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作為主線的二人感情處理得很是細膩,每一次相顧無言的鏡頭都是情緒集聚的最棒的時刻(給看對眼就能親上的好萊塢來點東亞震撼)。
但這絕對不是這部電影的全部。感情故事背後的主題是英語世界以外的文化圈裡的人們,為了事業上限和更高的平台選擇移民時,要付出的代價。其實電影裡有太多對此的暗示了。就像中間短暫插入的另一位亞裔女生朗讀的文本:移民的“跨越”要付出代價。
女主的母親也在開始面對“為什麼要移民”的疑問,回答了“有舍才有得”。而他們舍掉的簡而言之就是自己土生土長的文化土壤,自己的文化基因。從而移民需要舍棄自己原有的身份,“賦予”自己一個新的身份——而這個身份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就像電影裡,女主和妹妹無法決定自己的英文名,甚至争搶對方的名字——
——創造并接受自己的新身份是很困難的,以至于在剛到加拿大的時候,她在學校很難加入别的同學。她大概也沒有太多社交生活,所以在和男主開始視頻之前也沒有和别人邂逅浪漫,而一旦有了男主的陪伴,便沒日沒夜地渴望它,以此來逃避自己在異國的孤獨。
就從這裡開始,女主的移民夢開始和自己的韓國根有了直接的沖突。幾乎可以直接将男主看作女主心中的故土情結的化身,是因為電影中也給出了明證,女主評價男主“很韓國”,從外形到家庭各個角度都“很韓國”。包括電影展示出的男主經常和朋友在小飯店喝酒,這是很接地氣的場景,代表他的草根身份特征;以及男主英文很差,隻能不斷地用韓語和女主聊天——而他也是女主身邊唯二的能用韓語和她流利交流的人。
就是這樣一個故土而來的,浸潤着韓國文化的兒時傾慕對象,每隔十二年就出現,對抗一次女主的移民夢。為什麼會産生對抗,因為女主雖然非常有事業心,雖然很目标導向,但内心仍然有巨大的矛盾和猶豫。男主三次問她移民為了什麼目的,第一次為了諾貝爾獎,第二次為了普利策獎,第三次為了托尼獎。當然可以承認人的目标都是會調整的,這些大獎也像是玩笑話,但這反映出來的是女主事實上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她到頭隻能說自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從一開始,她就隻是被父母帶去異國,強迫接受這條移民路和這個“移民夢”的小女孩——從始至終都是她“父母的移民夢”。
就這樣,女主被推動着成為移民,跨越太平洋來到另一個文化圈,在孤獨中不斷強迫自己忘掉舊的包袱,接受新的文化的“洗禮”——以至于母語韓語都會生疏。這或許是許多移民群體共同面對的困境,且不論究竟是以什麼原因選擇移民,當你拔出自己的根,走出自己生長的土地,試圖紮根在另一個土壤中,需要經曆的是一種巨大的痛苦和掙紮。而諷刺的是,不論你多努力,多麼看似成功地紮根在了新的一片土地——就像女主實現的,在紐約穩定工作、結婚、綠卡——你的根永遠還有一部分留在了故土,始終會撕扯着你。它是你極力試圖忘記但不可能割舍掉的東西。
且搬用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論,我們極力抑制的内容會在夢裡展現出來。而女主的夢就是這樣,在日間流利的英語宣告着她的自信和對眼下生活圈的歸屬,但夜間夢裡的夢話則始終是韓語,是她甩不掉的藏在内心陰影裡的部分。
兩種文化身份的割裂,對自己文化基因的背叛,而往往這種背叛不能歸責于移民們自己,為了獲得更高的平台,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總要以近乎獻媚的姿态融入英語文化,抛棄掉過往。女主直到最後都無法回應男主的愛,因為她逐漸清楚,男主和他愛的那個自己,都已經屬于已經抛棄了的那個過往。因此,或許不應該讓它再重來,就讓它留在夢裡,留在心裡的角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