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終于打了一張好牌,根據馬伯庸原著翻拍的《風起隴西》,豆瓣目前7.9。

不過僅憑它那晦暗的叙事節奏就注定是一部充滿争議的作品。

對于原著黨來說它删改較大,對于愛看爽劇的觀衆來說這叙事節奏相當勸退;早期的劇集中也不乏一些雷人台詞,諸如“搞小山頭”等詞彙,還在節奏緊湊一旦上頭鐵定欲罷不能。

作為一部三國題材的諜戰劇,諜戰當然是它當仁不讓的主打看點,無論是陳恭頂替糜沖打入五仙道,還是荀诩帶隊混入天水執行任務,都堪稱是十足的爾虞我詐險中求勝。

沒錯,這味很正很馬伯庸。但其實除了驚險刺激的諜戰戲份,劇集裡的辦公室政治戲份也頗值得玩味。

...

01

困局

首先來簡單聊一聊本劇兩位男主荀诩和陳恭,别看一個在蜀漢境内一個遠在曹魏的天水作為蜀諜潛伏,處境都十分尴尬。

街亭兵敗馬谡被斬,擺在諸葛亮和司聞曹面前的頭号問題是情報有誤。

基于這樣一個前提,馮膺作為司聞曹的負責人下令靖安司副司尉荀诩前往天水執行任務。

然而這一任務和荀诩的辦事理念截然不同,按荀诩的思路一定是先排查内部線路是否有問題再找出魏諜,馮膺則是下令讓他除掉陳恭結案。

...

對于荀诩這個司聞曹頭号明白人來說無疑是道難題,于公于私他都笃信自己的至交陳恭絕不會變節,導緻街亭一戰情報出問題的原因一定不是陳恭,他不僅要盡忠職守還不能讓上司馮膺難做。

随着魏諜燭龍滲透蜀漢掉包陳恭送出的情報這一結論浮出水面,荀诩和陳恭決定将計就計,荀诩返回蜀漢調查燭龍,陳恭則以執行曹魏的青萍計劃為幌子和荀诩裡應外合生擒燭龍,如若成功則洗白自己的嫌疑不在話下。

...

這麼想的确是美滋滋,不過荀诩剛回到位于南鄭的司聞曹,擺在他面前的問題已然越發嚴峻——司聞曹變天了。

原因很簡單,對于諸葛亮一派來說街亭情報案是魏蜀兩國之間諜報層面的一次博弈,但對于政敵李嚴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扳倒諸葛亮的好機會。

既然諸葛亮已經自貶三等,自己何不趁勢掌管司聞曹大做文章,反正理由很簡單,為蜀漢盡忠嘛。很快,一個令所有司聞曹老人吃癟的局面形成了,馮膺、高堂秉減俸留用,陰輯降級留用孫令擢升,姚柚廢黜。

...

02

辦公室政治

這一系列令人頭疼的人事變遷顯然隻是個開端,李嚴很快又祭出了一記陰招——安插李邈作為馮膺的副手共同主持大局。

早先因勸谏諸葛亮不斬馬谡被罷免的李邈也是個狠人,剛入主司聞曹就是一頓狠操作,搞得馮膺等人焦頭爛額。

為了盡快掌控局面,他先是查實陰輯的把柄并以此要挾陰輯為自己效力,爾後假借幫助荀诩調查魏諜滲透司聞曹一事,變相拉攏荀诩。

...

這樣一來馮膺的确落了下風,但即便是這樣一個不利于馮膺的局面,他卻注定不能吃死荀诩和馮膺,而且他和馮膺始終不是一個段位的。

首先來看看李邈的個人情況,被諸葛亮廢黜之前官至丞相參軍,本職就是參謀軍務,換句話說李邈并不是諜報方面的專人,論專業性無疑矮了馮膺等人一截。

另一個不足之處在于格局,馮膺雖然有自己的顧慮,處事考量和荀诩等人不同,但馮膺始終以司聞曹為重。馮膺可不像陰輯那樣以權謀私,除了個監管不力的問題,根本不存在任何把柄。

那麼擺在李邈這個諜報門外漢面前的選擇隻有一個——铤而走險速辦荀诩,否則被辦掉的隻能是自己了。

...

其實從用人邏輯來看不難想見,無論李嚴在這輪鬥争中能否勝出,李邈注定是一時之選而不是長期可用之才。

原因很簡單,李嚴之所以聽從心腹狐忠的建議啟用李邈,是基于李邈一向與諸葛亮的心腹楊儀不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本着這一章法算是可堪一用。

可怪隻怪李邈自身,不僅能力有限職務和資曆還不夠份量,退一步說即便勝出的是李嚴,等到李嚴大權在握之際,恐怕同樣也隻會送李邈一個體面的收場罷了。

像李邈這樣的人若置身于官場傾軋的格局之中,往往難逃厄運,更何況他遇到的是冷酷驕縱的李嚴呢。

...

03

人性

有其仆必有其主,李嚴的手段和城府雖是遠勝李邈,為人處事的思路卻與之同樣離譜。

從劉備托孤諸葛亮和李嚴起,李嚴的所作所為可謂與諸葛亮乃至整個蜀漢背道而馳。

諸葛亮始終貫徹與東吳交好讨伐曹魏的方針,以“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為畢生目标矢志不渝;

而李嚴則力主伐吳,擺明了是和諸葛亮唱反調,不僅與諸葛亮早年所提出的隆中對相悖,完全以個人政治利益為核心。

...

劉備攻打夷陵敗北的教訓早已證明,無論蜀漢在和曹魏的博弈中能否勝出,絕不可擅攻東吳,曹魏固然是難啃的硬骨頭,可東吳又何嘗不是?

說到底,李嚴李邈是敗在利益熏心背棄國策,與國策相悖豈有不敗之理?

諜戰之道乃由為人處事之道所演,為官從政之道同樣如此。

司聞曹與間軍司之間精彩紛呈的諜戰故事雖是小說情節,放在曆史面前無足輕重,而透過故事見心見性正是《風起隴西》的精髓所在。

這樣的佳作不妨多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