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已經過好幾天了,元旦假期也結束了,剛查了一下電影票房榜,賀歲檔主推的五部國産新片中,《非誠勿擾3》竟然排在最末,才幾千萬元,最後估計破億都很難,和另一部喜劇片《年會不能停!》差了一整個數量級,和十幾年前的《非誠勿擾》第一、第二部票房也不可同日而語,算上這些年來的人民币購買力變化,馮小剛的這部新片,隻能用“折戟沉沙”來形容了。

作為一個獨力開創了内地電影賀歲檔的導演,馮小剛的此番敗北,就更是具有英雄末路的标志性意味。如果說之前《隻有芸知道》《北轍南轅》《回響》的接連失敗,還可以歸結為嘗試不熟悉題材所必然存在的風險,那麼這次回到最擅長的喜劇片老路,而且又是《非誠勿擾》這麼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IP,結果還是不能奏效,那我們似乎就可以闆上釘釘下個結論:馮小剛應該是徹底過時了吧。

...
《非誠勿擾3》劇照

馮氏喜劇,向來都是票房與争議同飛的。這次不但票房低,連争議批評也很少,悄無聲息,無人在意,這種情況好像還是第一次。曾經在國内電影界叱咤風雲二十多年的馮小剛,現在會覺得落寞嗎?

這部電影我倒是第一時間就去電影院看了。盡管并非馮小剛影迷,但總覺得他是琢磨中國大衆文化繞不過去的一環,之前這麼多年來他的每部新片我都第一時間去看了,就像一個習慣。平心而論,《非誠勿擾3》絕對不算差,絕不是那種粗制濫造的爛片,甚至比起以前的馮氏喜劇,他還有一點進步。

以前馮氏喜劇最為人诟病的一點,就是小品化,故事結構松散,基本都是靠貧嘴、說段子引人發笑,就像是把好幾個春晚語言類節目拼在一起湊成一部電影。從《甲方乙方》《私人訂制》到《非誠勿擾》前兩部,都是如此。

...
《甲方乙方》劇照

而到了《非誠勿擾3》,馮小剛總算是編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就是講葛優飾演的秦奮,和舒淇飾演的梁笑笑,結婚後長期分居,一個在高科技公司當老闆的朋友看秦奮太寂寞,就給他定制了一個跟梁笑笑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送他,伺候他的飲食起居,然後梁笑笑忽然回來了,于是秦奮要面對一真一假兩個梁笑笑。

整個故事都在圍繞這麼一個核心設定,最大看點就是真假難辨的兩個舒淇同時出現并且明争暗鬥,考驗老公是否真心,通過人物身份錯位制造笑料。故事内部有起承轉合,最後還有幾重小反轉,結尾還有點開放式,不再隻是靠語言本身搞笑了。

...
《非誠勿擾3》劇照

馮小剛肯定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他不想被時代抛棄,想貼近現在年輕人的趣味,于是定了一個現在最時髦的人工智能題材,視覺上又是現在很火的鮮豔明亮的多巴胺配色,而且劇本沒有依賴王朔和劉震雲,主要都是自己操刀,都已經這麼拼了,為何依然無力回天呢?

但僅僅憑我并不算時髦的眼光去觀察,也可以肉眼可見地察覺,這部電影到底過時在哪裡。

...
《非誠勿擾3》劇照

首先,66歲已成“真·大爺”的葛優,配47歲駐顔有術依然美麗的舒淇,這倆演感情戲,光腦補就會讓年輕人覺得難以接受。大家更想看舒淇搭一個年下小帥哥,而不是在大爺身上浪費時間浪費感情。這一點葛優也是有自知的,他在片尾彩蛋裡就說了,以後不會再演這個系列,年紀大了不适合演戀愛戲了。

其次,既然是戀愛戲,就必然涉及到性别觀念。二十年前馮小剛講愛情觀還有人聽聽,但現在經過這幾年性别領域的一輪輪思潮和一茬茬覺醒,馮小剛在大衆心中,尤其是大城市年輕人心中,已經成為落後的“爹味直男”代表。這一點,從他日常生活中流出來的聚會片段,到他執導的女性題材網劇《北轍南轅》均得到印證。結果就是,一看是愛情片,觀衆們,尤其是年輕女觀衆們,就已經下意識在抗拒了。

...
《北轍南轅》劇照馮小剛在主觀上,肯定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性别觀念有什麼問題,他可能還覺得自己挺尊重女性的,對老婆也是敬重恩愛的。但那一代直男心裡的“愛”,和如今年輕人所需要的“愛”,早已經不在一個體系之内,交流起來隻能是雞同鴨講。

就拿《非誠勿擾3》來說吧,主線都在表現秦奮是怎麼思念、疼愛梁笑笑,他經受住了高仿真機器人帶來的考驗,并且說出了一句感人台詞:“什麼是思念,思念就是高山上蓋廟還嫌低,面對面坐着還想你。什麼是挂念,挂念就是害怕,怕你過不好,怕你受委屈,怕你不回來。”這就是馮小剛想表達的愛情觀。

...

但是換一個角度去看,《非誠勿擾3》又可以看成是一個老男人漫長的意淫:結發妻子不聽話,不着家,然後有了一個機器人,容貌是年輕版的妻子,永遠不會變老,而且還對自己百依百順,家務全包,像女仆一樣伺候自己。這時老婆回來了,自己既要表現顧念舊情,可心底又舍不得聽話的機器人,于是就坐看一真一假兩個老婆為自己争風吃醋,不亦樂乎……

舒淇在這部電影裡其實還挺有演技發揮空間的,她要演出好幾種不同的狀态,包括梁笑笑本身的狀态,模拟梁笑笑的機器人狀态,還有梁笑笑又反過來裝機器人的狀态,亦真亦假變幻莫測。盡管隻是個軟科幻片,但兩個舒淇鬥法的場面還是挺震撼的,特效做得沒有絲毫破綻。馮小剛一定會為此得意,但我也知道,在很多觀衆看來,這一幕會尤其讓人火大:如此美豔不可方物的舒淇,一個配給葛大爺就夠了,現在看兩個舒淇争一個葛大爺,這可能是導演的“好夢”,對于觀衆來說卻是一場噩夢。

...

我無法衡量馮小剛和年輕觀衆之間究竟誰對誰錯,我隻是看到了這種明顯雞同鴨講的狀态,而且這是不可避免的。

上面說馮小剛夠努力,但他确實也有不思進取的一面。同一個題材和故事結構,一旦成功,他就要反複征用。比如《甲方乙方》成功了,若幹年後就有了換湯不換藥的《私人訂制》。機器人故事看似新鮮,實則也是個陳舊的題材,光是馮小剛本人,之前就有過兩次同題材的嘗試。

...
《非誠勿擾3》劇照

第一次是1992年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這部劇是趙寶剛導演的,馮小剛那時是跟王朔一塊兒當編劇,這也是他認識葛優的緣起。《編輯部的故事》第22集,标題叫《人工智能人》,片頭注明編劇是王朔和馮小剛。

當時的“甜歌皇後”李玲玉,在劇中客串了一把,演一個被出租給《人間指南》編輯部當助理的機器人。這樣的設定,在當時絕對是超前的,而且劇情展開也頗具深意:在機器人的刺激下,編輯部各位成員都暴露出各種人性弱點。兩位老同志感到被淘汰的威脅,對機器人橫挑鼻子豎挑眼。餘德利和李冬寶見機器人模樣不錯,見色起意,戈玲還因為李冬寶吃起了機器人的飛醋。看得出來,馮小剛和王朔是要借這個故事狠狠諷刺一把知識分子。不過後來,機器人也流露出了一些人性弱點,讓大家起了疑心,最後證明,此人其實是找不到工作假扮機器人的社會女青年。整個人類都被王朔馮小剛涮了一道。

...
《編輯部的故事》劇照

馮小剛第二次創作機器人題材,是1996年春晚,郭達和蔡明主演的小品《機器人趣話》,當時編劇欄署名是馮小剛和張越。這個小品講的是郭達定制了一個機器人給自己當老婆,本來想要毛阿敏那模樣的,結果打開一看是蔡明,他恍然大悟怪不得買的時候給打了八折。

機器人用遙控器指揮,可以設定成各種模式,包括“溫柔賢惠型”“清潔型”“善解人意型”等等,結果每一種模式都讓郭達受挫抓狂最後疲憊不堪。這個故事架構已經很接近後來的《非誠勿擾3》,可以說是雛形了。

...
小品《機器人趣話》

我還記得這個小品給當年十歲的我造成的心靈震撼,不誇張地說,我當時笑得一邊打滾一邊打鳴。蔡明歪着頭舉起兩隻胳膊擺出的那個定格姿勢,她似乎帶電的嗓音,還有最後遙控器摔壞使機器人進入邏輯混亂狀态,都讓小小的我感到新奇不已。可以說,蔡明飾演的這個名叫“菜花”的機器人,就是我對機器人最初始的印象。現在看來,這個小品除了新奇有趣,也有一些對于人性的諷刺,比如郭達對搭檔蔡明的陰暗内心活動,被機器人給抖落出來。

早在二三十年前,馮小剛就先後兩次操作過機器人題材的劇本,所以這次《非誠勿擾3》隻能算自己抄自己。曾經的前衛先鋒,到如今隻能算殘羹冷炙。對人性的諷刺已經不見了,隻有抖機靈和老男人們一廂情願的深情與懷舊。而且這前後三個機器人全部都被設定為女性,是太明顯的男性視角。如果寬容一點去看《非誠勿擾3》,也能笑得出來。隻是現在大家可看的東西太多了,就顯得這盤剩飯可有可無了。

...
《非誠勿擾3》劇照

看完《非誠勿擾3》後,我又去電影院看了《年會不能停!》。将這兩部電影對比着看,就特别能直觀地感受到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殘酷。大鵬、白客都是伴随互聯網文化成長起來的喜劇人,他們是懂現在年輕人生活狀态的,包括大廠的那套黑話,手機和郵件顯示框的快速剪輯,還有打工人的疲憊和焦慮,都被生動地呈現出來。整個故事結構,遠比《非誠勿擾3》要複雜,節奏也快得多。我估計裡面一些段落,馮小剛可能連看懂都費勁。

...

馮小剛前一陣為宣傳電影,上了毛不易和李雪琴的節目《毛雪汪》,他在裡面盛贊了大鵬,說大鵬非常聰明。他一定能感覺到,世代更替的不可阻擋。但決定這更替的最重要因素到底是什麼呢?一定不是聰不聰明。

馮小剛在節目裡介紹《非誠勿擾3》的故事時,對李雪琴和毛不易反複強調,這就是個荒誕故事,隻為逗人一樂,千萬别較真。當毛不易問他,是怎麼想出電影裡那些橋段的,他笑着摸摸頭,蹦出一個詞:“胡扯呗。”

...

這或許隻是自謙,但無意中說出了一個緻命因素。馮氏喜劇,從始至終,都是建立在一拍腦門突發奇想的基礎上。他和王朔都更接近于語言藝術家,就是靠舌燦蓮花來刺激觀衆,引領觀衆。但現在這一套已經走不通了。現在比起怎麼說,更重要的是說什麼。最近這兩年幾乎所有的高票房電影,都有一個明确對應的社會議題:殺妻、電詐、黃謠、留守兒童……《年會不能停!》則是聚焦公司裁員問題。這些議題背後,是無數人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那就是所謂的“時代情緒”。

...
《非誠勿擾3》劇照

大鵬、陳思誠,就是當今電影界捕捉時代情緒的兩大行家裡手。在這方面,馮小剛隻能甘拜下風。

但,大鵬和陳思誠難道就是我們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嗎?我又很懷疑。捕捉時代情緒的另一面,也可能是迎合大衆,是投機取巧。

《非誠勿擾3》裡還有一句台詞,說機器人擅長計算,而人類擅長算計。我感覺,大鵬、陳思誠是兩者皆有,既會計算,又會算計(隻是對作品而言,不涉及人品)。

...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我看到馮小剛的黯然失勢,又不免會替他感傷。他固然有不少缺點,容易得罪人,但總體而言,還算是一個比較真誠的創作者。而且,我畢竟是看他的電影長大的,他曾經的努力深刻改變了内地娛樂業,讓台詞終于開始說人話,讓快樂終于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價值取向。讓我現在去對他落井下石,跟着牆倒衆人推,我做不出來。

馮小剛的時代過去了,我能理解,也能接受,但我依然有點懷念它。

本文首發于“三聯生活周刊”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