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類節目我看過不少,《舞蹈風暴》《舞林争霸》《中國好舞蹈》等,多是競技類綜藝,衆多舞者同台競技,層層淘汰,最終選出冠軍來。而這幾天在看的《舞千年》,卻沒有選擇這條路,它以劇情加節目的方式來呈現,倒是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我完全是一個舞蹈這門藝術的外行,但不妨礙我去欣賞這些作品。寫作也好,舞蹈也好,都是創作,叙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情感,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我想說一下印象比較深的兩個作品,從創作的角度來談談我的想法。

第一個作品是《孔子》。看這隻舞時,我是非常興奮的。孔子與弟子一起讀書,最後翩翩起舞,讓我想起《論語》裡最美的一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如此和美的場景,讓人神往。這個作品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把孔子當做“人”去看待的。

老實講,孔夫子經曆了數千年曆朝曆代的尊崇,已經變成了一個讓人不敢親近的聖賢。他是一個文化符号,是一個抽象的存在。如何表現這樣一個人物,是個難題。你當然可以把他塑造成一個威嚴的人物,行為舉止都符合一個“聖人”的形象。可是這真的是孔子嗎?這樣的人物真的可信嗎?孔子是聖人沒錯,但是“聖”的一面并非他在世時就有的,而是經曆了漫長時間的不斷加持,才變成了現在大家熟知的模樣。那麼創作者就是要撇開這些層層的附加,去遙想當年的孔子。

創作非常忌諱以刻闆印象去表現一個人物,好的作品應當是貼着人物去走的。創作還有很重要的兩點,一點是想象力,一點是平常心。如果去讀《論語》,會發現孔子其實是一個非常鮮活的人。他極聰慧,極通透,有時還有些狡黠,有時也會打馬虎眼,讀進去後你就像是與一個和善的長者相伴而行,那麼多學生有那麼多問題想要問他,他不是高高在上訓你一通的,而是與你一起探讨事情何以如此。

用平常心去想孔子,那是一個有脾氣、有缺點的人,他的魅力不隻是在于抽象的精神層面,還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點滴。唯有把他當成身邊的一個長者,一個可親的老師,才能夠讓人去走近他。他有學問沒錯的,有修養沒錯的,可是也有怪脾氣,也有性格的。回到舞蹈《孔子》上來,那個翩翩起舞的孔子,讓人覺得他是可親的,就因為在創作者的眼中,他是真真切切的人。

另外給我印象深刻的,是《趙氏孤兒》。這是一個有名的故事,說的是趙氏一家盡為屠岸賈所害,未滿一月的孤兒趙武也被幽居深宮,欲圖加害。程嬰喬妝改扮,混入宮中,将孤兒藏藥箱内帶出。又與公孫杵臼定計,犧牲自己兒子,使孤兒得救,也保全了全國嬰兒。作品把節點設置在程嬰人生中最為艱難的抉擇時刻,一邊是自己的孩子,一邊是孤兒趙武,放棄哪一邊都是極為艱難的,可是他不得不要做出選擇。舞者胡陽立在血紅的水中,他要呈現出左右為難的情狀,那種極複雜極沉痛的内心世界要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他的表演讓我能夠代入其中,他讓觀衆相信“程嬰就是我”。

創作者要想他們塑造的人物活生生的站在你面前,就必須讓他真實的内心世界袒露在你的面前才行。什麼時候,人物的真實一面才會展現出來呢?什麼時候,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最大程度的打開呢?在我們每天的正常生活中,不可能,因為大家都戴着面罩,都在正常的扮演着各自社會賦予的角色,有各種道德法律紀律約束着你在正常的規定生活。你發現每個人的生活都差不多,都是平淡乏味的。你不可能一下子對一個陌生人知根知底的了解。

所以,創作者都喜歡把人物放在一個不正常的環境下,來觀測一個人是怎樣去生活,去面對的。他讓生活很美滿的人突然之間覺得不對勁,會讓本來很可愛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變得非常殘暴。總之,絕對不是一個完全正常的世界,而是關系錯位,在錯位中,人性凸現。可以說關系錯位一方面增加了情節的生動性和故事的可看性,另一方面也對刻畫人物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把人物從一種平衡的狀态打入動蕩的狀态中,把人從一種合理的關系中嵌入到錯位的關系中,是很多作品中經常采用的手法。

你看《水浒》中的林沖,本來好好的,是一個官員,結果卻做了大盜了,他的内心世界多豐富啊。回到《趙氏孤兒》這個作品也是一樣,程嬰本來好好地在主人府上做事情,家有妻兒,生活無憂,可是政局一變,一切都毀了。他本來是一個小人物,安然生活就好,可是現在一項最重要的決定落在他肩上,他必須為趙氏一家保住唯一的血脈。而要他在親生兒子與孤兒趙武兩者中做出抉擇,實在是太過艱難太過殘忍了。在如此極端的處境下,人的内心世界最大程度地敞開了。我們作為觀衆,能夠深入到程嬰的心中去,體味人物在那一刻的糾結與痛苦。

無論是孔子也好,程嬰也好,都是古人,今人想要走近他們是很困難的。創作者的任務就是搭建橋梁,讓觀者穿過去到他們的時代去,到他們的内心世界裡去。我是通過小說的方式,而舞蹈家是通過舞蹈的方式。路有千條,最終的目标卻是一緻的。這是我看《舞千年》最深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