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真實事件改編,《銀行家》始于兩個黑人資本家在上世紀美國種族歧視的大環境下無奈扶持普通白人聯合創業,這是一個本有着鮮明題材,張力十足的故事,但遺憾的是電影卻将這樣一段反種族歧視的傳奇,在流水賬般的叙事下拍成了一部平淡無奇的命題作文。

...

衆所周知,美國種族歧視的頑疾根深蒂固,即便在今天的美國仍舊充斥着很多隐形歧視,而在二十世紀中期,黑人身份在美國更是處處受限。電影的主人公伯納德從小從給人擦皮鞋起家,雖然憑借自己的金融天賦賺取到了第一桶金,但因為他是黑人,卻很難在以白人為主的資本市場中獲得更多資源,而他與同樣是黑人資本家的喬組成了搭檔,兩人突想奇招,雇傭一個白人來代替他們的身份,扮演行業大佬,于是被相中的白人馬特,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從一名普通工人搖身一變成為了兩人在上流社會的代言人。

電影最為出色的一幕也正在于此,兩位黑人與一位白人如何一同聯手,收購了位于市中心核心位置的銀行大廈。伯納德的金融天賦,喬的沉穩幽默與馬特的演技,三人合謀的設計,使三人成功以合理的價格完成了一件在當時看來完全不可能的收購案,但這場收購案,僅隻是支撐起了電影的前半段,在後半段的銀行收購上,《銀行家》仿若失去了它的銳氣,變得保守無趣了起來。

...

其實面對這樣一個故事,無論是從伯納德如何在隻給黑人提供下等工作的美國攫取到第一桶金,還是圍繞兩個黑人資本家的發展困境來展開,都足以找尋到新的張力,但電影叙事節奏卻缺乏有效的把控,這不僅在于《銀行家》将伯納德創業如何賺取第一桶金的經過一帶而過,使這一主角在第一時間并沒能鮮明立體的呈現咋觀衆面前,後段劇情叙事的流水賬,也令電影中所有人物變得越發臉譜化。

正是礙于這一問題,電影最後,法庭之上伯納德的發言本該成為全片的點睛之筆,但是這段高光時刻的表現,在我看來尚且不如馬特收購銀行大廈時的談判來的更具張力。電影的收尾明顯能感受到導演最後是倉促,甚至于是模糊的,《銀行家》從中段開始出現的後繼乏力,愣是将反歧視的創業勵志變成了節奏舒緩的平權電影,前後強烈的割裂感,使這部電影缺少了抗争意識,淡化了資本市場的殘酷,自然也就沖淡了觀衆對電影的共情。

...

時至今日美國黑人在資本界仍舊沒有多少話語權,這正如同電影從一劑反映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猛藥,到一碗點到即止的平權雞湯,虎頭蛇尾的劇情,使電影雖然有着反種族歧視的呐喊,但它卻以一種最為平庸的方式表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