這些都沒有,萊安納多除了在鏡頭前多次情緒失控,看不到任何明确的情感指向。

而且,作為主角,萊昂納多顯得如此多餘,他至始至終都是舅舅威廉·霍爾(羅伯特·德尼羅飾)騙取印第安人财産的工具人,卻占據了觀衆的“眼睛”,實在讓人辣眼睛。

...

這種憤怒始終掩藏在愛情的溫潤中,尖銳的矛盾始終無力展開,猶如榔頭垂在棉花上,叙事的力量一次次浪費在毫無起伏的故事中。

《花月殺手》毀在了編劇上。

他既想表達白人對種族迫害的反思,又想體現對印第安人困難的同情,在叙事上采取平均主義的态度,瞬間降低了故事的力度,緻使本片淪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