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相當脆弱的個體。不論肉體的消亡,或是記憶的沉默,我們在時間的推動下,與所珍惜的漸行漸遠……而正因如此,一切才被賦予了意義。
關于阿爾茲海默症的影片很多,其中不乏良好的劇本、富有創造力的畫面,現象級的表演等等,每每上映,都能引發一定範圍内的讨論熱潮。但更像是一種大家針對現實做出的反思和總結,熱潮之後,一切驟然停息,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有時候不由想問,這就是一部電影的作用嗎,一部電影隻能做一顆石子,用幾縷水泡,向我們波瀾不驚的生活緻以沉入水底前的最後敬意?這麼想想,突然有種暴殄天物的感覺。
回到這部電影。它與同類型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将病患的角色安插到了更為年輕的女兒身上,而母親則重新挑起重擔。這樣意料之外的“身份互換”使得故事很有欣賞性。
開篇一個潦草的《媽媽!》将觀衆帶到了故事裡,但此時此刻,電影還略顯無聊。不過是一個稍顯強勢且有強迫症的六十歲女兒和她富有個性但包容和善的八十歲母親,她們常年在一起過着不緊不慢且富有條理的生活。可事情總在一瞬間悄然發生變化,影片表現的很不明顯,次數衆多。但這正是現實中患者發病早期的狀态,我們分不清他們何時處在病中,何時又恢複正常。得知自己患病的女兒,在害怕之餘迸發出超乎尋常的理性,而這與她回家後的一系列舉動一樣,都屬于交代後事的行為。她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更害怕她年長的母親從此失去依靠,因此要在自己僅存的時間内多為母親準備一些事。
可單憑這些,很難賺取我的眼淚,因為女兒的選擇,也是每個具有正常反應的人的第一選擇。可當她的母親得知女兒患病之後,八十歲高齡的她,對生活已漸漸失去興緻的她,每日做好死亡準備的她,就像一顆熄滅良久的蠟燭重新被點燃。健身、學習廚藝,她開始學做女兒已經無法理解的事。
她包容而又冷靜,可以跟着女兒在半夜瘋跑到淩晨,之後看着她在河畔揮手漫舞,眼裡滿是被愛沖散的疲倦。她守護女兒的尊嚴,牽着手肆無忌憚地奔跑在大街上,讓旁人異樣的眼光變成不斷掉落的棒糖,失去意義,也失去價值。她陪女兒去任何地方,老去的西溪路和無邊的海,她們要去看晶瑩的水滴,和不會遊泳的鲸魚。她們在夜裡互相慰籍,她們把彼此看作生命的全部。即使女兒已把母親幻成了一縷清夢,而母親仍慶幸于女兒的夢裡有她。
不得不說,這是部後勁很大的片。看電影的時候,我的情緒被舒緩的節奏保護得很好,隻在《世上隻有媽媽好》的曲子裡掉了幾滴眼淚。但寫着寫着,又重新回想了幾分細節。沒有BGM,不耽誤我淚如雨下……
再次向兩位老藝術家緻敬!
母親,是世界上最難的角色。難為且難忘。我們的人生,無論男女,從出生到離去,每時每刻都與此二字息息相關。
ps:私以為文淇這條線,乃至于這個角色,好像沒什麼具體用處,尤其她的轉折竟如此突然。這個角色可謂是影片交代不充分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