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是碰巧嗎?這次電影的浮誇、用力的表現方式,與電影的主題是極其切合的,正是要這種浮誇的演技和表現下,才能體現出這種類楚門的世界式的荒誕效果,把孩子所受的被刻意制造出的苦難、被強行扭曲的志願,以一種搞笑的形式抹淡其悲劇性,這才是精髓,把别人的苦難當作誇張的喜劇進行反諷,那效果确實不錯。觀衆想笑,卻又覺得不合乎道德,很地獄梗。

除此之外的笑點,人物誇張的表演、對話的雙關梗,都是極其無聊且不好笑的。

結尾的煽情演出和飽和度拉高的虛假金黃色景色,實在俗套。可惜的是結尾鏡頭帶到父母倆的搞笑鬥嘴,甚至說要再生個孩子補償繼業,這種皆大歡喜的結尾,父母和兒子的隔閡好像就突然消解了,強行把結尾導回阖家喜樂,很糟糕。要是能再給個徹底斷絕父母的情節就好了。還是前面的反諷和設定有意思。

苦難美學的推崇背後是父母的控制欲與對孩子的極度不信任,即便父母給了孩子所有的愛,但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态強調自己的經驗是正确的,缺乏對孩子人格的尊重與信任,真能算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