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曾經有一次,在特羅卡德羅廣場附近四家咖啡館中的一家,有人(某個電影愛好者)聲稱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人是某某,但尼古拉斯·雷或許拍出了世界上最美的電影。有一天晚上放映的是《沙漠大血戰》,另一天放映的是《高于生活》。尼古拉斯·雷總是與衆不同,仿佛他和電影之間有着某種特殊的聯系,值得我們去守護。我們早已知道他的職業生涯并不輕松,也知道它終将破碎。雷比威爾斯更像個失敗者。隻不過,或許失敗有時也意味着成功。從容的浪漫主義?沒錯,但我們也知道——他在接受《電影手冊》采訪時也說過——對他來說,電影才剛剛起步,我們隻看到了它的一線曙光,它會帶給我們驚喜。對于一位好萊塢電影人來說,這番話有些奇怪,我們不應該忘記。 《我們無法再回家》于1973年在戛納上映,并在1980年雷去世後被重新發現,并以英語在Action-République影院秘密上映了一周。這部電影證明了我們當時的判斷是正确的。我們認為他“特殊”是正确的,因為盡管他不再拍電影,但他在去世後完成了電影創作的閉環。他擁有獨特的創作軌迹,是唯一一位在最近的冒險中追随他最鐘愛的兩大主題——青春和電影——的電影人。在他20世紀70年代初的流亡和隐退中,他是同輩中唯一一位親身見證年輕人和電影發展的電影人。這并非因為他在晚年别無選擇,才會嘗試一些新的“體驗”,而是因為他是那種隻能與時代同步的電影人。正因如此,戈達爾才如此熱愛他。正因如此,在我們的想象中,雷和他的電影才不會衰老。 《我們無法再回家》隻是雷1973年的又一部電影。又是一部關于青春的電影,關于68年後的青春,健談且慷慨,嗑藥又務實,暴力卻感傷。又是一部關于教育的電影,雷的偉大主題,這一次,他展現了自己最真實的自我:一個名字,一份褪色的榮耀,一位曾經執導過《無因的反叛》的電影老師。又是一部關于并非父親的父親的電影,他們戲弄着俄狄浦斯情結,模仿着他們的死亡,打上我們無法解開的結。雷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電影人:在影片的結尾,他在夜裡,在驚恐萬分的學生面前,在谷倉裡上吊自殺。畫外音裡,被吊死的人對着一個年輕人低語:“彼此照顧。”我們怎能不想起《夜逃鴛鴦》?又是一部關于回歸的不可能,關于匆忙的奔波,關于思鄉之情的電影。這部電影獨一無二:一位電影人将他電影的本質分解并重組。銀幕上布滿了更小的影像,它們顫動、共存,最終變得模糊。尖叫聲和忏悔聲漂浮在黑暗的背景上,但這黑暗的背景有時是孩子們畫下的帶屋頂的房子的影子。不再是人物的家,而是“不再有家”——電影院——影像的家。我們再也回不了家了……1977年,首屆《電影手冊》周在紐約布利克電影院舉行。我得知,當時正在一個街區外教書的雷,在《第二号》放映時剛離開影院。我追了上去,互相介紹認識。他不喜歡戈達爾的電影,覺得太刻闆、太知識化、太自我毀滅。我暗自竊喜。他承認,在戈達爾之前,他拍過一部這種類型的電影,但膠片在另一次剪輯時丢失了。1980年,他的遺孀蘇珊·雷帶着這部電影來到巴黎。她想按照雷的意願完成它,重新剪輯,添加一些内容,因為他對這部電影并不滿意。她是對的嗎?我不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沒有一家電影資料館會在自己的收藏室裡沒有《我們無法再回家》的拷貝時安心入睡。
翻譯:塞爾日·達内《尼古拉斯·雷和電影之家》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蓮實重彥評《肯塔基州的驕傲》
The opening few shots of 《Kentucky Pride》(1925) evoke an instant feeling of comfort. We see a group of horses, or a ...
Manoel on the Island of Marvels (3 part TV series, France, 1985)
Fergus DalyThis three part French TV serial for children (alternate versions exist as a feature, Manoel’s Destinies, ...
Palomita Blanca (Little White Dove, Chile, 1973)
Raúl RuizBENOÎT PEETERS: Among the films you made in Chile during the 1970s, there is one that for a long time was b ...
Jean-Luc Godard: 'Nothing but Cinema' ('Rien que Ie cinema', Cahiers du Cinema 68, February 1957)
If the cinema no longer existed, Nicholas Ray alone gives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capable of reinventing it, and w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