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进入电影院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一种比生活更重要的体验,他们想获得的体验,比起同样2个小时在家里刷牙洗脸吃早饭所获得的收获,要大得多。

我们会把自己放在了超人的肩膀上,随着他飞翔天际。

进入终局之战里,跟钢铁侠一起对抗灭霸。

我们会目睹太阳的熄灭、地球的流浪。

我们憧憬英雄、庆幸躲避末日、羡慕王子公主。

这些人事物是我们理想中的人事物。

但是观众们也是矛盾的。

那些买不起药的患者让观众们动容,农村里的苦命鸳鸯也让大家泪如雨下,缅北园区的惨状让他们心惊肉跳。

我们有对理想的畅想,也有对现实的共情。

而好的电影,是能够让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共存的。

在《浪浪山小妖怪》最后一幕里,被打回原形的猪妖终于和孙悟空同框了。

没有煽情的音乐,甚至是没有音乐,没有对话。

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野猪和一位盖世英雄对视了一眼。

这一刻,小妖怪和大英雄的身影在我眼中重合。

这部电影成了。

...
影片视角选择的小妖怪有多丑,它们最后绽放的光芒就有多大

《浪浪山小妖怪》有映射现实的共情,也有浪漫和热血兼顾的英雄主义。

优秀的电影里,现实主义走到头,就是理想主义。

看完本片,我第一个想到的竞品,是白蛇系列。

这个在我心目中的国漫动画天花板(对不起,不是哪吒)。

本片可以算与白蛇系列并驾齐驱,虽然这两个ip展现的故事架构,情感表达主题(白蛇更多的是讲爱,而浪浪山更多的是讲善恶),美术风格,技术形式截然不同,但是给我的感动却都是相同的。

这种感动,都源于两个作品都能在最后爆发出浓烈的情感输送。

《白蛇浮生》里,柔弱的许仙最后站了出来,用生命守护了自己的爱人,是爱情的绽放。

...
白蛇浮生里体现的美学和传统艺术水平,是国内天花板

《浪浪山小妖怪》里,弱小的小妖怪最后战胜了大妖怪,用自己的未来守护了村子里的孩子,是正义小人物的奋力一击。

当然,从美学层次看,它没干过白蛇系列,白蛇系列的最后决战,总是绚丽而浩大的,3D模型和电脑CG此时此刻,比国画水墨更能够展现神奇和特效。

但是,浪浪山里,四个小妖怪的奋力一击,虽然不算华丽,但是却让我想起一个典故: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这是白蛇系列所没有的,是侠气。

猪妖的侠气,想必也是作者的侠气吧。

...

本片的导演这是透着一股子年轻气盛的劲儿。

该玩梗的时候玩梗,该共情的时候共情,该热血时候热血,算是每一步都做对了。

剧情方面蛮有讲究的,相当于从两个视角讲了两个故事。

表层逻辑是一群小妖怪弃恶从善,以弱小之躯对抗大妖怪。

本片的笑点和热血就是从这种前期邯郸学步的幼稚表现和后期大卫大战歌利亚式的差异里创造的。

底层逻辑是这样的——

在大公司出头无望,满腔热血跳出来,组建了一个小团队,从满怀斗志到遭遇挫折,然后面对一个更大公司的诱惑,团队分崩离析,但是最后大家又团结在一起,跟这个大公司斗,守住自己的底线。

这么看,其实有点像《胜券在握》。

剧情上因此兼顾了职场片和神话传说的优点。

影片前半段更贴近现实社会和职场,最具代表性的片段是小怪物们回家探亲,会让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共情,影片里猪妖妈妈的一言一行,每一句话,几乎都能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

多喝水,每天四壶;

红薯干别都分了,给自己都留点儿;

我儿子进了大王洞了,比你们儿子都强!

进去后半部分,电影便开始往英雄主义和热血战斗方面倾斜,虽然真正的打斗重头戏只有最后高潮部分。

唯一遗憾的是,这种手工绘画风的打斗虽然也很精彩,但是比起3dCG,还是在绚丽程度上差了一点,不过本片最后用英雄主义的人物立传式的画风把这一点不足补齐了——

前半段人物的卑微、弱小、贪念、小聪明、胆怯,在此刻都成为了炸药的导火线,都是为了展现这一刻的燃料。

水墨画的渲染风此刻开始发挥作用,小妖精变成了四个大英雄。

然后是仿佛核弹爆炸一样的胜利!

而胜利之后是什么样呢?

作者非常巧妙的展现了一个更现实的结局——勇敢是需要代价的。

影片对英雄们陨落的那一刻,刻画得非常让人动容。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哀。

而是风轻云淡的谈笑,微笑着面对自己的终局。

这一刻,主角团完成了最终的成长。

此外本片的彩蛋蛮多的——

影片开头,有一个镜头,导演几乎是把之前文艺作品里的唐僧师徒四人人物设计都拿出来了,央视版,上美版,甚至还有万氏兄弟版的;

...

中间一段陕西琴书也是致敬了去年大火的《黑神话:悟空》;

最后决斗战场用了充满西部风的配乐和画面。

《浪浪山小妖怪》虽然优秀,但也不是完美,在很多感情爆点,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就够到的感觉,可能还是跟人物造型和绘画风格有关。

还有就是,弱化了西游记主题的灵魂孙悟空。

其实在最后决战时,可以给予这些凡人英雄一个令人惋惜的失败,此时孙悟空如救世主般出现,这一刻,理想中的英雄和现实中的英雄同时共处一个画面之中,要比实际里最后一个落魄的小野猪和孙大圣相遇更有商业性。

全片结束时,唐僧师徒四人还是走在取经路上,黄眉怪依旧在小雷音寺等待,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似的。

只是世间少了一个想出人头地的野猪、随风倒没主见的蛤蟆、话痨的黄鼠狼和内向的猩猩。

还有十个回到家的娃娃们。

还是改变了点儿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