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崔健《旗下蛋》歌裡的采樣
/與央視“你幸福嗎”采訪是否有區别?區别在哪?
/我喜歡任何能給我帶來深入思考的實驗性影像,但以後不一定都會往高分打,比如這部,你能輕易覺察到它的廉價感(盡管這與實驗性并不沖突)
/攻擊性也就意味着破壞性,越軸與重複鏡頭加上現實拍攝中不可避免的近距離接觸與身份質疑,乃至采訪者有意營造的情境錯位。實際上很“實用”地為紀錄片充當起反面教材了,但其啟迪性不止于此
/比較反對導演對于錄音的任性,白噪音、無聲、音畫不同步、(配樂)聲橋過度延長,多少是要違背真實性的。但我喜歡一點處理:前半段出現的醫院片段采用絕對無聲的方式,而随着導演“窺探欲”的加重,在片尾遇到白血病患者家屬時的場景毫無保留地将那些可能帶來生理不适的人間悲聲洩出來
/想必這是個對意象有着高度敏感的導演,有些看似毫無關聯的鏡頭常常通過某種潛在的共同意象而膠合,譬如婚車與婚禮、美容工作者與貼平大幅海報的工人、公交車上的安全帽之類。這種敏感同樣體現在他所提問的問題所暗藏的弦外之音。但,又或者,隻是純粹且真實的發問,卻由于國人向來的“敏感”特質,而收獲了喪失其真實性與純粹性的解讀與回複。
/拍攝于世紀末的首都圖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會風貌并給我們這些後來的觀衆帶來不少有趣的見聞。不正規理發店、大巴車小巴車、時尚雜志上的西方面孔。
/一則,鏡頭面前的自卑外化為逃避;二則,鏡頭面前的警惕外化為反抗;三則,鏡頭面前的無感外化為誠實;四則,鏡頭面前的脆弱外化為示弱——一切都離不開鏡頭,離不開眼睛、監控、冷漠的凝視。
/繼《夏日紀事》之後,再一次得到這樣的結論:真實電影永遠無法追求到真實。
/結尾,特别痛心,但是鏡頭無能為力。“沒錢了,準備明天回家,呆在家裡,就等着孩子死吧。”也許導演也根本沒有料想到會拍到這一幕——北京的風在每個人身上刮出來的痕迹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