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生要強、時時事事都為别人安排妥當的辛苦媽媽,是我們尊重和愛護的人,但不是我們學習和效仿的人。

劇中内容非常煽情,以至于在佩奇到姐姐家吃餃子的片段讓我痛哭失聲。那是一種怎樣互相煎熬的苦,那是一種怎樣刻骨銘心的愛。

可是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方式表達“愛”?女兒說我從小大到都被你安排我想逃離這樣的生活,弟弟說你又來送溫暖了以後電子轉賬就行不用親自來,丈夫說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我沒有發現,婆婆說佩珍你在哪裡…

這是“她的選擇”,但她希望女兒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一種矛盾,這是一種矛盾的選擇和選擇的矛盾。

在影片的最後環節,女兒小美推着媽媽來到棧橋,爸爸一身靓裝,迎接自己的“女孩”,兩人回到年輕的舞步。可是這一瞬間,抵得上在經久的歲月裡作為一個丈夫對妻子健康的愛護和關注嗎?與其說在這一刻給了對方感動流淚的瞬間,不如在平淡如水的歲月裡及時或者适時的普通體檢。

故事,以其曲折離奇引人注目。

但生活,平淡無奇才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