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希區柯克
“史上百位偉大導演之一”,同時擁有着英、美雙重國籍,并同時符合電影作者論的導演,編導合一,并時不時客串演員,有些電影中看到的胖胖的高個子老頭,那就是希區柯克。
他開創了新的電影類型——驚悚片,何為驚悚,不同于外在幻化的魑魅魍魉,希區柯克說“人的恐懼非真實存在的外物,而是源自人内心的邪惡。”人永遠是複雜的且可能充滿邪惡、善良等多種複雜的品質。
《驚魂記》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也是這部影片使得心理驚悚片正式成為恐怖電影的一個亞類型。
但同時“經典浴室謀殺案”也讓“蒙太奇”的剪輯方式形成強烈的個人導演風格。
——對女主的選擇
希區柯克酷愛金發女郎,從她經典影片中美麗的金發女郎可看出,他的審美真的完全美式化。有趣的是他認為“金發女郎最适合被謀殺”,不知道是不是如此漂亮的美女被謀殺更能激起人們的好奇之心和視聽沖擊。
據說拍攝《驚魂記》時,希區柯克準備了很多木乃伊,由女主驚叫程度确定了一個果窖木乃伊擺放及空間場景。
——音樂與光影的運用。
電子噪音,無聲,舒緩的音樂的交疊,仿佛是空氣在不時被激活,被放大,而後又重歸沉寂。希區柯克的衆多電影的攝影角度、化妝布景、光影構圖都受到了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形象,電影是視聽的藝術,于希區柯克而言更是一場心理戲劇的開展。
例如:第二層叙事中母親的光影早于諾曼本人出現也預示着母親的人格将最終占據諾曼的大腦
——對造型,空間的布置,與故事基調的符合。
希區柯克有個習慣,先搭造型、空間再将叙事内容、情節與之調整。
而關于《驚魂記》的造型是他偶然路過一個汽車旅館,旁邊有一幢詭異的哥特式的小樓。并且有着真實人物做撰寫劇本依據。
諾曼的辦公室,客廳猛禽的标本,看似無害的兒子背後是有着另一面,邪惡的猛禽。猛禽的投影,是諾曼給予觀影者的内心的恐懼的投射。
——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
《驚魂記》中占有欲極強的母親與被控制下扭曲的俄狄浦斯情結的兒子,最終構成了這場心裡犯罪。并添加入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但它确是希區柯克式的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的心理犯罪,是對個人心理的陰暗時刻的剖析。
但這并不是他首次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入影片中,早在《愛德華大夫》,他就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中的釋夢理論引入電影中,從而開創了精神分析電影的先河。随之在《後窗》,他在片中再次運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并采用窺視者的視角進行拍攝。
顯然這是歐美式的犯罪,而非是“冉阿讓”式的犯罪,第三世界中仍然有許多“冉阿讓式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