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實,這起事件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不言而喻。

故事是不是借鑒了當年的“天津”,還真不好說。

整個故事,關于災難營救的方面,可以說是錯漏百出,但如果看成“官場教科書”,絕對的一點毛病沒有。

劉德華,當年意氣風發的官場明星,覺得可以挑戰一下臃腫的“效率”問題,結果,方便和安全這把雙刃劍,被他玩了個徹底翻船,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前途,還搭上了自己的妻子。

這是一個“外行領導内行”的超級笑話,别以為是在說故事,當年的“天津”,但凡有個懂行的,不至于死那麼多人。

...

當然,想要“東山再起”,還是需要一定的契機的。

很快,機會來了。

這場爆炸,爆出了輻射。

要說懂輻射的專家,不會隻有劉德華一個,但是,這“臨危受命”的機會,就落到了劉德華的頭上,不覺得蹊跷麼?

這種“用人之道”,相當令人深思。

...

危急關頭,大領導“适時”去了外地,所以,處理得無論是對還是錯,都和大領導沒有關系。

莫文蔚知不知道自己也是個背鍋的?

這麼多年的生涯,大概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哪怕是摸一摸“到頂的權力”,也是好的呀。

如此危急關頭,大領導沒有授命國安,沒有授命消防,更沒有授命一哥,反而授命給了“管錢的”,這步棋,也是相當耐人尋味。

畢竟,劉德華當年就是“管錢”給管趴下的。

...

因為存在輻射,消防員不能用水。

好麼,不能用水就滅不了火了?

平時消防學習裡頭沒教過如何對待堿性金屬火災麼?

你表示一下物資準備不足倒是可以理解,但甩鍋給“水”,這多少有點不專業。

...

所以,劉德華的這個問題不成立。

他是有點“血性”的人,可以為當年的錯誤“引退”,但是,如果他天真的認為,天下所有的“官”都會像他一樣,那他可是錯的離了大普了。

...

一将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位置都是拿人骨堆的。

這個也不奇怪啊。

劉德華敢說,竟然還過了審,相當了不起。

...

王敏德演這種反派,不是一回兩回了。

實在是佩服這種“奸商”,富貴險中求嘛,小編身處的小島,當年也是“臭名遠揚”,驚動了最高層。

國難财,總是有人發的,這種人,如果“勾搭”上了高層,那不要太“盈利”,具體可參見當年的“檢測機構”,如今,聽說這些機構又盯上了“老齡房”,可怕。

...

整個救災過程,相當泛善可陳。

最後劉德華拉上了王敏德,來了個魚死網破,這絕對挑戰了王敏德的世界觀。

當然,也刷新了“官場”的“世界觀”,當年祁廳長這麼牛叉的人物,到最後也沒想着魚死網破,怎麼就出來這麼個二愣子呢。

最後,當然是大領導站出來,表現出高瞻遠矚,一切盡在掌握的運籌帷幄。

信心這玩意兒,牛馬還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