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壓抑可以評級,這部大概名列前茅。中式文化所特有的封建禁锢感,在其所輻射的周邊國家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緻。規矩與禮制,帶來的最直觀反響,便是聲音的禁止:情緒是無語言的,不爆發的,壓抑的。角色的心理變動,不浮現在表情上,不浮現在動作中,甚至連哭泣都是無聲的;沒有話語,沒有交流,沒有對自身情緒抒發的訴說——或者說不能有,或者說不被允許有。至此,中式美學風格下的窗棂紋樣,便幻化成了一道道枷鎖,成為封建禮教囚牢的鐵窗。
如果說黃土地是在與荒蠻自然對抗,那麼本片和大紅燈籠高高挂相同,是在與封建體制本身進行碰撞。與自然進行對抗,可以削去山頭,踏平川脈;但與一種思想鋼印進行對抗,本身便是虛拟的、無實體的、沒有對象的。其結局往往也是可悲的——最痛恨封建禮教的受害者,成為其最忠誠的擁趸。
非常誇張的分鏡處理,海量的近景,海量的特寫,有一種恨不得将鏡頭推入毛孔的屏息感。
配樂近乎恐怖片式的詭異,時不時傳入的突兀飛機聲、宵禁報警聲,傳達出讓人不安的事實:此刻處于戰争時期。
小梅成年後西化的家庭,西方的禮儀,西方的鋼琴,西方的雕塑,西方的教育/駭人的音樂,猙獰的雕塑,生殖隐喻的青木瓜,懷孕的女人,和她臉上詭異的笑——全面倒向西方便是問題的出口嗎?還是另一種悲劇的照常往複?
成年前後故事轉折所帶來的節奏突變,或者說這部電影本身就不應該有故事,而是完全的巨量情緒合集。
泛中式文化圈的反人性囚牢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女性第一人稱視角“恐怖片”
偉大的作品,提前預定我的2025年度十佳。雖然閉口不談,但全片實際都是對齊奧塞斯庫時期羅馬尼亞政治恐怖的投射。充分展示了影像的力量,是的,比我所看過的所有邪典電影都還要攝人心魄的影像力量:直觀上的讓我無法呼吸,胃酸反流,想要嘔吐—— ...
北野武:在暴力漩渦中呼喚愛
沉默,北野武特有的沉默。沒有台詞,沒有音樂,隻有一段段空鏡頭,和面癱時止不住抽動的右臉。以往我一直覺得日本電影裡缺失的語言是一種兩人關系間的壓抑,現在我突然意識到,兩個人的無言裡,也依舊有無限的表達在不斷進行着。他什麼都沒有說,但他 ...
手持影像與病态社會與ky的蠢貨
我實在是太喜歡這種手持dv記錄的噪點畫面,拉回千禧年的影像質感,生活化僞紀錄片式的自然切片,天然地就和憂傷劃不開界限。直到影片步入尾聲,從手持dv的vlog視角轉為學校監控的閉路畫面時,觀衆的情感才真正開始複雜起來:影片中寄托感情的 ...
“母親”永遠不會改變
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影片,恨不得打六星能完完全全感受到導演的童年折射,教科書上所講伯格曼灰暗嚴苛的教會家庭時光是他橫跨一生無法抹去的陰冷底色。iva這個角色的不自然感從母親到來之時變愈發濃烈:駝背的女兒,高個子卻顯得矮小,在自己家卻顯得 ...
cult 與新浪潮
同樣的黑白,同樣的法語,同樣的跳切。看到這部電影我才猛然意識到,新浪潮的技法用來拍 cult 片簡直是再契合不過了。到底是因為僞紀錄片風格與新浪潮産生共鳴?還是因為适用于 cult 的技法與新浪潮産生共鳴?又或者說新浪潮本身就是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