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生兩儀,恨為愛之極。”
當不少仙俠劇還困于套路化創作時,搞上“純恨”的《臨江仙》從中殺出一條血路。該劇由白鹿、曾舜晞等主演,播出至今熱度持續發酵,不僅在貓眼、燈塔等多個熱度榜單上位居前列,還在全網累計産出近兩千條熱搜。
劇中,白鹿一人分飾兩角,在單純爛漫的李青月和冷豔狠辣的花如月之間來回切換,起因是曾為四靈仙尊的她,與大成玄尊(曾舜晞 飾)之間有着既不能結合又不能分開的命運,不合時宜的愛意轉而為恨,刀劍相向、互相算計。兩人在劇中處處猜忌,觀衆在劇外化身“偵探”,懸疑感拉滿之下,越來越多觀衆正為這對“純恨CP”持續上頭。
喜劇元素打底,“純恨CP”虐中帶糖
大多觀衆看《臨江仙》,第一印象大抵都是好笑,盡管劇中貫穿着虐的部分,但有大量喜劇元素打底,追劇過程的感受整體上輕松大過于揪心。
具體而言,為了強化輕喜劇氛圍,《臨江仙》在一些人物設定和情節設置上,都有反套路的設計,使故事情節更自然地帶出笑點。
比如在女主的角色塑造上,以往不少仙俠劇中,女主往往有着出衆的資質,或超強的修煉法力,但在《臨江仙》中,入宗門11年的李青月,還是一個守仙門的小透明。不僅師姐、師父們記不清她的名字,官方甚至還多次借其他角色之口吐槽其“術法低微”。但也是因此,當這個在宗門毫無存在感的小師妹,一朝成為天界大成玄尊白九思的道侶時,身份轉變産生的巨大反差,貢獻了不少笑料。
同時,目前該劇已更新過半,兩人之間盤根錯節的關系也已經有些明了。根據劇中設定,他們兩人植根于共生魂魄,是鴻蒙精氣分化出來的兩極,注定“無法結合,更不能分離”。但原本的仇敵後來互生愛意,而這份感情中又穿插着背刺、互相囚禁、喪子複仇等……經曆了“三婚三離”的他們,喜提“純恨夫婦”,一路糾纏。
按理說,這樣的設定勢必要賺不少眼淚,但實則不然。一方面,白九思的人物設定是,盡管經曆了婚禮變葬禮,愛人背叛,持刀相向,但他的愛意不泯。另一方面,劇中的喜劇處理在不斷弱化着“虐”的情緒。
比如在前期,李青月一直大膽追夫,還沒切“大号”花如月的她,單純率真,高調示愛。而被背叛過的白九思,則步步試探,确定對方心意後又處處彌補,難掩愛意卻不敢向前,呈現出虐中帶糖的觀感,反而更甜,也更有喜感。
喜劇底色的持續加深下,劇中的很多情節處理,甚至有讓人眼前一亮之處。就在兩人你來我往的糾纏過程中,其中一次,白九思将李青月打成重傷,不敢相信的他逢人就問李青月的狀況,但答案都是“沒救了”,給人一種劇集剛開播就要大結局的即視感,讓人啼笑皆非。
融合短劇叙事,上演“無限流”仙俠
除了追劇的輕松氛圍讓人“上頭”之外,《臨江仙》之所以抓人眼球,還在于該劇在叙事節奏上呈現出很強的“短劇感”。
此前,在該劇正式播出之前,作為《臨江仙》出品方之一的于正(歡娛影視)曾在微博發文,談及對長劇短劇化的看法,他認為:長劇短劇化不代表要把劇情高度濃縮和加快,而是用情緒推動故事,力求做到每一場戲都與觀衆共情。《臨江仙》也是嘗試這一方向的作品。
從内容結構上說,劇中“三生三世”的情感糾葛,在仙俠劇中雖算不上新穎,但《臨江仙》的處理卻有創新之處。該劇并沒有延續以往更常見的線性叙事思路,而是通過“時空折疊”,以一條時間線内的事件脈絡為主,通過回憶、鏡像閃現等方式,将其他時間線的情感交纏、因果境遇穿插其中。
這樣處理的好處在于,多線交叉之下,每個故事被拆分成一個個相對更短的情節,叙事節奏整體被拉快。同時,劇中可以反轉的點變得更多,事件背面被攤開得更及時,帶給觀衆更直接的情緒觸動。
比如在前期,李青月對白九思似乎坦誠真摯,不少觀衆甚至覺得白九思的試探懷疑有些過分,但當鏡頭閃回,前世的花如月将淬毒的匕首插入白九思的身體,觀衆便更理解他眼下的反應,對兩人各自身上的複雜性,也有了直觀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叙事結構的變化,加深了劇集本身的懸疑感。尤其是随着更新的内容越來越多,觀衆甚至會對着李青月的一個細微的表情,猜測背後是否還有别的意思。以至于剛看《臨江仙》時,觀衆會覺得李青月這個“小透明“好像被人做局了,但越往後看,才發現被做局的原來是觀衆自己,整個故事也開始變得燒腦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短劇化的叙事節奏追随的是觀衆情緒的變化,也更容易讓觀衆沉浸于劇情之中。穿插多條線索,甚至讓整個故事的發展有了“無限流”的意味,反轉之外還有反轉,觀衆的探索欲也随之被調動起來。
塑造飽滿的群像,和紮根現實的中式美學
當然,調整叙事結構,确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觀衆情緒,但這種情緒并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通過劇中的人物和情節一點點建立起來。
《臨江仙》也是如此,就目前更新的内容一路追下來,劇中不少人物都能找到落地之處,讓人印象深刻。
一開始盡顯“廢柴”的李青月,像極了職場少有人注意的大多打工人;蔣辯一出場總是叽叽喳喳,有風頭就上,遇事便躲;張酸的暗戀讓人心疼,對李青月的真摯情感也經得起考驗,甚至不惜為了她接觸妖族;林凡與白九思的友情雖呈現不多,但也真誠可貴,後來林凡身故,他的妻子難産,白九思也開始有所改變,以法力幫助其順利産子,讓人動容;樊交交與女兒的相處擰巴疏離,有着明顯的親子隔閡,但又互為依靠;離陌與紅蓮的感情,更是虐點十足……
由此可見,《臨江仙》雖然借鑒了短劇的叙事方式,但并沒有因此削弱劇中群像的人物弧光。至少從目前來看,劇中留出了充足的空間,讓群像一點點飽滿起來,通過對人性的深挖撐起整個故事的内核,進而與觀衆産生情緒連接。這也是《臨江仙》能夠讓觀衆一點點沉浸其中的關鍵所在。
在此基礎上,《臨江仙》能夠最大程度的紮根現實,讓劇中故事不至于懸浮,還在于劇集雖立足仙俠,但在場景搭建、服化道等方面,卻呈現着大量的中式傳統美學。
大到凡間、仙界的諸多古建築,小到桌上的蓮花燈、琉璃盞,甚至是富含中式恐怖元素的鬼王娶親、實景拍攝的水墨質感等,不僅從細節上體現着精緻的傳統美學,也讓仙俠故事有了更多落地的實感。
眼下,《臨江仙》已更新過半,随着更多謎題揭開,大成玄尊與四靈仙尊的愛恨,大概率還會讓更多人持續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