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外孫》上映前評分8.9,上映後漲到9.0。
故事其實很俗套,外孫的轉變,姥姥的伏筆都算不上驚喜,但之所以被認可,是因為像在照鏡子。
影片沒有刻意煽情,像同類型的國産片那樣用無休止的小哭、中哭、大哭來推動情緒,再輔以鋪滿的音樂,逼着觀衆流淚。
相反電影的色彩是明亮的,構圖是清新的,鏡頭大都是固定的,以中近景為主,這樣平實的設計會讓觀衆的注意力都放在角色身上。
對感情的觸動更加直接,鏡頭也不會喧賓奪主,以客觀的方式存在,讓觀衆看到情真意切的細膩情愫,甚至為了緩和情緒還夾雜不少搞笑橋段。
故事就是稀松平常的日常,但很平淡的叙事卻綿裡藏針,刺到淚腺,不會感覺到痛,眼淚自動流了下來。
如姥姥的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不歡迎外孫的獻殷情,但在外孫出生時就為他種下了石榴樹,誰也不讓摘就連二兒子也不允許。
外孫的以真心換真心,結尾處取出姥姥為他存的錢買了一塊風水寶地,送一路姥姥敲一路棺材給她報備路過的每一個地方。
這些情節寥寥數筆卻勾勒出了情感世界的千溝萬壑,好像平淡無味,實則真實飽滿,細節鋪墊的恰到好處,打動一瞬間襲來,直戳人心。
細節之外是得當的劇作結構。
開頭就能叫人共鳴,釋出東亞家庭兩代人或三代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清明是否要回鄉上墳祭拜?
對于老一輩來說,這是傳統,也是一份寄托,但對于年輕人來說,對一些習俗并不感冒,離的近相對好一點。
若在大城市工作,來回一趟隻為燒紙可能要花幾千,時間不合适還得請假,花費成本更高,有些後輩甚至連先輩都沒見過,所以覺得不值得。
但有些父母或長輩并不會這麼算,他們覺得既然有血緣關系就該盡義務,以親情為依托進行“綁架”,可年輕人認為生前盡孝就夠了,死後搞形式主義沒必要,每逢這時,矛盾往往不可調和。
一頭一尾的變化就是導演觀點,中間則是在探讨代際關系。
一開始外孫對姥姥不了解,更多的表現是不耐煩,接近老人也是為了錢,為了房子假裝自己很孝順。
這一點與現實中的許多人很像,看起來與老人親密無間,實際上都不一定知道他們的生日與習慣,長輩不會玩手機,教一下也許都會嫌棄。
作為後輩始終不明白老人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定期給多少錢,人老了其實沒有那麼多花錢的地方,一日三餐,日常穿戴,身體硬朗的話,偶爾出去走走,到了這個年紀最值錢的是時間,最不值錢的也是時間。
姥姥對所有家人的愛也不隻是表面說說,而是落實行動。
臨終前告訴女兒她在她心裡是第一位,把房子留給二兒子,因為他沒能力照顧自己,不給大兒子添麻煩,因為他有自己的家庭。
在外孫小時候,每個月都會去銀行為他存錢,因為他愛玩遊戲,擔心他的将來,她知道每個人心裡的小心思,也深愛着每個人,哪怕去世都想着自己買塊好墓地能夠福蔭子孫,讓他們臉上有面。
這是電影所帶來的思考,我們經常會因為一部電影而反思。
被《姥姥的外孫》感動後大概會多擠出時間陪伴父母和老人,可能過幾天熱情消退了又恢複原樣。
也許隻是發個朋友圈當個雲孝子,但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變,習與體成;習與體成,則自然也,能裝一輩子也是真孝順。
外孫在她倆的耳濡目染下,以及和姥姥的相處過程中對姥姥的感情由假成真。
如習慣四點多起床,記得姥姥愛吃什麼,即使他的目的沒有達成,依然選擇從養老院接回姥姥,學習潮州話,真心給予姥姥外孫的愛。
同時,片中也沒對重男輕女避重就輕,“兒子繼承了财富,女兒繼承了癌症”直白的說了出來。
姥姥給家裡的男性後代留的都是物質财産,給女兒的是一句心理安慰,俗稱精神财富,貌似公平,實際還是延續了當年自己身上的不公。
這也是《姥姥的外孫》可以漲分的主因,好的部分不吝啬肯定,差的部分不支支吾吾,所以趕緊去看吧,不然沒排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