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在經曆一波三折的定檔後,《皓镧傳》終于迎來首播,不過,雖有《延禧攻略》續作和衛龍CP再續前緣等話題增加熱度,在宣傳上也巧妙地用了前世今生這個梗,吸引《延禧攻略》的粉絲,但網上并未掀起一陣“皓镧熱”,口碑和熱度卻均難較前作,慘遭敗北。
《皓镧傳》沿用了《延禧攻略》大女主升級打怪的套路,甚至連演員人設和劇情設置都一定程度的雷同,滿屏眼熟的套路,缺乏新意。不少觀衆表示,“總覺得自己在看《延禧攻略》的番外篇”。而劇中女主李皓镧雖然與《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人設相似,卻沒有魏姐獨立,反而落入瑪麗蘇俗套。
情節套路類似,新鮮感不再,是《皓镧傳》未能續寫《延禧攻略》輝煌的重要原因,但是《皓镧傳》最大的問題在于歪曲曆史,将《史書》中“淫不止”的秦始皇生母趙姬美化成堅毅勇敢、用情至深的正能量女主李皓镧,遭到觀衆吐槽。日前,《北京日報》曾發文痛斥宮廷劇的負面影響,其中一條便是“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
站在《延禧攻略》肩膀上的《皓镧傳》企圖通過爽感成為下一個爆款,卻慘遭滑鐵盧,深層次的原因是套路痕迹過重、制作不走心。當觀衆在《延禧攻略》中得到了大劑量的爽感滿足後,爽感正在快速地邊際遞減,《皓镧傳》中試圖掩藏在爽劇外殼下的演技、台詞、細節等問題也更為直接地暴露出來,引發觀衆對《皓镧傳》的劇情問題大起底,而隻有優質的作品才能經得住市場和觀衆的檢驗。
站在《延禧攻略》的肩膀上,卻拍出了“番外篇”的既視感
有《延禧攻略》爆款在前,原班主演擔綱的《皓镧傳》早在《延禧攻略》大結局後便備受關注,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有網友表示,《皓镧傳》複制了《延禧攻略》的劇情,卻沒能複制《延禧攻略》的成功。筆者總結出了《皓镧傳》和《延禧攻略》三點相似之處:
1.演員、人設高度相似
《皓镧傳》啟用了《延禧攻略》的原班主演團隊,乾隆皇帝成了野心勃勃的商人呂不韋,魏璎珞成了始皇生母趙姬(劇名:李皓镧),再加上衛龍CP專屬的“點額頭”“捏臉殺”式互動,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此外,《延禧攻略》中,曾經幫助過魏璎珞的吉祥、明玉,在《皓镧傳》中依舊在幫助女主。而為難魏璎珞的玲珑、舒妃在劇中繼續陷害女主。《皓镧傳》中,部分角色的屬性與《延禧攻略》中的人物設定高度相似,讓不少觀衆表示,“總覺得自己在看《延禧攻略》的番外篇”。
與魏璎珞不依附男人的獨立女主形象不同的是,李皓镧反殺瑤姬、走出大火都是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完成,此外,女主還陷入了與前男友公子蛟、真愛呂不韋、未來夫君異人的複雜多角戀中,就連趙王也曾對女主有好感。《皓镧傳》中的女主李皓镧僅僅是靠台詞空喊獨立,并未真正立起獨立自強的女性人設,反而回到了古偶瑪麗蘇的套路中。
2.快節奏的爽劇模式
與《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出場不久便開始“派發盒飯”不同的是,《皓镧傳》用前三集快速講完了女主在經曆了名聲被毀、母親枉死、戀人反目、淪為舞女、遭人暗殺等悲慘遭遇後,與男主建立同盟,決心翻盤。
随後,第五集,女主反殺嫉妒她的舞女瑤姬。六七集,女主假借天神之口讓趙王下令處死太蔔并得重賞,成為王後身邊的得力女官。第九集,蕭女官死。十一集,蜀候婦死。十三集,女主主動請與魏國兩國使者談判,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退魏國将士。再加上快節奏的劇情輸出,讓不少網友表示:“看《皓镧傳》的時候一度懷疑自己開了倍速。”
不過,《皓镧傳》卻為了刻意追求快節奏,缺乏必要的劇情鋪墊。第一集中,女主被漁夫救起,畫面一轉便回到李府,還剛好撞上心愛之人迎娶妹妹,略顯突兀,不如《延禧攻略》的快節奏來得缜密。
3.劇情設置雷同較多
此外,《皓镧傳》有較多與《延禧攻略》劇情相似的地方。《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憑借好口才和小心思,逐步成了皇後身邊的得力宮女,得罪爾晴,被陷害。《皓镧傳》中,女主同樣憑借小心思讨得了厲後的歡心,後得罪了厲後身邊的蕭女官,被設局陷害。
《延禧攻略》裡,跟魏璎珞共事的宮女因為嫉妒魏璎珞,以丢失孔雀羽線針對她。《皓镧傳》裡,女主同樣被蕭女官以大南珠失蹤嫁禍。而此前,呂父和瑤姬也曾以丢失珍寶為名陷害女主。《延禧攻略》裡,魏璎珞在被高貴妃懷疑後,選擇裝傻逃過一劫。《皓镧傳》裡,女主為了躲避嫁給虞司寇,同樣以裝傻讓李父暫緩嫁女。這些與《延禧攻略》類似的情節加上相同的演員人設,都加深了觀衆的熟悉感,沒了新意。
《延禧攻略》用升級打怪的設定,開創了宮鬥劇爽劇的新模式,讓觀衆眼前一亮,實現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而《皓镧傳》沿用了《延禧攻略》的套路,沒有突破,對觀衆來說就隻剩下“熟悉感”,甚至不進則退,回歸到了瑪麗蘇古偶劇的水平,這也是《皓镧傳》未能“高走”的重要原因。
觀衆和監管都很較真,“掰彎”曆史的風險很大
情節套路類似,新鮮感不再,是《皓镧傳》未能續寫《延禧攻略》輝煌的重要原因,但是《皓镧傳》豆瓣未過及格線的主要原因是其将司馬遷《史記》中“絕好善舞,淫不止”的負面人物趙姬美化成積極向上、用情至深的奇女子李皓镧,引發衆怒,遭到大量的一星差評。
豆瓣短評中熱度很高的一條評價便是關于《皓镧傳》美化趙姬的吐槽。此前曾多次炮轟影視圈亂象的著名編劇汪海林也用欲抑先揚的手法直言:“對于曆史素材,皓镧傳潛心研究、精心鋪陳,做出了娼妓的表達”。
雖說“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任何後書對于前朝的評價都帶有一定的政治意圖和價值取向,“事實真相隻有親曆者才知道”。但是,《史記》能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且司馬遷對趙姬的着墨僅有寥寥數語,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古裝劇改編可以适當地美化曆史人物,強化戲劇性,迎合觀衆喜好。但在沒有半點史實依據的基礎上,僅是因為史料中關于趙姬的記載較少,富于想象的空間較大,而影視劇需要正能量的大女主,便過度“解讀”,将趙姬定義為獨立自強、深情專一的形象,混淆人物正反屬性,就有點矯正過枉了。
當年和《延禧攻略》同台競技的《如懿傳》就因為襯托癡情女主将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刻畫成陰翳善變的弱者、簡樸善良的富察皇後刻畫成殘害幼兒的毒婦遭網友吐槽,而與之時代背景、主角人物相同的《延禧攻略》因為适當地美化曆史人物,貼合曆史赢得美譽,這也成為《延禧攻略》引起為豪的宣傳點。
未曾想,風水輪流轉,時隔半年,《延禧攻略》原班人馬打造的《皓镧傳》就因将淫後趙姬過度美化成正面形象,引發衆怒。而當年家喻戶曉的《鐵齒銅牙紀曉岚》并未略去和珅貪财媚上的性格弱點;主角曆史原型同是趙姬和呂不韋的《呂不韋傳奇》,也并未刻意否定趙姬“淫不止”的一面。
此前,《北京日報》曾發文痛斥宮廷劇的負面影響,其中一條便是“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皓镧傳》中某網友“如果不知道曆史上的真實趙姬,可能看完這部劇就對秦王的生母圈粉了,會覺得她真心各種不容易”的評價也間接印證了宮鬥劇亂改曆史的負面影響。
再者, 1999年的《雍正王朝》為“清宮宇宙”打下了良好的世界觀基礎,随後,《還珠格格》《康熙王朝》《孝莊秘史》《太祖秘史》《康熙秘史》《金枝欲孽》《宮》《步步驚心》《甄嬛傳》等20餘部清宮戲陸續熱播,龐大的 “清宮宇宙”已然日趨成熟。
在“清宮宇宙”“輪番轟炸”下的觀衆對于清朝的戲說早已見怪不怪,看到一個怼天怼地的大女主反而覺得新奇。而近年來,戲說先秦的劇集數量偏少,大多數觀衆心目中的先秦仍然是曆史教科書中政治鬥争波瀾詭谲的混亂年代。且《甄嬛傳》原班人馬打造的《芈月傳》豆瓣評分僅有5.4,也可以看出,相較于戲說劇雲集的清朝,觀衆對于先秦時期的曆史較為嚴謹。
此外,近年來,古裝劇監管日趨嚴格,多部古裝劇都曾因審查問題未能如期播出。2018年,《如懿傳》和《巴清傳》就曾因曆史問題多次調檔,最終一個轉向網播,一個錯過最佳時期,恐因演員原因播出無望。網劇《東宮》和《皓镧傳》也紛紛因未知原因經曆了緊急調檔。
目前,在古裝劇監管政策日益收緊和觀衆話語權日益強盛的帶動下,網友已自發成為古裝劇曆史問題審查的主力軍,率先發現問題,并以一己之力糾正一些在曆史軌道上走得太偏的古裝劇集。
《巴清傳》在播出前幾天,被秦粉寫信舉報醜化秦始皇遭緊急撤檔;《如懿傳》因醜化乾隆帝後遭到衆多網友的不滿;并未定檔的《霍去病》就因曝光的片花中,被網友發現将衛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刻畫成草根出身的無名小卒,且多處劇情不合曆史,遭抵制,掀起一番網絡論戰。
在網友已經自發地扛起了古裝劇民間審查大旗的今天,《皓镧傳》試圖将史料記載中清一色負面評價的始皇生母趙姬改編成極具現代獨立自主女權意識的大女主李皓镧,已經成為《皓镧傳》的原罪,敗了幾分觀衆好感度。
爆款的套路是無法複制的,誠意和創意才是“内容為王”的關鍵
站在《延禧攻略》肩膀上的《皓镧傳》企圖通過爽感延續爆款,卻慘遭滑鐵盧,深層次的原因是過度依賴爽劇套路,失了對内容的堅持和打磨。
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定律指出,當其他情況不變時,随着某人使用某一物品的數量增加,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的使用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越來越少,其對使用者的主觀價值也會越來越少。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平均兩集幹掉一個對手确實讓觀衆感受到了爽,劇中爾晴打了璎珞一耳光,璎珞還手一掌将爾晴打倒在地的情節将爽點推向高潮,加上病毒式的傳播,掀起一陣延禧熱。然而,觀衆在經曆了《延禧攻略》中大劑量的爽感滿足後,《皓镧傳》的爽感帶給觀衆的邊際效用正在快速地遞減。
《皓镧傳》難以憑借《延禧攻略》以爽感得人心的心理戰術再現輝煌,反而,不可避免地經曆着已經受爽劇洗禮的觀衆更加公正的檢驗。也因此,更為直接地暴露了《皓镧傳》未能被爽感包裹住的内容不足。
《皓镧傳》中,吳謹言的演技相較于《延禧攻略》略有進步,但是在不少觀衆看來,女主的演技流于表面、略顯浮誇。尤其是第一集中女主母親被府中下人扔進井中,女主歇斯底裡的幹嚎式大哭,成為該劇飽受诟病的一大槽點。
此外,《皓镧傳》中古現夾雜的台詞也令觀衆較為不适,劇中大多數都是文言文台詞,且惡毒反派高敏都講出了“若家宅沒有高牆,若他們不是尋歡好色,哪裡來争強好勝,哪裡來争寵嫉恨,你可以去問問公子,自古以來,他們為了王位,為了富貴,弑父殺兄,世人贊他們有膽識有謀略,而婦人們的家宅之争就變得那麼的狹隘,同是這麼一片天空,如果你不争的話,誰會施舍給你,同樣是權貴之争,還有高低貴賤之分,簡直可笑虛僞。”的台詞,道出了很多女性觀衆的心聲。
但當切換到男女主的對手戲時,大段的現代成功學台詞讓觀衆很跳戲。僅是第一集,呂不韋便講到:“上天很殘忍,不會因為你天真,就好好待你”“一個半點打擊都經不起的人,一輩子隻能做一個廢物”“成功,是因為你勤奮和努力。失敗,就是你愚蠢和懈怠。事實證明,你努力得還不夠,别給自己找借口,想要活下去,就披着盔甲去戰鬥,而不是在這裡博同情。”等,心靈雞湯過于直白。
無獨有偶,該劇一涉及到感情戲,台詞也總會不正常,公主雅向異人表白時“我的心,為你歡喜跳躍”“異人,說你愛我”等台詞過于現代,這樣直白的示愛恐怕會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廣為傳頌的先秦人也自愧不如。而以美人圖謀權勢的呂不韋竟然一臉正經地講出了“金錢雖好,權勢再美,隻要我握住了你的手,那些全沒那麼重要。此外,劇中過于華麗的布景服飾、東漢時期才有的紙張、明亮照人的鏡子等服化道,也都有違戰國末年的時代背景。
以為手持爆款套路,從而高枕無憂,失了認真打磨作品的初心,難以再出佳作,這既是《皓镧傳》暴露的問題,也是很多劇二代面臨的現實問題。
事實證明,精心修飾過的皮囊可以掩蓋一時的問題,但是弦斷曲終人散盡,繁華落盡終成空,當觀衆在《延禧攻略》中得到了大劑量的爽感滿足後,爽感正在快速地邊際遞減,套路過重的《皓镧傳》已慘遭敗北,而隻有優質的作品才能經得住市場和觀衆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