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片大多以人为中心,而在所有以人为中心的剧情片里,传记片可能是最极端的一种类型。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片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剧情更容易凝练起来,能条缕清晰的讲出故事——也就是容易被概括。暂且抛开关于传记片所塑造的人物气质偏离了多少原型。
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片很容易让除主人公以外的无论是角色、道具或是实质性的危机变成推动情节的元素、道具——符号,这也是好莱坞久被诟病的地方,正如明星制。
回到本片。在所有传记片的中,与运动有关的影片是特别的。很大的原因在于,在追求传记以人为中心(一种意志、精神)的同时,几乎一切运动又是与自然、人体或说超出意志的存在紧密相连的。运动中游泳是与跳伞、登山等项目一样极为贴近自然,许多运动员在讲述自己与运动的关系时常常提及自己在运动的过程中与自然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自然的活性挣脱了常规生活所框定的边界,它不仅仅是一种困难、挑战,自然本身与你共时存在着、搏斗着。你要时刻在山石的罅隙间体悟到自己只是血肉之躯。
游泳,特别是在海中,与自然极度亲近的一种运动。海水的起伏,海水的咸度、温度,黑暗、无底、巨大,势不可挡,漂泊、孤独……在女主横渡海峡的过程中海水的存在本应该作为本体来讲述(哪怕是在讲人类战胜自然的角度上);但海水的危险只存在于无聊的上下起伏和船上人们不停的喊叫声中,好像喊的越大声就越可以证明与女主搏斗的大海是多么恐怖的存在。不!这根本不够。在这个角度上拍电影的导演、女主,他们身体力行地阐述了为什么只是在拍传记片,只是拙劣的复刻,他们就和那些把消息传到纽约的记者没有不同,导演只是把过去的这桩事件当作新闻告诉了我们而已。自然存在的消失和特鲁迪只是新闻热点一样密不可分。导演只把最后成功横渡海峡后的庆祝拍成了一部过于冗长的电影,然后书写当下的现代性。
实际上,对准角色的镜头应该交给自然把持,不需要过多铺陈和煽情的配乐,更多地留下自然、空间的声音。应该在人与自然间留出运动本可以运动的空间。
任何拍运动题材的电影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只有在运动中,在失去了主体和客体可被区分和判断的标准后,才回到运动的真正体验当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才可以站得住脚。而传记片中对主角外的一切着墨过少也许是这一类型本身的局限,那传记片会最终演变为乱伦后长出的猪尾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