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著名哲學家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在他的經典論著《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中說過“美即是生活”,藝術與現實的關系是牢不可破的。而電影作為一門藝術,便在不同時期反映着不同的現實,記錄着不同時代的影子。

...

在國内,就有這麼一類電影,他們緻力于展現中國的過往和當下。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到如今的新生代,不同的時代在電影膠片上留下五彩斑斓的印記。

然而,從張藝謀的《紅高粱》開始,對這類影片的批評聲就沒有斷過。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将其稱之為“原始情調”,解讀為電影作者利用中國地域特征向西方谄媚的工具。

...

我們固然無法回避電影與現實的關系,但這終究是屬于自由表達的一部分,它所傳遞的終究是創作者們眼中的世界。由此看來,真正關鍵的問題其實在于,電影與創作者的關系是什麼?電影與世界的關系是什麼?

...

每一代電影人,感受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這就造成了不同的表達形式。第五代導演在他們的青年時代經曆過刻骨銘心的記憶,因此他們的作品往往大開大合,有着強烈的時代厚重感。到第六代導演就變了,他們變得更為個體化,曆史則在他們的眼中被消解。

...

到21世紀,人們對時代的觀察已經不再局限于宏大事件,而是在小人物們身上發現時代的細節。口述曆史影像就此在國内生根,這種曾經流行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坊間文學,便漸漸成為投射在大銀幕上的電影。它們的出現,消解了這類題材的嚴肅性,使其以一種親民的姿态進入觀衆視野。

...
邱炯炯導演

來自四川樂山的藝術家邱炯炯,便長期以口述曆史的方式進行創作,他的作品《大酒樓》《彩排記》《姑奶奶》《萱堂閑話錄》《癡》等代表不同年代、不同層次的個體經曆。多視點下的故事陳述,既增強了時代的複雜性,也促進了時代與現實的聯系。

...
2010《姑奶奶》

...
2015《癡》

我們從邱炯炯以往的電影作品當中,大概可以看到不同曆史狀态下的人物經曆,并由此提煉出一種社會的特性。但歸根結底,終究還是以個體為核心。

在第74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審團特别獎的電影《椒麻堂會》,是邱炯炯導演近年來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時代與個體的關系,在這部電影中更為凸顯。

...
2021《椒麻堂會》

真實的曆史,虛無的人生

電影學者張獻民曾這樣解讀邱炯炯的作品:“邱炯炯大緻認為他影像中之人物大于他自己,既像古希臘人在戲劇中追溯英雄時代,也是中國傳統的輩分問題。”

我們不難看出,邱炯炯是個念舊的人。在他的電影中,那些屬于舊時代或保持着舊時代風骨的人物往往呈現出無比鮮活的形象,體現在他所有作品的文本本身對角色的塑造上。

...

某種程度上,影片《椒麻堂會》與《姑奶奶》有一種特别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紀念平凡的個體在時代境遇中的不平凡經曆,這種不平凡的呈現便造成了“大于他自己”的觀感。

但邱炯炯并沒有将他們作為曆史人物束之高閣,接受後人頂禮膜拜。這些在鏡頭下擁有不平凡經曆的個體,同時又是具體而鮮活的。他們具有生而為人的缺點,不存在光環二字。

...

躺在床上吸大煙的丘福,以及對着鏡頭自然而然流露出尖酸刻薄一面的碧浪達夫人,在人物臉譜的勾畫上有着極其相似的筆觸。他們是立體的、豐富的人。

而邱炯炯觀察他們的方式,甚至超過了馬哲中的“辯證”二字可以概括的領域,更接近多棱鏡形狀,猶如光線由側面一點點地進入,向四周漫射開去,漸漸地鋪滿整個空間。

...

在邱炯炯的電影中,人物永遠都位列第一。即使是在《椒麻堂會》這樣時代信息量極大的影片中,個體人物依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觀看他的電影作品時,甚少見到他對自己鏡頭下的人物下各種定論,他們甚至不是二元的,而是包含着多個層面的多面體。

類似這樣的人物構建,往往在小說中更為尋常,在電影作品中并不多見。而這正是邱炯炯的獨特之處,因為他完全不依托于既有的文本,便獨立地在影像化中完成了對人物的成功構建,這實屬難得。

...

遍尋第五代、第六代,很難找到一個不依托既有小說文本就能成功塑造人物、且兼顧如此龐大的時代信息量的導演,即使是那些根據優秀文本改編的電影,說實話也未必能夠做得比《椒麻堂會》更好。

影片《椒麻堂會》時間跨度長,人物林立,叙事手法和角色塑造精妙,通過個體故事帶出對宏大曆史的講述,文本層面有着極強的文學性。

...

邱炯炯是70年代末生人,爺爺是著名的川劇演員。他的《彩排記》曾清晰地描繪了身為川劇名角的祖父邱福近半個世紀的經曆。某種角度來說,《椒麻堂會》便是對《彩排記》的延伸,其中的川劇文化也帶有家族史的印記。

...
2007《彩排記》

而另一方面,對上一代的故事,邱炯炯似乎充滿迷戀。不管是《大酒樓》還是《萱堂閑話錄》,那些口述的曆史都成為影片中重要的時代要素。顯然,《椒麻堂會》是一次對過往的打破重組,他在影片中所勾勒出的那些現實細節,基本都來源于上一輩的口耳傳說。

...
2011《萱堂閑話錄》

縱然是劇情片,但依然帶有口述曆史的色彩。影片中的種種細節,給人的感覺都像極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那個思潮湧動、無拘無束的年代——常見于地攤上的紀實文學。

影片《椒麻堂會》有着令人驚歎的181分鐘片長。但因為對角色的塑造足夠豐富,以及龐大的時代信息量的加持,觀影過程絲毫不會覺得冗長,反而會令人産生意猶未盡的感覺。

...

對于不同時代發生的重要事件,《椒麻堂會》中都有相對的照應,而沒有做出任何規避與妥協。與其說它傳統,不如說這是導演對過去與現在始終懷有敬畏之心。盡管影片是以幽默的形式加以呈現,卻由此構成對“形而上”的曆史觀的回應。

...

影片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便清晰地表達了一種“形而上”的虛無。邱炯炯将解構曆史作為聚焦個體的一種方式,時間的進程仿佛不存在了,正如電影中說的“新戲從來話舊事”。曆史在影片中呈現出折疊與循環的樣貌,帶有吉爾·德勒茲“先驗經驗主義”的色彩。

...

然而,這種觀點長期被主流價值體系所打壓,哲學文化和電影創作的多樣性,也因此受到不小的損害。但這反而驅使邱炯炯的作品走向更為獨立的、清新超脫的境界,也決定了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是與衆不同的。

...

明面上,我們在批判虛無主義的同時,也在批判投機的實用主義,并企圖尋找出一條中間道路。但其實我們知道,一旦将某種文化理念徹底否定,取而代之的,必然是與之完全相悖的觀念大行其道。從《椒麻堂會》看來,邱炯炯對此持有的态度不言而喻。電影中所呈現的那股狂熱的狀态,正是過往的必然結果。

...

而《椒麻堂會》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以更直接的方式觸摸過往,讓它在新的影像中得到傳承。近二十年來,在國際電影節的舞台上,如此直觀大膽的影像幾乎絕迹。但哲學家羅素曾說,“人類唯一記住的曆史教訓,就是忘記曆史教訓”。

現實已經無數次證明,人類是一種擅長遺忘的生物。但過往覆轍怎能重蹈?若要永遠記住,就必須不斷提及。影片《椒麻堂會》做的正是這件事,這也正是我認為這部電影為什麼無比重要的原因。

...

東西方藝術形式的交融

影片《椒麻堂會》的獨特性還在于它使用語彙的獨特性,接近舞台化的調度與表述更像是一種修辭方式。這種獨特的修辭方式,結合了布萊希特戲劇體系與梅蘭芳東方體系兩者的優點,讓“間離效果”帶上了東方戲劇之美。

...

其實,布萊希特戲劇體系本身就是從東方戲劇體系中汲取精髓而來,借鑒的是東方戲曲無實景的“假定性”呈現方式,同時又結合了西方中世紀民間戲劇的藝術特征。而東方戲劇的重要特點在于,它非常“端着”,唱念做打都有固定的形式,讓觀衆有一種“看戲”的感覺。

...

布萊希特發現,這種“端着”的方式,卻反而能夠制造出一種感覺,能夠讓觀衆們充分地抽離到戲劇之外,以冷靜的心态觀看他人的人生。他随之提出“陌生化效果”,也就是“間離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椒麻堂會》,也可以看作是布萊希特美學對東方戲劇體系的回歸。或許,二者本質上同源。

...

影片《椒麻堂會》的開場第一鏡,就借助各種象征化的道具将影片的舞台效果拉滿,形成獨特的審美趣味。随後,更是在分鏡構圖上充分地制造出“間離效果”。

舞台感十足的場景調度,以棚拍的方式和物理模仿的自然景觀來取代大量的實景拍攝,讓觀衆們産生一種在幕布前欣賞皮影戲的奇妙感覺。人工仿造的自然光一打,川劇演員的腔調一拿,“戲”的氣質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

而大量橫移的使用,更突出了這種虛拟化的舞台感。在中國的美學體系裡,有一種構圖被稱為“散點透視”,在中國水墨畫中極為常見。它的展現方式是以橫軸為軸線,群像式地描繪場景特征。這種橫軸的使用,讓《椒麻堂會》中的群像構造産生了一種《同光十三絕》的觀感,這或許又是川劇與京劇同屬于東方戲劇體系的共同特征。

...

正如布萊希特所說,這種戲劇特征的核心便是“抽離”。在電影《椒麻堂會》中,“抽離”的使用使得觀衆進入一種遊離在現實與戲劇之間的感覺,既不完全沉浸其中,也不完全歸于現實,反而能以非常冷靜的旁觀者心态,不帶有任何情緒地觀看這部電影。

據說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由于資金和環境的限制,後來幹脆連同期聲都放棄了,全片的聲音都是在錄音棚内完成,這更造就了“抽離”的成功。

...

這反而更貼合電影表達效果。“先驗經驗主義”本身便是上帝視角的哲學,他将具體事件放在人類曆史的浩瀚長河中,觀看事物變化的總體過程,這便是一種冷靜的視角。

影片《椒麻堂會》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跨度,呈現出了人類曆史的重複性和相似性,之後又将這種沉重感變化成了“白駒過隙”的輕盈,似是一聲哀婉歎息,但這聲歎息卻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才得以被我們聽見。

...

電影創作者常常會疑惑,什麼樣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答案其實早已不言而喻,與表達内容最貼近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形式。《椒麻堂會》的形式與表達激發出默契的火花,但整體上形式服務于表達,而不僅僅是講一個好看的故事。

影片《椒麻堂會》是值得被記住的。因為相較于那些虛假的現實主義,真實的虛無更值得被珍惜。因為根植于極端土壤的現實主義往往都帶有一定的虛僞性,他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呈現出的結果經常是選擇性的真實。

...

但真實的虛無,則更接近現實。他們并沒有無視時代長河中的種種事實,反而讓他們變化成其他形态得以被記住。而使用虛拟态的藝術表達形式,恰恰是藝術家們自在表達的權利所在。藝術應該更自由。

...

作者| 緻遠君;公号|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