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2022年國慶檔登陸院線的《長空之王》終于上映了,擠在了這個略顯乏力的五一檔。

放眼整個五一檔,除了情懷拉滿的《灌籃高手》,其餘幾部作品目前豆瓣已開分的基本都在6-7分。

結合卡司和改檔一事,《長空之王》無可避免的多了幾分争議性。

它目前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認為它好的誇它情緒飽滿,認為它差的則各種挑刺,從男一号王一博的演技到各種場外因素可謂應有盡有。

它真的有那麼差嗎?問題肯定是有的,否則不會存在太大争議。

但是作為一部類型化的主旋律片來說,絕對沒有那麼差。

講道理,看人設就知道圍繞主人公雷宇設置的基本盤真心沒毛病。

大隊長張挺活脫一個外冷内熱的老父親,航醫沈天然和雷宇暗存情愫,老對手鄧放和雷宇咬牙死磕,更有滿頭白發的魏總工诠釋奉獻精神。

至于影片真正的問題,還要從題材和故事說起。

...

01

雷宇

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雷宇等一衆優秀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成為試飛員的故事,影片中具有相對細緻的緊急處理故障過程,故而部分觀衆會将《長空之王》和《中國機長》類比,但其實從故事本身來看這樣比較并不合适。

《長空之王》和《緊急救援》講的都是主人公的成長,而《中國機長》本質上和《萬裡歸途》《紅海行動》相仿,講的是職責與使命。

結合近年來各種題材的主旋律片來說,主旋律片類型化這條路固然難走,但軌迹已然清晰。

定義一部主旋律片的主旨絕不能隻看題材,而是要從視角和故事本身入手。

...

僅從和主人公密切相關的基本盤來看,《長空之王》在講好這個成長故事時做的鋪墊不可謂不足。

無論從造神的角度來看,還是從集體意識和個人屬性的角度來盤,雷宇都是富有個性且有血有肉的存在。

會因為急躁犯錯,會因為沖動申請調回老單位,而即便沖動之下提出調離申請,卻還對于解決試飛難題念念不忘。

與其說這是一個常規意義上的“神”,倒不如說是個成長中的大男孩。

然而歸根結底,主旋律片的核心目的就是造神。

...

恰好近年來的電影市場也是各路主旋律片俱全,例如豪氣幹雲的兩部《戰狼》作為主旋律商業片來說頗為成功,《中國醫生》作為群像主旋律片來說盡管上限有限,但作為一次大膽的嘗試來說無可厚非。

至于《奇迹·笨小孩》這類作品則是宛如變體一般給主旋律片安了個宏大視角,在賦予主人公完整人格脈絡的同時基本抽離“神”的印象。

從創作角度來說,雷宇或許還有提升空間,而他的人設思路顯然和《奇迹·笨小孩》的主人公景浩是同款。

...

02

流量演員

量演員到底能不能演主旋律片,以及主旋律片到底該如何接地氣,這兩個問題始終伴随着近年來的主旋律片和電影市場。

我個人認為流量演員顯然是能演主旋律片的,隻要導演調教得當。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易烊千玺,以《中國醫生》和《長津湖》為例做一番分析。

《中國醫生》由于是群像片,加上楊小羊這一配角戲份有限,對于易烊千玺來說很難塑造,但他依舊用那股初出茅廬的書生氣完成了這個角色。

放在張涵予、朱亞文、袁泉一衆實力派當中盡管不出挑,然而結合全片來看角色定位與演員功底十分匹配,可以說是典型的設定讨巧彌補演員功底不足。

而到了《長津湖》《水門橋》則完全是在拼命,正如同險象環生的戰場帶給觀衆的沖擊感。

...

易烊千玺用他的理解塑造了一個從叛逆逐漸狼性的少年,伴随着連隊的縱深穿插浴血奮戰,我們看到的是相對完整的成長過程,與其說是成長不如說是被戰火催熟。

同樣的人物成長在《長空之王》這裡同樣細膩而到位,雷宇在經曆種種挫折後逐漸變得堅毅。

從他開始琢磨如何解決試飛難題那一刻起,往日的沖動叛逆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他對各個科目的執着和那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勁。

從演員的角度來說顯然是個逐漸入戲的過程,而從創作和情感升華的角度來講,也可以定義為劇情調動演員狀态從而彌補表演功底的不足。

換句話說主旋律片有多側重演技,看的還是題材和情感脈絡與演員是否配套。

...

而主旋律片如何更好的接地氣,本質上取決于人物和故事是否落地,換句話講也就是個人和集體之間能否找到平衡。

諸如《紅海行動》《奇迹·笨小孩》等佳作,主人公個性鮮明但不完全超離集體,個人和集體之間有共性保持平衡,而即使将集體拆分成個人,也有相應的特質可供玩味。

《長空之王》的一大遺憾是沒能真正打造出一群有血有肉的試飛員,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男一男二,恐怕隻有大隊長張挺而已。

真正能夠提升主旋律片共情效果的,是個性鮮明的人物和通俗易懂的故事,《長空之王》的缺失恰在于前者的先天不足,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

03

題材

同為緻敬幕後英雄,群像和主角模式如何選擇,顯然要看具體題材。

以某一兩個人物為原型讴歌具體職業的,如《中國機長》以川航機長劉傳健為原型塑造主人公劉長健,為的就是那股豪氣幹雲的職業成就和使命莊嚴并存的熱血勁。

此類影片往往更容易實現類型化轉變,不僅可以有相應的梗或笑點供觀衆玩味,還可以在創作過程中融入相當比例的特效。

往往在講故事的同時印證電影工業進步的多是此類電影,至于《長津湖》《水門橋》這類堪稱是集大成者,在證明電影工業精度的同時能夠同時體現多名導演的風格,算是一個階段的上限。

...

群像片則更多的是強調人物身份的平凡,同時以宏觀視角來讴歌群體的成績。

這一類型能夠最大限度貼近現實,但往往會因為塑造過于均衡,從而導緻即便是戲份較多的角色也往往顯得不夠出挑。

非常明顯的兩個例子,《中國醫生》和《平凡英雄》,觀感都像是差了口氣一樣。

主旋律片類型化進程中的群像片,更像是夯實基礎狀态的一次次嘗試,而非主角模式那樣駕輕就熟。

但無論哪一種,都從客觀上證明了主旋律片類型化是必然結果,而且意義重大。

也許很多觀衆會基于一些場外因素給差評,抑或因為改檔降低對《長空之王》的預期。

從主旋律片發展角度來講,《長空之王》更多的是用正确的思路維穩。盡管上限不高,沖那份緻敬幕後英雄的崇高立意,值得一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