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7.9
和奧爾米《米蘭心事》、《工作》類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異域風光的魅力-獨屬于意大利的街頭風情和城市景緻,也有着與之對應的人物内心氛圍和情感糾葛。精巧嚴密的情節同紀實性的風格完美融合,戲劇性以難以預料的方式恰到好處地蘊釀出。
和《火山邊緣之戀》的設定相似,一對有着間隙的夫妻來到異地旅居-甚至居所也挨着火山。接着以二人的矛盾為導引,拉開了各自遊覽的序幕。情感的脈絡同遊覽的線索彼此交織,二人彼此處在若即若離的微妙狀态,作為遊客又同意大利處于愛恨交加的關系。男女之間的張力不斷牽扯、藕斷絲連,就像《你那邊幾點》,在分離的邊緣中愛情得到強化和滋長。
結尾推向了一個大團圓式的合抱,其實早些收尾要更好,這比《戰争終了》雷乃式的平行剪輯下富于詩意和餘味的分離要貧乏太多了。(亦或是蔡明亮式結尾,情欲的冷淡疏離和寂寞)
或許因為我剛來意大利不久,許多體驗簡直如出一轍,不僅是經曆和見聞相似,而且情感和心理方面也極端真實。如慢條斯理的英語對連珠炮的意大利語的段落,以及被引領觀賞神話雕塑。
意大利的街景還是沒什麼變化,既有建築和雕塑的宏偉,也有其曆史積澱的地層。地下城讓我想到剛看的紀錄片《意大利的隐秘城市》,而地下墓穴也不是虛構的-比如“骸骨教堂”。在這座古城中一切都在自然且不可挽回地流逝和疏離,既看見了曆史的時間,也看到了個體的生命。
25.9.27投影儀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1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7.9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9
選角/表演 7.9
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