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
由于看前對此片毫無了解,隻是抱着朝聖的心态來看,始終以為是創新的炫技之作或美國式的。開始對于快節奏、高密度的内容難以消化,非線性多層級叙事下情節理解都很困難,設計感十足的形式主義視聽語言更是雲裡霧裡了。
此外,因為該死的網絡卡頓、投影儀延遲和字幕的問題,觀感極差!前半段就在淩亂的狀态下度過。
好在看到一半後,解決了設備問題,立馬就入戲了,仿佛穿過了迷霧。
突然理解了一個人如何在中途迷失,在死前孤獨無助,走馬燈地回首過往的欲望、自私冷漠…扒開那些絢爛的粉塵,廢墟下的rosebud。
追溯一個逝者的譜系,就像在盛大的廢墟中尋找吉光片羽。這種拼圖式的記憶考古讓人聯想起《野草莓》、《薄荷糖》…一層層揭開面紗,走近人物的内心。
關于主題又大可以分析,隻點出個人的零星感觸:
個體活生生的真實經曆和冷冰冰的生平簡曆的張力-生命體驗的不可化約。
人格和人設的張力-在媒體時代更為加劇
不可靠叙事-羅生門式的記憶考古
空間-猶如盜夢空間中的空曠囚牢
創傷-精神分析的電影化
現代性結構中,無論是《燃燒》或《薄荷糖》這樣的小人物還是本片中的名貴,都免不了孤獨寂寞,憤怒無處發洩。
此外還有一些符号可以分析,rosebud是核心一例。可以是童年創傷,可以是童年記憶的物質印記,可以是母愛的替代品,可以是淪喪的童真…
如塔可夫斯基所說,“象征隻有在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意義上,通過隐秘的(祭神與巫術)言說,表達出暗示與語詞表層無法傳達的内涵時,才是真正的象征。它有多個面孔、多重意義,永遠潛藏在最深處。它有如晶體,構造有序。它甚至如同某種單細胞生物,有别于複合的,可隐喻、諷喻、比喻……象征無法言說,不可解釋,面對它的整體感,我們隻會覺得無助。”
簡直是翻版的《史高治》-我的童年回憶,馬上去重溫。
圍繞着懸疑和謎:某個地點和單詞,穆赫蘭道
真的是母題式的經典,如同無窮的礦藏,也能看到後來者源源不斷的影子。《迷魂記》中的欲望操控,,《盜夢空間》裡被自己構建的龐大城市所困的夫妻,《穆赫蘭道》中真幻交織和謎題(單詞,地點),《羅生門》式的多視角不可靠叙事,《抛掉書本》結尾的演員自述,視聽語言有更多模仿者…
好的電影猶如一塊晶體,一定是可以多層次感受、理解和解讀的,因此看多少遍都會有新的想法。(拉一部好片強于看百部爛片)
這次初看幾乎沒有關注到視聽語言,再加上對電影史所知無幾,僅僅被那股情感力量所感染。在知悉了情節後,馬上準備二刷,再次走入凱恩的人生一探廢墟。
2025.3.28
《公民凱恩》初看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觀感劄記和簡評
B+8.0第一部坂本龍一,此前一直對他不甚了解-隻知曉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隻是一個隻會寫點鋼琴曲的現代作曲家。影片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全面真實的人,而非一個遙不可及的大師風貌。他的音樂和人生是平行交織的音軌。影 ...
二刷影評-藝謀的影史傑作
二刷綜評-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減0.2分。現場反應強烈、互動頻繁,電影的效力由此可見一斑。轉場時的驚歎和笑聲-這笑聲中有着幾分嘲諷和幾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講鄉土中國的線上課上放過,我們都那譏笑六十多歲的老師,自然也對 ...
簡評
A-8.3此前沒有聽說過這部“神片”,看下來沒有那麼神。雖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還不足以讓我打五星。整體觀感或許是有幕間休息的緣故,四個小時毫不覺得枯燥冗長-相比《流浪藝人》等。觀影體驗和同樣靠表演和台詞支撐的獨角戲《初步舉 ...
觀感和簡評-吐槽向
C+6.9看前看評論就知道本片絕非我喜歡的那類,還是沒抵住高分的誘惑,有些後悔。總體上浮誇虛華,形式大于甚至蓋過内容。當然對本片的看法在期間不斷變化,就像本片的質感不斷變化和颠覆一樣。先說前期觀感。開始以為是神話史詩題材,随即意識到 ...
觀感和簡評
A-8.4西川美和最新的一部,四部作品中看下來最好的,各方面都很完善的作品,感人至深,唯獨缺乏一點獨到的創新。視聽和劇本都趨于純熟,表演也很精湛。劇作的痕迹雖然略重、戲劇化意圖較直白,但典型、值得參考。情節一波三折,現實中人的欲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