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做四季《風味人間》後,“美食活地圖”陳曉卿開啟了一檔全新的美食節目:《我的美食向導》。像我這樣沒條件在天南海北體驗、隻能窩着看節目解饞的“吃貨”觀衆,它是典型的“越看越餓”。
以前的陳曉卿,是節目幕後人盡皆知的美食專家。現在的他,則走向幕前,用自己“幹飯人”的第一視角,成為尋覓寶藏小店、寶藏美味的美食向導。
幾年前曾聽過一次陳曉卿的講座,他當時有幾句話,讓我一直記到現在——“美食到當地才好吃;人看到好吃的,就能随時準備豁出去;美食不僅能滿足味蕾,也是一種生活态度和文化方式。”
在這個節目中,他無疑是把這些話切身地用在了自己身上。他在鏡頭裡那不顧一切撲向美食的架勢,一次次“香得很”的稱贊,太過真實。所以看這個節目,也和《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覺,整體參與感會更強。
第三集中,陳曉卿來到了中國“氣味之城”喀什。
這座中國最晚見到日出的城市、新疆本地文化最源遠流長的地方,一直都是保存在我“此生必去”旅遊備忘錄上的一站。不為别的,就為了把大西北的美食一網打盡:馕、庫麥琪、馕坑肉、烤包子、手抓飯、羊網油包羊肝……
衆多品種的馕裡,有一道讓人啧啧稱奇的食物,就是一直埋在沙子裡的肉餡面餅——庫麥琪。
經過長時間的烘烤,終于重見天日時,它的焦香味瞬間四溢。外殼因為長時間烘烤變得幹硬,内部的肉餡卻流出鮮美的汁水。正因為外殼密不透風的保護,讓裡面的肉變得無比鮮美。
馕的“近親”烤包子,則無疑是新疆最出名的食物之一。
烤包子的做法,是将餡料放在面皮中,然後将其貼在馕坑裡烤制而成。在烤制的過程中,面皮會變得酥脆,而餡料則會變得鮮嫩可口。
烤包子的餡料通常由羊肉和洋蔥制成。我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洋蔥的地位如此關鍵,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羊肉最佳配料”。它提香去膻,增加風味又不會搶功。高溫下洋蔥脫水,被肉的脂肪浸透,其中的糖類物質和肉的氨基酸互相作用,會讓烤包子散發出類似焦糖與堅果的香氣。
新疆抓飯的做法同樣令人大開眼界。陳曉卿提到,他在吃之前知道手抓飯有很多不同的變種,如素抓飯、碎肉抓飯、黑抓飯、黃抓飯,每種都有其特色。
在實際吃了之後,他才發現好吃的新疆抓飯是微微發甜的。烹饪的秘密是加入了當地種植的黃蘿蔔和白洋蔥;同時控制好水的比例,米粒在焖熟後才會有幹爽的口感。
更神奇的是,還有一種抓飯的“季節限定版”。每年深秋,榲桲這種内地極度罕見的水果就會成熟。榲桲直接吃的話幹硬生澀,但放進飯裡焖熟後,它就會變得綿軟酸甜,氣味浸透入飯中,還會增加濃郁的果香。
作為多民族聚居地,新疆融合了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多民族的飲食文化。這種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新疆既有多元的烹饪技巧,又有多民族的食材、調味方式。市集中随處可見的88味香辛料,直接坐實了它在調味上“氣味之城”的美稱。
追至目前,《我的美食向導》每集都堪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美食之旅。從南向北、從西至東,節目組以細膩的鏡頭語言,捕捉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畫面。看時我會不斷截圖、做筆記,仿佛做一座座城市的“美食CityWalk”攻略。
探索美食的同時,節目也講述當地的風土人情,帶我們走進當地人的生活中。每個廚師、手工藝人、音樂人、市集攤販,他們用雙手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人生,也向我們展示着平凡的日常,擁有多麼簡單純粹的力量。
比如這一集中,有位特殊人物出場:在北京從事紀錄片20年的新疆人庫爾班江。他對陳曉卿動情地說到,如果不去北京發展,現在可能就是市集中擺攤賣食物的一員。
在普通人眼裡的成功人士,也會有怅然若失的東西,那就是身份與故鄉的歸屬感。
“将近這 20 年,我的身份一直是‘我從新疆來’,然後 20 年之後,我的身份是‘我到新疆去’,我沒有了自己的歸屬地。”
人在得到的時候永遠在失去。老家悠閑自在的生活,實現不了内心理想,雖安穩但不會令人滿足。但若是在異鄉拼盡全力追夢,走得越久,離故鄉也就越遠了。此刻,美食代表了家鄉的味道,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和重逢。
從有形之物入口,談及無形的調味,再到人情世故的冷暖沉浮……陳曉卿真切地展現出食物是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潤胃細無聲”的美好。就算是那些耗不起眼、稀松平常的食物,背後也有着足以觸動人心的文化支撐。
實際上,美食才是他在城市裡兜兜轉轉的向導,帶着他發現那些藏在市井巷弄裡的本土風情、人文角落。漫步在喀什的老城區,随處可見幾百年曆史的老房子,聽着民間的音樂人奏響他們的民族樂器、唱起民謠。在喀什,美食是舌尖上的音樂,音樂是給耳朵的美食。無論音樂還是美食,都能讓人感受到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
可以看出,節目裡最重要的,還是那些對質樸情感、生活日常的捕捉。它深入淺出地導向了食物與當地文化、與每個人之間的親密關系。
《十三邀》的總監制李倫,前陣子在“飯搭子”對談直播裡談到,《我的美食向導》是個“吃人”的節目,因為它能直接讓人感受到:陳曉卿給你創造一個他自己的世界,裡面有最為感受性的東西,越個體,越到位。
食物與我們腳下的土地緊緊相連,背後是一方水土,亦是不同地方的人在認知上的碰撞。這種碰撞帶來的,不僅是飲食與文化上的差異,還包括千奇百樣的生活樣貌。而人生的本質,就這樣不着痕迹地投射在一日三餐上。
喀什人的衡量标準,恰好就是上面這段話的縮影。他們無需接受網絡時代的評判标準,自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樸素真實的态度去對待每一道食物,過好每一刻瞬間。這樣活着,就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