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觀影速評:陳思誠的“模仿遊戲”-哔哩哔哩】 https://b23.tv/kkkHAnV
從上個月開始就看到本片鋪天蓋地的營銷和宣傳,陳思誠更是稱《解密》是他迄今為止的創作峰值,本着對“東方好萊塢巨制”的好奇和對中國電影工業新台階的興趣,我走進影院看了這部陳式巨制,156min的片長,從第一分鐘開始,我足足坐了2h33min的牢,及至最後兩分鐘的片尾彩蛋中出現陳導很具标識性的臉,我才得以長籲一口氣,捧腹大笑。
這已經是陳思誠做導演的第十年,他的創作脈絡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商業類型片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一種具體顯現,而近兩年監制的《誤殺》系列、《消失的她》和《三大隊》,都在一種垂直類型的探索中形成了“陳思誠電影”的集體标簽。這次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陳導想要突破的野心,在自身商業價值已在院線市場的驕人戰績中得到肯認後,他轉向了一種更為深入的工業化創作,但這種深入,仍然隻是局限于對好萊塢類型片的組織技法和視覺質感的簡單模仿,其叙事仍然是混亂、蒼白和無效的陳詞濫調。
影片根據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整體的叙事架構也可隐隐看出《風聲》的影子。故事内容相當簡單甚至可以說單調:容金自幼便顯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被時任之京大學副校長的小黎黎和太太葉筱凝撫養長大。在大學入學之際,容金珍的天賦被數學系老師希伊斯發現,更是在南京解放之時被神秘部門701局局長老鄭注意到,在數十年如一日的解密生涯中,金珍體悟到國家和民族的真正含義。
應該說,陳思誠這次聚攏的班底是相當豪華的,網羅國内頂級的制作執行團隊在視效上極力描刻極緻的視聽體驗,但這同時更為徹底地暴露了創意源頭和劇本改編的失敗,比肩諾蘭的十個夢皆是虛浮的形式表演,沒有一個能夠具備《盜夢空間》的官能體驗。我們對銀幕召喚出的顫栗不應是視聽逼仄的産物,而該是文本和影像空間帶來的陌生和恐懼。
最大的問題即是文本改編的頹廢和投機,《解密》很難不讓人想到2014年的電影《模仿遊戲》,陳思誠在同時處理麥家原著和《模仿遊戲》的天才叙事時出于應對審查和貼合主旋律市場情緒的“智慧”時篡改了核心主題:通過反思天才的隕落進而對國家機器是否有權利以集體的名義捆束個體的自由,容金珍所陷入的并不是正邪的絕對交鋒,而是家與國的在特殊境況下的天然對立。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是将主題颠倒填入主旋律叙事,隻要能夠借助這種對立把握好人物模型的塑造,仍然有可能在矛盾中催生出十分優秀的主旋律電影。但陳思誠選擇了回避,完完全全倒向了機巧精明的市場邏輯,幾乎是少兒頻道特供式的将影片的重心壓倒在對諾蘭幼稚而初級的粉絲向模仿,破譯的各種細節基本全靠虛張聲勢悄悄掠過,完全靠重複唬人的絢麗視效妄圖填補叙事的缺失,空洞和人性的缺失使得再多小聰明的細節也無法建就荒謬的影像邏輯。陳導一面享受着全方面到位的自我高潮,一面又沉浸在扮演甚至操縱天才的極緻快感之中,可終究隻是ChatGPT生成的程式化的呆闆幻想,在他這裡,天才的神經紊亂和暴力機器一體兩面:他不可置疑,他絕對正确,所有的次要角色乃至全部的影像世界都隻是天才的附庸,同樣附庸的,是他脆弱而無力的“愛國”情懷。
再來注目人物的塑造,通過幾個受訪者尴尬的畫外音的回想拼貼出一個單薄的天才,我們所看到的隻是生活切片組織起來的一個并不立體的所謂天才形象,你完全看不到金珍的任何心理的變化和角色的成長,隻是在語焉不詳的塑料夢境裡強行貼上他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諜戰的驚險和緊張也絲毫沒有,有的隻是乏悶無聊的師徒對弈,妄圖以冗長的對白達成深度的拓展,結果是既無《盜夢空間》對時間空間的娴熟把握,同樣沒有《奧本海默》的豐富文戲,想要把解夢和解密達成連接,結果卻是将兩種元素完全分列,風馬牛不相及。群像的塑造更是糟糕,所有的角色都圍繞主角的心境被工具化,尤其是女性角色的塑造充滿了陳思誠式的凝視。作為姐姐的必瑜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愛上男主,小梅從頭到尾再愛些什麼也充滿了可疑,似乎隻是兩場告白芳心就輕易被俘,似乎她和夢境裡的性感女人沒什麼不同,隻是用來印射天才已然平衡欲望的一個象征單元罷了。
我們似乎并沒有辦法指責陳思誠太多,他已然構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防禦,或許他也并不在乎觀衆的指責,就像那句“你永遠無法戰勝我們”一樣。但《解密》至少可以說明,我們的電影市場當今的寥落并非毫無來由,我們頂級的電影創作者在工業體系已然初步搭建的當下缺失的究竟是什麼,當下的市場需要一劑強心針,但它一定不會是“模仿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