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療題材熱播劇《問心》引發讨論。它以單元劇的形式集中呈現了醫療領域備受争議的幾大議題,将醫學倫理、醫患關系中的模糊地帶再度置于台前。盡管部分角色人設與劇情情節仍存争議,但其對真實醫療問題的觸碰仍然使得全劇在豆瓣獲得8.3的評分。

醫療作為國産劇的傳統題材,每次都能帶來關于生死、衆生百态的讨論。醫院就像一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在此登場。随着近年來性别視角普及,越來越多的觀衆開始留意劇中女性角色的刻畫,醫學界同樣存在被忽視的性别困境。

長期以來,女性患者在醫療劇中常常充當家庭關系的“背景闆”,即使是《問心》這樣的口碑國産劇也不例外。這些故事中女性的病程與救治都是模糊的。當鏡頭對準男性患者時,展示的是典型的臨床表現:例如患二尖瓣病變者面容是什麼樣的,擴心病發作時的表現等等。但當女性成為患病主體時,她們的患病叙事卻與情感關系高度捆綁,而少見對疾病本身的描述。這并不僅僅是劇本的架空,更是源于真實醫療場域中女性患者的體征、信息長期隐身。

“我們的現代醫療體系正在辜負女性。”在《性别攸關》中,美國知名性與性别醫學專家艾莉森·麥格雷戈(Alyson McGregor)證實了這一現狀。在積累多年臨床經驗後,她越發感覺到現代醫學體系是高度男性中心化的,其中的許多研究發現并不适用于女性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女性,你就有更大風險被誤診、接受不恰當治療或出現并發症。”即便很多時候,醫生并非有意。

《問心》劇照。

即便在與女性健康直接相關的婦産科,女性也經曆了被集體趕出産房的邊緣化曆程。意大利學者西爾維娅·費代裡奇在《凱列班與女巫》中還原了這場篡權的終始。曾經,未來母親的床邊圍繞的是一個女性群體。然而自17世紀下半葉開始,随着重商主義的興起,對人口增長的需求急劇上升,國家對性行為、生育和家庭生活的幹預也随之而來。

《問心》劇照。

這并非個例。臨床中,當女性講述她們的症狀時,更容易被懷疑是心理類疾病,甚至連英文中“歇斯底裡”(Hysteria)這個詞都源自古希臘語中的“子宮”(Hystera)。延伸至醫療領域,人們也下意識覺得女性容易出現不合邏輯、不可理喻的情感暴發。

于是當女性患者更“大聲”地談論疼痛時,醫生們往往會反射性地“調低音量”,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燕特爾綜合征”(Yentl Syndrome)。但其中的死循環在于,當一個處于疼痛中的患者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時,ta就越會放大自己的聲音,這恰恰越會導緻醫生認為ta脆弱,笃定事情沒那麼嚴重。

相同境遇下,男性則更容易忽視自己的症狀。《問心》中63歲的老王在得知自己有心梗風險後,仍然選擇趁醫生不注意偷偷離開醫院,覺得自己沒大事,“每天在朋友圈步數排名第一,這隻是以前骨折的後遺症”。另一位病例莊家順,因隐瞞病史導緻手術失敗離世,他一直說“自己沒病”。這種男性特有的“嘴硬”很大程度因為他們都曾經是或正在是“家中的支柱”,男性就應該“堅忍且克制情緒”,不能大驚小怪,簡言之“要像個男人”。

此前曾有不同研究證實,女性對疼痛的耐受度比男性低。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其實也意味着女性對可能導緻生命危險的征兆更加敏感,這使得她們能比男性更容易在症狀首次出現時就積極尋求治療。隻是整個醫學界需要糾正自身的偏見。歸根結底,醫生應該治療的是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而不是醫生認為病人應該承受的痛苦。

在全書結尾,麥格雷戈坦言這場變革已經開始,但整個過程仍然緩慢。她呼籲患者要盡可能與醫務人員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這并不是為醫療體系免責,而是在漫漫醫改的過程中,個體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淪為醫改的代價。“你要變得更強勢。當你掌握了主動權,你就會享受主導自己的健康決策和路徑的快樂。”

最後,書評君根據《性别攸關》這本書,整理摘錄了一些你在下次就診時可以嘗試向醫生提出的問題,這些或許能夠幫助你得到基于個人情況的最佳治療方案:

1.“對于我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來說,最新的建議是什麼?

——乳腺檢查

——巴氏塗片

——其他常規檢查

2. 作為女性,這項檢查/操作有什麼需要我特别關注的副作用嗎?我的避孕措施/哺乳/激素替代療法會影響這項檢查的結果嗎?

3. 請告訴我這種藥會有什麼效果?基于我的性别、年齡、體重和健康狀況,目前開出的服用劑量是合适的嗎?

4. 如果你被開了處方止痛藥,請詢問醫生:這是一種阿片類藥物嗎(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且存在明顯性别差異,相同劑量下,女性更容易出現相關副作用症狀)?

除了阿片類藥物和其他有成瘾風險的藥物,你能開一些替代方案嗎?

5. 我觀察到,自從我開始服用新藥後,感覺有些不同。我擔心它的代謝可能不如我以前的藥物效果好,是否還有其他的我可以負擔得起的備選?

本文内容系獨家原創。作者:申璐;編輯:荷花;校對:楊許麗。封面圖片為電視劇《問心》劇照。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