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看完了。
還是有一些感受,簡單寫下吧。
雖然很多人都比較嫌棄,但我覺得,《白蓮花》第三季其實還是那個味兒。是正宗的。

無差别諷刺一切。盡可能展現最真實的現實。對人性隻刻畫不評價。


上述三點是我堅持追這個系列劇的原因。(當然了,代替觀衆跟着這些富人去全球最頂級的海濱度假酒店體驗,享受最好的陽光沙灘和當地風情,以及時不時的無限制成人戲份肯定也是大看點)

必須承認,相比前兩季,第三季确實在劇情沖突和情節安排上,是慢熱和偏弱的。
但它想要展現和諷刺,或者說想要表達的東西,的力度,其實是不輸前兩季的。

這一季放在了泰國蘇梅,依然是幾個各有千秋的家庭,幾個各懷鬼胎的原住民酒店服務者,依然是那個刺激又詭谲的氛圍。

按家庭角色挨個聊聊吧。

首先是老白男一家(提摩西,天哪,居然是盧修斯馬爾福!第一次看到他出演這種人到中年的油膩形象好感慨~)。
設定是來自美國的頂級金融圈富豪家庭,賬上躺着幾十億美刀,不用怎麼工作幾輩子都可以無憂無慮的真富人。通過他老婆,一遍又一遍地渲染他們多麼有錢,他們該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該以什麼樣的姿态來面對這個世界。他老婆是那種典型的華爾街金融闊太,大半輩子都養尊處優,性格很溫和,不乏富人的幽默感,但同時又堅定地活在自己構建的信息繭房裡并骨子裡傲慢地看待周圍的一切。他老婆對自己笃信的東西非常堅持,絕對不會受别人影響和控制,但她又分不清佛教和中國的關系,甚至分不清 Tailand 和 Taiwan,真的啼笑皆非。他老婆對于她所擁有的生活是清醒的,有錢,有這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是她生活的底氣和驕傲,所以她才會說,她覺得她這種人,是沒辦法過沒有錢的生活的,一旦真的返貧,她可能真的活不下去。

他們的三個兒女,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自然是會有一身的“富人病”的。
大兒子繼承老白男的衣缽,名校畢業後繼續在金融圈混,憑借他老爸的人脈關系,自然是風生水起。年輕,帥氣,多金,還有一身發洩不完的荷爾蒙,所以他變成一個人形泰迪是順理成章的。他懂得享受,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優勢,并且也堅信自己一定要利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達成自己的欲望,并且在他标準順直男的意識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對待他那個“心智未開”的弟弟,他也是這麼去教導的。愛聊騷,愛勾搭看上的任何異形(無論對方是否已婚)并很自信自己能成功,愛輸出觀點,好為人師。可以想象,大兒子的老白男爹年輕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但這趟泰國之旅,大兒子要渡的劫卻非常幽默。他自以為的所掌握的性别優勢,在這個多元又複雜的泰國旅程中,不僅沒占到任何便宜,反而還引發了巨大的觀念沖擊。他以為他能搞定兔牙妹,覺得兔牙妹和所有其他泰國的“老男人配年輕女孩”的組合一樣,都是因為錢才在一起的,而自己不僅帥氣年輕同樣也很有錢,結果兔牙妹玩純愛,還是個戀愛腦,沒搞定。他以為他自己能把親弟弟帶上道,認同他的觀念,成為他這類人的一份子,結果他弟弟感興趣的卻是他本人,他受不了。沒搞定兔牙妹,轉向那個Greg的模特女友,結果人家盛邀他參加他們的三人行,成為滿足他人特殊癖好的工具人,他整個人都不好了。編劇給大兒子安排的一些列遭遇真的爆笑。有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夠抽象了,但山外有山,還有更抽象的玩法你根本玩不起。
但大兒子有一點認知是清晰的,跟他媽一樣,他非常清楚他所擁有這一切的來源是什麼,那就是他那個有錢的爹。所以當他警覺的發現他老爹行為異常的時候,他展現出了唯一的恐懼感,他根本無法承受失去現在的一切。如果失去這一切,他所有的自信,驕傲,那些笃信不疑的人生觀念将會化為烏有。所以,可以想象最後他知道他們即将返貧後他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女兒同樣幽默。老白男一家來蘇梅旅遊就是因為她,她騙了所有人說自己寫論文要來這找素材,但其實是為了親自過來體驗當地某個禅修班。二女兒自诩一個忠誠的佛教信徒,注意,是自诩。她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富人家庭裡衆人皆醉她獨醒”,總覺得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不一樣,自己所謂的信仰更高貴,更高級,更值得追求,其實本質上和他們這一家子是一樣的傲慢。很多人說二女兒是典型的葉公好龍,對,也不對。雖然她找了一堆理由吐槽禅修班這不好那不好,給自己找了一個根本站不住腳的台階下,但其實真正決定她最後放棄禅修班的原因是她聽說她的親弟弟非常願意陪她一起參加,哪怕度過一整年的時間。為什麼?因為在她心裡面,她自認為她最高貴最智慧最特立獨行的選擇,居然被她親弟弟輕而易舉的接受了,那麼就顯得她沒那麼高貴,沒那麼特别了。她要的就是獨享那種别人都無法理解的“清醒”,她要最特别最突出,而和親弟弟一起分享這個人設?她不幹了。這就是一種傲慢。

小兒子其實才是這個家庭裡真正最特别的人。因為年齡小,被保護得很好,雖然養尊處優,但畢竟還沒有接觸外面的環境太多,所以小兒子全劇裡表現的人設,是好奇與探索。他對他家裡有多少錢并不太關心,他對其他家庭成員基本也是聽話和順從。這很好理解,家庭成員裡,按年齡排序,年齡最小的就是生态位最低的,因為人人都有教導他的理由。但小兒子非常知道,他們這一家人都有傲慢的臭毛病,所以本質上他應該是不太認可的,隻不過他不會輕易表達。小兒子對于男女情愛這件事,同樣也處于一個探索好奇的位置,編劇其實給他安排了一個類似于“無性别”“沒有攻擊性”“赤條條來到人間體驗生活”的人設,其實從劇情上是看不出他真實的取向的,他“好心”幫他哥而對他哥做的事卻引發了巨大的沖擊。同樣,他也很愛護自己的姐姐,願意順從她的意思去維護她,甚至願意陪姐姐一起參加禅修班,反而激發了他姐姐的奇怪的好勝心和反感。老爹問他能不能過貧窮的生活,他想了一下說能,讓他那個絕望的爹放棄了對他的殺心,本可以逃過一劫,不過卻因為自己的好奇又差一點闖進鬼門關,極具戲劇性。

其實從老白男的三個兒女的故事,就能看出編劇對這類富人家庭教育的精準剖析。生兒子就是要原地繼承家族傳承,走其父輩成功的老路,最後培養出一個傲慢自大又能穩固家族根基的後代。生女兒就給她最好的生活,給她無盡寵愛,哪怕陪着她一起去體驗她想要的生活,最後同樣培養出一個傲慢又愛折騰的人。而小兒子的故事則折射出這類家庭教育的另一面,因為保護地太好而忽視對其該有的危險教育。

這個老爹的劇情雖然離譜,但其實是最簡單的劇情。本質上就是富人如何面對瞬間返貧後的生活和家庭關系。他想過自殺,甚至想帶走除了小兒子的其他所有人,但最終他殘存的人性占領了理智的高地。這個人物的設置,放在當下這個全球經濟背景下肯定是應景的,說不定這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實故事。

老白男一家就分析到這,未完待續!等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