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是一部創意新鮮,風格獨特的電影。

...

本片講述了一群富人登上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有一家稀世珍品餐廳,主廚為每個人定制了一場豪華盛宴——不僅滿足口腹之欲,更是一場藝術之旅。

整個觀影過程類似開盲盒,費因斯飾演的主廚以其天才的想象力,向觀衆展示一道又一道兼具表現主義和解構主義的菜品——甚至還有點抽象主義。

菜品的呈現過程極大滿足了觀衆的好奇心,随着故事推進,好奇心逐漸轉變為羞恥心——為當代藝術發展陷入瓶頸後拼死掙紮、異化的普遍羞恥心。

...

這裡,需要重點強調一點,看完電影,若你以階級叙事的角度去解讀、理解這部電影,會失去很多樂趣。

階級叙事其實是個缺乏想象力,極為冷靜、客觀的叙事角度,這極大降低了《菜單》這部電影的生動性和諷刺意義。

它更像個小品,以一個刁鑽的角度,剖析我們習以為常的慣例背後的發生機制。導演 Mark Mylod 的創作旨趣絕非在政治話語上。

這也是為什麼,《菜單》人物衆多,身份各異,但導演并未深度刻畫人的意義——他們全是主廚狂熱藝術的“材料”。

...

片中,他諷刺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精英主義。

雖然,他對美食世界的描述過于誇張;或者說,影片本身就很表現主義。

本片的攝影富有夢幻感,讓片中這個與世隔絕的島嶼有着桃花源的韻味。時尚、典雅、别緻的餐廳裝潢營造出低調奢華的氛圍。

在這裡,有心懷鬼胎的技術合夥人、勢利的文化記者、過氣的電影明星和自稱美食家的廚藝白癡。

所有人都帶着文化面具,癡迷主廚的美食藝術。

其實他們對烹饪藝術一竅不通,不過是一群以高額消費來确認自身虛幻身份的“常人”。

他們看上去個個光鮮亮麗,談吐得體,對生活有着極為感性的追求,一種精神意義。

作為貴客,他們初來乍到,備受優待,而這種優待建立在他們所支付的巨額餐費上。

随着時間的推移,菜品的諷刺性和抽象意義逐漸覆蓋了菜本身,呈現出一種侵入性、陰險和暴力的基調。

客人們突然發現,自己從一個品嘗美食的貴客,轉變為廚師烹饪藝術中的“食材”,主廚原來是個邪惡藝術家,一個真正的法西斯!

事實上,他确實演過法西斯。

...

這對觀衆來說是享受的,但對用餐者來說卻是恐怖的。

是的,《菜單》的觀影快感建立在人物的悲劇性上。正如叔本華所言,人生是集戲劇與悲劇一體的鬧劇。

從這個意義講,本片是部辛辣十足的諷刺喜劇片,無可懷疑。

最終,《菜單》不過是一個現代意義的藝術謊言,是“觀衆”與“作者”同謀的産物。這種藝術觀的破産對雙方都具有毀滅性。

當然,若你是片中的泰勒喬伊,就完全不用擔心這種傷害。

你的“無知”讓你堅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