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官》不僅是楊幂、黃子韬主演,兩人背後的公司嘉行傳媒和天浩盛世也參與了投資。而且,嘉行傳媒還擔任了承制方,旗下藝人除了楊幂參演,還有祝緒丹、賴藝等,仍然延續以往“借影視劇捧旗下藝人”的套路。

然而,《談判官》無論是與之前的《翻譯官》還是2017年同期的《三生三世》相比,收視和口碑都在走低,這對依賴現象級大力度“造星”的嘉行傳媒而言并不利好。

熱度、口碑背道而馳,借職業劇之名,行偶像劇之實

從百度指數來看,《談判官》的熱度盡管不及此前收視破2的《戀愛先生》,但與同期播出的《鳳求凰》《一路繁花相送》相比,還是占據絕對優勢。

然而《談判官》雖有熱度,但口碑并不樂觀,豆瓣僅拿到3.5分。從網友反饋來看,楊幂、黃子韬兩人的CP感不強,劇情浮誇,職業劇專業性被強行“灌雞湯”等被網友吐槽最多。

《談判官》雖然是《翻譯官》的姊妹篇,但兩者關系不大。原本聚焦“談判官”這個較為小衆的職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職業劇隻是個幌子,“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偶像劇套路才是其内核所在。

然而,觀衆對“瑪麗蘇”早已審美疲勞,再加上《談判官》口碑低迷,延續之前《翻譯官》平均破2,最高2.5的高收視幾率渺茫。

據了解,《談判官》的編劇已不再是之前《翻譯官》的原著作者,而是費慧君、李曉亮夫婦,兩人經常搭檔,作品有《二胎時代》、《周末父母》,再加上這部《談判官》,豆瓣均分4.9。

劇情尴尬已經成了《談判官》最大的硬傷。僅從預告片便可大緻看到劇情走向:看不慣→在一起→惡毒女二出現→家族幹涉→男主破産→女主不離不棄→東山再起→男女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過黃子韬在劇中迷之自信、傲嬌的人設幾乎本色出演,相較其他流量小生,倒也不緻反感。男女主日常互怼、甜寵情節能滿足一部分女性觀衆的心理需求,再加上春節的歡樂氛圍,邊看邊吐槽也是不錯的選擇。

楊幂和黃子韬背後公司參投,主演們都是帶着資源“入夥”

《談判官》不僅是楊幂、黃子韬主演,兩人背後的公司嘉行傳媒和天浩盛世也參與了投資。而且,嘉行傳媒還擔任了承制方,旗下藝人除了楊幂參演,還有祝緒丹、賴藝等,仍然延續以往“借影視劇捧旗下藝人”的套路。

主演方的公司參與出品可以說是雙赢的選擇,主演直接帶着“資源”入夥。一方面明星片酬的成本會相應下降,另一方面嘉行傳媒可以為公司其他藝人創造更多機會,發展藝人經紀。

據了解,楊幂在《三生三世》的高收視後,片酬已上億級,而黃子韬則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真正男子漢》、《快樂大本營》等,片酬也在7000萬上下。而此次由于雙方持股公司分别參與出品,片酬成本預計将降低至少一半。

同時,嘉行傳媒作為承制方,出品人中有嘉行傳媒CEO曾嘉,總制片人中有副總經理趙若堯,這也為公司藝人參演帶來便利,之前的《三生三世》《漂亮的李慧珍》《麗姬傳》等劇中,甚至呈現出“嘉行參與制作=嘉行藝人包場”的态勢。

而且,嘉行傳媒在2016年還和湖南衛視簽署了為期5年的綁定式承制合約,将每年為湖南衛視周播劇場提供1到2部電視劇、并合作完成5年4部的日播劇,為嘉行傳媒電視劇找到穩定的輸出渠道,不過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版權收入。

除了嘉行傳媒,黃子韬的經紀公司天浩盛世也參與了投資,而該公司的控股股東黃忠東為黃子韬父親,持股比例達39.6%,公司對《談判官》的投資占比達4.51%。

天浩盛世除了藝人經紀,還經營唱片制作發行,旗下簽約藝人有沙寶亮、譚維維、戚薇等知名歌手。而黃子韬在音樂制作、演藝等業務上與天浩盛世也有深度合作。

高管離職,半年估值縮水10%,熱巴粉絲“三緻嘉行傳媒”

《談判官》與上一年年的《三生三世》同是開年檔期,又同是楊幂主演。而當時的《三生三世》不僅掀起全民熱度,全網播放量更是突破400億,楊幂收視女王的稱号也被再次鞏固。

對嘉行傳媒而言,關鍵的發展節點有以下幾個:

2014年,楊幂離開歡瑞世紀,與經紀人曾嘉、李若堯成立西藏嘉行,後來找到資本圈的李娟擔任投資總監,四人構成了嘉行傳媒的核心。

2015年,楊幂四人的西藏嘉行借殼“西安大同”挂牌新三闆,當時估值2500萬。

2015年12月,尚世影業斥資3億元入股西安大同,持股20%,公司估值達15億。

2016年6月,“西安大同”更名為“嘉行傳媒”。

2017年3月,完美世界拟以5億元購得嘉行傳媒10%的股份,此時公司估值已飙升至50億,兩年時間翻了200倍。

2017年6月,李娟套現2.5億元離開嘉行傳媒,值得注意的是,李娟曾對公司估值一路走高頗有貢獻。

2017年12月,尚世影業轉讓嘉行傳媒14.25%的股權,以不低于嘉行傳媒全部股權估值45億為定價基礎。從50億到45億,嘉行傳媒僅僅半年内縮水10%。

2017年初,在現象級熱劇《三生三世》的影響下,嘉行傳媒旗下迪麗熱巴、張彬彬、高偉光等一批藝人被捧紅。尤其是迪麗熱巴之後又有熱播劇《漂亮的李慧珍》繼續增大曝光量,以及“補位”baby成為《奔跑吧》常駐嘉賓之一,人氣持續大漲,嘉行傳媒也因此備受矚目。

嘉行傳媒2016年财報顯示,報告期内藝人經紀收入增長7563 萬,同比增長98%,占2016 年總增長額的30%。

嘉行傳媒以劇養星的模式固然成功,但對現象級爆款依賴極強,《三生三世》之後,缺乏現象級作品帶動的嘉行傳媒,遲遲未有第二個能與迪麗熱巴的人氣一較高下的藝人。

而且,嘉行傳媒培養藝人耗時費力,與藝人簽約時間也相對更長。比如迪麗熱巴、張雲龍的合約期就在10~15年,而其他大多藝人的合約期也在5~10年之間。簽約初期藝人能夠相對穩定地獲得資源确實重要,但對積累了一定名氣的藝人而言,長期的合約纏身難免“掣肘”。

尤其是人氣暴漲的藝人在擁有相當體量的粉絲群體後,藝人獲得的資源優劣也将被粉絲關注。比如迪麗熱巴目前的影響力較公司其他藝人已經拉開差距,但“嘉行模式”仍然給其匹配公司内的藝人合作。

迪麗熱巴的粉絲在前不久便連書三信“緻嘉行傳媒”,質疑公司為熱巴接的新劇《三生三世枕上書》的制作班底,同時也對嘉行傳媒的經紀模式、公關能力提出控訴。

從粉絲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熱巴目前還沒有個人專屬團隊,也沒有自主選擇作品的權利。而且,熱巴在5年内已與同一藝人合作6次,《枕上書》還将繼續合作。這對已經跻身一線小花行列的熱巴而言,發展空間實際上是相當受限的。

現象級作品暫時斷檔可以補救,估值縮水也可挽回,但嘉行傳媒對相對成熟的藝人該如何完成藝人經紀業務升級,或許才是嘉行傳媒面臨的最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