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的誕生稱得上美國作為“文明燈塔”年代的标志事迹,而由此展開了許多關于公共性精神,以及公共性背後的不平等實質的讨論。不管怎麼樣,這首歌确實了不起,了不起的地方在于,這些歌手每個人都有迥然不同的個人風格和演繹方式,讓每個人獨特的風格能夠統一起來,這本身就是極難的事。
... 看着紀錄片中大明星們一遍又一遍地試唱、雕琢,讓我看到了你怎麼去遊說社會優勢群體去投身于“高尚”的社會事業的策略,實際上類似《左傳》裡《燭之武退秦師》,本質上都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講故事,一方面擡高對方一方面講述這件事與他的切身關系。
... 24位歌手簽名的海報《天下一家》就像是美國公共性精神的餘晖,背後仍是強烈的白人至上主義、帶有殖民時代的救世主情節和一些政治作秀性質,但我們這首歌依然代表了許多可貴的東西,比如怎樣用一套優秀的協商方法讓争奇鬥豔的獨立個體服務于一個積極的公共性事業。美國影星簡·方達主持了這次實況的電視節目。她在最後說:“這不僅僅是個星光熠熠之夜,更是流行音樂史上一個最高尚的時刻。它說明,流行音樂在過去幾年産生的衆多的歌星,對這個世界具有責任感。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僅僅是個開頭。”《天下一家》一經發行,第一批80萬張唱片在三天内一售而空,幾個月内就為非洲籌集了6000多萬美元的善款。這首歌很快占據了美國以及世界各類音樂排行榜首,并在1985年4月5日創造了全世界8000多座電台同時播放這首歌曲的壯舉。... 1985年7月13日,“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演唱會在倫敦和費城同時舉行,這是一場橫跨多地區的搖滾音樂演唱會,旨在為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此後,這股慈善單曲旋風席卷了前蘇聯、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拉丁美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催生了羅大佑的那首脍炙人口、由港台明星合唱的《明天會更好》,以及後來由郭峰等百名中國歌手在首都體育場轟動全國的《讓世界充滿愛》大合唱。1998年,中國南方遭受水災以後,郭峰将這首《讓世界充滿愛》拍成了MW,獻給災區人民。《天下一家》能傳唱至今,其根本原因是全人類共同的團結和給予的精神信念。是的,給予——這是人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我們一生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感動。我們可以被外在的美好所感動,而感動的最高境界卻是自己被自己感動。要達到這個最高境界,唯有給予能夠做到。這就是哪怕不懂英語的人也會從《四海一家》中得到共鳴的原因,也是人類文明能夠存在和延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