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這幾年來不靠流量明星、不依賴八卦話題的“黑馬”, 綜藝《種地吧》一向飽受贊譽,獲得業界與觀衆的一緻認同,但近來,觀衆跟節目組的“互撕”卻頻繁登上各社媒的熱搜高位。一檔本來口碑良好的節目,并非因為播出内容質量差,而是因為疑似更換嘉賓,就在短短三天時間内官博掉活粉達百萬級别,受到無數抨擊。甚至,已經有觀衆開始找播出平台的客服進行投訴。
種種迹象表明,這個前所未見的“明星沒塌節目組先塌了”故事已經不僅僅是綜藝界的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昭示着典型粉絲文化的又一次攻城略地和勝利。到底是什麼把綜藝的觀衆群體變成了“粉圈”?
撰文|阿莫
不是觀衆抗議,而是粉絲“戰争”
《種地吧》是一檔講述“明星下地幹活”的節目。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節目組的常駐嘉賓是十位男明星組成的團體“十個勤天”,他們在節目裡耕種運營上百畝的農場。由于節目的立意和内容向來都十分正能量,一直收獲的是社會各界的好評。
風波的起因發生在7月19日第二季的收官日,在最後一期的最後十分鐘展現了嘉賓們的一場會議,會議内容和新人有關。且這個會議跟和前面的場景/内容/情緒都比較割裂,有明顯的補錄之嫌。此外,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招聘18到30歲男性的啟事,和常駐嘉賓的要求匹配,而不是協助種地的專家/專業人士。這些舉動都讓節目組的觀衆認為,下一季是要招新的常駐嘉賓來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十個勤天”。
事實上,綜藝的更新換代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常見的事。對于已經經過兩季的《種地吧》來說,新人的到來不僅僅能夠讓觀衆們看到嘉賓參差的農業水平,重新體驗一遍“從新手到老手”的掙紮與努力,還可以在人物關系上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和友誼。
以上種種标志性的“圈粉”伎倆,本身會回導緻養育出的觀衆是擁有極高情感濃度的集群化的粉絲。
需要注意的是,粉絲甚至更廣泛的社會大衆往往會認為真人秀,尤其是含有直播的真人秀很難造假。一方面,長時間的拍攝和部分直播讓“演繹”變得困難;另一方面,難道這群明星的演技有這麼好嗎?(如果他們的演技這麼好,怎麼真正演戲的時候表現不好呢?)
但事實上,真人秀中利用“半真半假”的方式來包裝偶像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真實”作為一種養成策略
常年研究東亞大衆流行文化,尤其對于偶像産業有深度見解的日本文化批評家宇野常寬在他的著作《小人物時代(リトル・ピープルの時代)》中分析日本知名偶像團體“AKB48”和“小貓俱樂部”後得到結論,稱與其他被缜密設定的偶像相比,“AKB48”和“小貓俱樂部”都是通過強調其“業餘/素人感”來向消費者們演示其真實和“非僞造”的感覺,并取得了成功。
而偶像之父秋元康,正是通過在節目中進行一部分所謂“選拔内幕/後台”放送來創造沉浸感。甚至有些鏡頭會假裝是隐藏攝像機拍攝,來“揭露”偶像在休息室的真實面目,給消費者上帝視角的感覺。有些時候,他們也會額外展現一些無關緊要的偶像小瑕疵,讓内容産生真實感,引發更深層的觀衆情感共鳴。
宇野常寬認為,這種“半透明”的真實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小人物”時代的常态,把自己定義為某個類型的人物/角色(即為自己創建的人設)早就是當下應對繁多而不同的社群交流的一部分——我們在(無意識之中)用某種特定的角色身份面對某個群體,就像打出合适的卡牌那樣。
也正是在這種“半真半假”的遮掩之下,《種地吧》的老觀衆們才會相信一個看似荒謬的結論——這樣一群外表優秀,簽約公司并走上星路的嘉賓是真的愛土地,想要長期當農民而不是從事别的演藝工作。
但實際上,所有内容依舊處于制作人控制之下,無論是從議程、拍攝範疇還是剪輯上,觀衆看到的都隻有他們需要看到的那一部分。
這些現象的共通點是,粉絲們會普遍認為内容制作者/經紀公司/播出平台等對自家的偶像不好,存在消極怠工、欺壓迫害、資源分配不均等行為,“維權”成為粉絲常見的訴求。
而事實上,這些欺壓的發生頻率顯然沒有粉絲抗議的這麼高。尤其是對于《種地吧》這樣的節目來說,采用沒有名氣的新人意味着藝人和節目可以彼此成就,甚至,從商業角度上來說,還可以涉及到節目制作方參與諸如藝人經紀等後鍊路收益,可謂是一舉多得,節目組絕無“欺壓”嘉賓的必要。
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卡普曼曾提出“戲劇三角形”理論,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别是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他認為,在沖突情境下,人們内心會不自覺地傾向扮演着其中任意一個角色,并配合或引導他人扮演其他角色。
而越是“養成系”的粉絲,越容易覺得自己一步步看顧着偶像的腳步,在精神上是名副其實的“守護者”。在拯救偶像的過程中,粉絲會感到實現了自我價值,一方面保護了“處于劣勢”的偶像,另一方面敢于站出來同非正義勢力做鬥争并表達合理訴求。
于是,正常的内容生産變味了,一切都像KPI(工作績效)一樣是可以被量化的明星成就和指标:偶像在劇/綜藝中出現多長時間、站位如何、是被“力捧”還是被“吸血”、是否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都是粉絲們考量的對象。
如此邏輯之下,“嘉賓為内容服務”或者說内容是否好,反而是最不需要考慮的一項——盡管所有人其實都應該明白,應該是好的内容和作品來捧出一個個偶像。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艱難困局。它并非一日之寒,也絕非單獨某一群體的“功勞”,它既是由向眼球和資本而行的大衆文化生産行業所引領,也是由充滿熱忱、心懷憧憬的觀衆們所打造。
本文内容系獨家原創。作者:阿莫;編輯:走走 荷花;校對:柳寶慶。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