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療常識性錯誤頻出

當一部劇以“醫療行業劇”來宣傳,卻出現醫療常識性錯誤時,自然不能被觀衆所容忍。

《外科風雲》的編劇朱朱,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有過多年臨床經驗,就職于美國凱撒醫療系統科研與評估中心,去年正午陽光的《如果蝸牛有愛情》就是她擔任編劇。相比于其他國産醫療劇的編劇,朱朱已經專業了很多。

但不管是編劇還是劇組,這次在細節把控上還是失了手。

白百何飾演的胸外科主刀醫生陸晨曦,帶妝上手術台,腳踩十幾厘米的高跟鞋飛奔急診,在路上碰倒一個小孩的積木,然後她非常抱歉坐下來拼起了積木。

靳東飾演的美國海歸、胸外科專家莊怒第一次出現在手術室裡,就在手術服的穿戴過程中違反無菌操作原則。

急診科同事失戀喝了五瓶啤酒,陸晨曦直接給他注射了納洛酮靜滴。納洛酮一般用于中重度的急性酒精中毒的處理,改善呼吸抑制和昏迷狀況。對于輕症患者使用納洛酮,不僅意義不大,而且有可能會加重躁狂症狀。

吐槽聲不絕于耳,以至于《外科醫生》劇組在官微緻出道歉信,表示對沒有做到絕對嚴謹和全部真實地還原細節感到抱歉。

因《琅琊榜》和《歡樂頌》中接近處女座的優質細節把控出名,但成也嚴謹,敗也嚴謹。

2、清湯寡水,劇情老套

《外科風雲》看着看着,竟看出了一股韓劇的味道。

小時候遭遇家庭變故的海歸複仇男主,一心救死扶傷天真無邪的南丁格爾女主,醫院幾大扛把子一天忙着明争暗鬥,醫療更像是情節展開的必要名義,而非主線,如此一來,便偏離了行業劇的宗旨。

《外科風雲》的演員的選角上,正午陽光是有野心的。相比于清一色實力派老戲骨擔綱,清高到隻用質量說話的《北平無戰事》,《外科風雲》顯然聰明了不少,人氣小妞電影代言人白百合加《僞裝者》走紅的大哥明樓,再集結《僞裝者》和《琅琊榜》中的部分實力班底,演員号召力和演技口碑是全部在線的。

有些豆瓣一星差評吐槽白百合演什麼角色都是小妞黃小仙,靳東演誰都是大哥明樓的架勢,但這部劇中主演的演技确實是沒問題的。

一個演員是有自身氣質的,而演技的精湛與否應該是在毫厘之間的情緒感染力與肢體動作掌控力中體現出來的。抛開白小妞的“出軌事件”,在演技上,她是合格的。

問題出在了編劇上,編劇不夠,再好的演員來湊也是沒有用的。

七年磨一劍的《北平無戰事》,打造過”王朝“系列的金牌編劇劉和平在創作過程中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甚至是許多無法公開的秘史。作為觀衆,不了解一下什麼是七五學潮、鐵血救國會、孔雀東南飛,可能都看不懂劇情。

而這次《外科風雲》的編劇朱朱,顯然差了很多火候。如果說醫療專業知識出錯乃兵家常事,那麼抛開醫療部分的劇情,編劇功力的不足就暴露無疑了。用“老套的言情狗血複仇劇”來形容可能尖酸了點,但《外科風雲》的故事确實缺乏新意,很難讓人眼前一亮。

在前面的劇集中,雖然涉及了“醫患關系”和“醫生回扣”這些敏感的問題,但仍過于淺顯,隔靴搔癢。有人說,《人民的名義》就是拿着尖刀,劃開瘡疤,給你看什麼是膿汁,這也是《人民》的制勝之點。而本被期望有同樣深度的《外科風雲》,就隻揭開紗布,給觀衆看了一眼瘡疤。

相對于對醫療行業劇内翹楚《白色巨塔》、《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來說,《外科風雲》太清湯寡水了點。

3、拍好一部行業劇到底有多難?

《外科風雲》在開播前,媒體的宣傳可謂聲勢浩大:“掃骨描情,大醫至誠,國劇門臉正午陽光首涉醫療行業劇,品質擔當。”

奈何萬衆矚目中開播,卻沒能收獲萬衆期待的好評。

客觀來說,如果把自己定位在“醫療劇”、“行業劇”的範疇裡,那麼做到專業知識的準确,就是義務。

不是觀衆非要苛刻到用紀錄片,教學片的标準來要求行業劇的專業知識,而是冠了行業劇的旗号,就意味着要專業、準确、負責,在基本的問題上不出錯,再考慮建立于行業真實現狀之上的劇情藝術再加工。

近幾年的行業劇或者僞行業劇也不少,從《離婚律師》到《翻譯官》,再到《外科風雲》,存在的問題都相差無幾:在行業劇的牌頭之下行感情劇或偶像劇之實,行業劇隻餘一個空殼。

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大部分原因在編劇。專業的行業劇編劇,筆下行業故事精緻,但因為對生活考察不夠深入,整體故事的架構就略顯吃力;而擅長整體故事深度構架的編劇,職業部分又成了為難的短闆。

行業劇在歐美影視體系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類型,甚至已經細分到了“醫療劇”“律政劇”“犯罪劇”等領域,這些行業劇已經擁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類型化創作思路。而國産劇行業劇,顯然還不夠成熟。

對一部成功的行業劇來說,專業元素、故事情節、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這幾點缺一不可。以此标準來看《外科風雲》,其還是有一截差距的,醫療劇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故事可講,有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可以挖掘的題材。

在《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中同樣有醫療專業知識的錯誤,但瑕不掩瑜,專業知識是專業人士的鑒定範圍,普通人關注的是醫療行業皮囊裡的靈魂,《外科風雲》中,醫術高超的醫生很多,但都沒表現出醫者特有的仁心,在醫院勾心鬥角的大局勢下,醫患關系的拷問、生老病死的複雜都演繹得太過單薄。

但願國産的醫療行業劇不要走上類似韓劇《Doctors》的老套路,隻是把男歡女愛置于醫院這個題材的聚光燈下,而真正關于行業的内容卻隻有空殼。

除了《繼承者》與《外科風雲》,未來還有《特化師》、《極速青春》等一大波行業劇襲來,雖然國産行業劇現在還處于試水摸索的階段,但創業者應該明晰,不管着眼于哪個行業,講的都是人的故事,行業的光明面與黑暗面,都與人性密不可分。

總的來說,因為一些專業知識的BUG就給《外科風雲》打上一星差評,确實太水了,而且搬出“白百合道德差”、“靳東太胖”等理由來怒刷一星,為黑而黑,是很不理智的。相對于網絡大IP改編、毫無價值的國産劇來說,《外科風雲》雖不如預期,但聚焦點的誠意無疑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