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刷視頻刷到的,正好借機了解一下素食主義,不過看了一半就索然無味關掉了。
ps.這篇不是影評,隻是由此引發些思考罷了,把想說的叨唠出來。
我吃素的最初原因是控制體重,實際上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才最終成為素食者,如今已經快兩年了。
我從來不進任何素食相關的圈子和組織,也從不标榜自己,事實上開始時還因此蒙羞-和家人/社會成見有關,也和個人經曆有關。
我吃素,但我不是素食主義者,我反對将素食像傳教一樣強加于人,即便是宣傳引導我都排斥。我吃素的原因很簡單,和跑步一樣的純粹個人的偏好和選擇。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并且這成為了我的習慣甚至是性格的一部分;當我嘗試或被動改變時感到不适和痛苦,僅此而已。我不是主動成為這樣的,我也認為人天性各異,喜好不一,我不想别人強加于我,我一定也不強加于人,這和勢力強弱無關。這僅僅是個人喜好問題,最多是利弊而非對錯。
更不要提打着素食的幌子去販賣宗教信仰、健康産品…以及要警惕一切對素食的妖魔化和神化的扭曲,一旦上升為立場問題,就摻雜了太多政治性和意識形态因素,想想民族主義、女性主義、lgbt…往往都有矯枉過正的偏激傾向,給傳統的一方不加分别地扣上“大男子主義”“恐同症”不正常的标簽,企圖倒打一耙,實際上依舊是獨斷的。
而某些人則試圖用考古學實證方法去為其自身證明,這在我看來就像證實“人類是群居還是獨居動物”一樣幫助不大。
人們往往試圖尋求理據支撐、背書證實,由此将目光投向科學、宗教、政治/環保…甚至不惜借用聳人聽聞的謠言。
可以理解這種動因,但或許本末倒置了;我認為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初衷,隻是附加價值而已。
2025.5.12
關于素食雜談-《你吃什麼很重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