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
由于看前对此片毫无了解,只是抱着朝圣的心态来看,始终以为是创新的炫技之作或美国式的。开始对于快节奏、高密度的内容难以消化,非线性多层级叙事下情节理解都很困难,设计感十足的形式主义视听语言更是云里雾里了。
此外,因为该死的网络卡顿、投影仪延迟和字幕的问题,观感极差!前半段就在凌乱的状态下度过。
好在看到一半后,解决了设备问题,立马就入戏了,仿佛穿过了迷雾。
突然理解了一个人如何在中途迷失,在死前孤独无助,走马灯地回首过往的欲望、自私冷漠…扒开那些绚烂的粉尘,废墟下的rosebud。
追溯一个逝者的谱系,就像在盛大的废墟中寻找吉光片羽。这种拼图式的记忆考古让人联想起《野草莓》、《薄荷糖》…一层层揭开面纱,走近人物的内心。
关于主题又大可以分析,只点出个人的零星感触:
个体活生生的真实经历和冷冰冰的生平简历的张力-生命体验的不可化约。
人格和人设的张力-在媒体时代更为加剧
不可靠叙事-罗生门式的记忆考古
空间-犹如盗梦空间中的空旷囚牢
创伤-精神分析的电影化
现代性结构中,无论是《燃烧》或《薄荷糖》这样的小人物还是本片中的名贵,都免不了孤独寂寞,愤怒无处发泄。
此外还有一些符号可以分析,rosebud是核心一例。可以是童年创伤,可以是童年记忆的物质印记,可以是母爱的替代品,可以是沦丧的童真…
如塔可夫斯基所说,“象征只有在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义上,通过隐秘的(祭神与巫术)言说,表达出暗示与语词表层无法传达的内涵时,才是真正的象征。它有多个面孔、多重意义,永远潜藏在最深处。它有如晶体,构造有序。它甚至如同某种单细胞生物,有别于复合的,可隐喻、讽喻、比喻……象征无法言说,不可解释,面对它的整体感,我们只会觉得无助。”
简直是翻版的《史高治》-我的童年回忆,马上去重温。
围绕着悬疑和谜:某个地点和单词,穆赫兰道
真的是母题式的经典,如同无穷的矿藏,也能看到后来者源源不断的影子。《迷魂记》中的欲望操控,,《盗梦空间》里被自己构建的庞大城市所困的夫妻,《穆赫兰道》中真幻交织和谜题(单词,地点),《罗生门》式的多视角不可靠叙事,《抛掉书本》结尾的演员自述,视听语言有更多模仿者…
好的电影犹如一块晶体,一定是可以多层次感受、理解和解读的,因此看多少遍都会有新的想法。(拉一部好片强于看百部烂片)
这次初看几乎没有关注到视听语言,再加上对电影史所知无几,仅仅被那股情感力量所感染。在知悉了情节后,马上准备二刷,再次走入凯恩的人生一探废墟。
2025.3.28
《公民凯恩》初看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因果报应》观感
8.45/10超出预期得精彩,而且是循序渐进的、不断反转的,很久没有这么强冲击力的片子了。本身对动作片和喜剧就比较抵触,开始视听语言也很不适应,感官刺激和音乐的引导渲染性极强,剪辑节奏快,后面信息量又慢慢加上来略有一丝烧脑。本来就脸 ...
olive的老年生活
20205.3.27-30期待过高,前期观感开始平平,越来越好。热评说“绝逼是40年后的我”,会是40年后的“olive”吗?像是加长版的《帕特森》,美国中产阶级夫妇的日常,小的矛盾不断,大的冲突决裂永远不会发生,就像看着人物耗损生 ...
《年轻气盛》大银幕观感
8.2/10,同豆瓣于小西天,接着《绝美之城》观看(这部直接变为英文了)1观感:很难评价,整体风格谈不上多喜欢,视听语言也不太合胃口,但依旧瑕不掩瑜,总有那么些惊喜和触动。2情节:如同一首人生协奏曲。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立的音符,多线 ...
倩女幽魂-重映观感
6.9/10于影院看国语版,大失所望。为了主题曲和两个主角看的,可惜这就是全部优点了,若非如此还要减1分。先容我喷几句:情节过于戏剧化和冲突过于巧合,特效奇观化且假,音效和镜头充满引导性,人物平板一个、单薄,剧情太过传统简单,丝毫没 ...
《新女性》-百年前的女性主义杰作
2025.3.26于小西天8.5/10又挖到宝了,超出预期,尤其结尾有触动。ps. 中途打盹了一会,很遗憾。就影片本身:选角和表演很出色,剧本,角色,表演十分融洽。阮玲玉如残玉引人怜惜,远看哀婉忧伤近看精巧玲珑,的确让人心生同情和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