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瘋求的韓國最新爆款鬼片《破墓》終于上線了。

想知道這片兒在韓國有多火麼?——它是今年最賣座的電影,上映首日便奪得單日票房冠軍,超過了《首爾之春》的首日票房成績。此後一路高歌猛進,連續34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累計觀影人次突破了1000萬,将大名鼎鼎的《釜山行》甩在身後。

...

此情此景,不由讓人心生感慨:真金白銀的捧場說明——韓國人是真愛國啊!

這麼說是因為看過影片的觀衆都知道:《破墓》表面上是個惡靈恐怖片,實際就像有些媒體和觀衆戲稱的那樣,是個具備韓國特色的“抗日主旋律”電影。

兩相對比一下:那全網粉絲高達幾千萬的“愛國”大V主演的“電影”,票房隻有區區幾十萬,怎一個讓人無語凝噎。

...

不過,這部在韓國有口皆碑的“國民電影”在這邊廂卻遭遇了某種水土不服,豆瓣評分一路往下掉:很多人覺得《破墓》“棺外有棺”的設計也不過爾爾,至于什麼陰陽五行、組團打怪,更是在林正英的一系列僵屍片中早都見怪不怪了——而且,林正英的鬼片一直不乏民族大義乃至抗日元素。

...
《僵屍道長》:中國僵屍大戰日本僵屍

這麼說,棒子又偷了是吧?

沒錯,風水地理論當然源自中國(新羅王朝時才傳入朝鮮),隻是老祖宗的東西——文化也好、迷信也罷,你不拍,換别人拍賺的盆滿缽溢,且出征海外成績斐然又有什麼辦法?畢竟林正英死了二十多年了,他的衣缽除了麥浚龍在2013年的《僵屍》中回光返照地繼承了一下,這些年來還有啥?

...
《僵屍》主演吳耀漢亦已去世

“偷”不是問題,文化本來就是相互交流而非閉關自守的——何況你又是怎麼“守”的呢?隻“守”不“揚”麼?

《破墓》的真正問題在于元素雜糅、類型割裂。電影前半截更像一部展現民俗文化的超自然靈異片:巫觋(金高銀和李到晛)、風水師(崔岷植)、葬儀師(柳海真)、遷墳、五行、風水、招魂、跳大神......這部分素材豐厚、節奏稍慢,算是漸入佳境,對恐怖氛圍的營造尤為成功:金高銀一邊跳大神、衆人一邊“破墓”的場景,從表演的投入到淩厲的剪輯、音效的使用堪稱一流水準(話說韓國人拍“大型封建迷信現場”是真有一套,同樣的大繩,《哭聲》中的黃政民就跳過一回)。

...
...
上:《破墓》,下:《哭聲》

可到了發現“疊棺”後的下半部,電影畫風陡然一變:“捉鬼小分隊”的作戰對象從看不清的韓國鬼(“韓奸”鬼)變成了實打實的日本怪,使《破墓》從驚悚片滑向了怪獸片。先前對巫術、民俗不遺餘力的刻畫讓位于國恨家仇、民族主義的宏大叙事,又為影片附加了太多曆史價值——那些對韓國近代史不甚了解的觀衆,想要及時吸收并消化便略嫌困難。

其實,對真正的恐懼源頭——那個作為“鐵釘”的戰國時代日本僵屍過于具象化的呈現反而降低了影片的駭人程度。而且,他與先前的小鬼——那個栖身惡地一百年、怨念深重的韓奸爺爺有種不協調的混搭之感。

...
隐于黑暗、看不清楚的“小鬼”與化作火光、面目分明的“大鬼”

所以《破墓》與導演+編劇張在現的前作《娑婆诃》的症結頗為相似:人物單薄而又叙事臃腫(以演技著稱的崔岷植在本片中疲态盡顯),大量的細節和隐喻對韓國以外的受衆不是那麼友好——想看明白《娑婆诃》,要對基督教和佛教教義有所了解;而要理解《破墓》,則需要曆史方面的知識儲備。

...
《娑婆诃》,2019

《破墓》依時間順序,共分六個章節:《陰陽五行》、《無名墓冢》、《魂靈》、《動土》、《鬼火》和《鐵針》。對理解整個劇情最關鍵的,是最後一章:《鐵針》(個人以為影片采用章回體毫無必要,這些段落并非彼此獨立的關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滲透和涵蓋。以六個标題強行拆分連貫的劇情,十分刻意)。

...

“鐵針”來自韓國著名的傳說,又稱“日本帝國斷脈論”、“民族精神消除政策 ”或 “風水侵略論”。具體是指:在朝鮮日據時期(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殖民者為切斷朝鮮半島的“地脈”,在朝鮮各地的名山要穴釘入鐵針——譬如片中崔岷植在報國寺發現的由“鐵血團”成員拔出的那些長釘。

...

“鐵血團”是真實存在于韓國曆史上的青年獨立運動組織,他們被掌權者污蔑為“盜墓者”,實際卻是志在拔除由日本人埋下的試圖終結朝鮮國運、摧毀人民精神的鐵針的愛國者——關于這點,影片其實有過一筆帶過的交代,但不清楚這段曆史的觀衆怕是會依然糊塗。

...

以上這段台詞說明:韓國鬼的墓其實是為更下一層的日本鬼的墓打掩護用的,而“日本鬼子”豎着的墓是狐妖陰陽師(村山淳二)在朝鮮半島“虎腰”位置(江原道北部、南北韓邊界的山頂,也就是片中總提到的那個經緯度:383417,1283189)安插的一枚“重磅”鐵針。

...
片中用僵屍+武士刀當鐵針,下了好大一盤棋的狐妖陰陽師

這也正是片尾崔岷植與柳海真在“鬼子”墓地遍尋鐵針而不得的原因。鐵針有很多種形式,他們沒想到直立着的棺木也是一種。

...

對殖民者來說,打下木樁比釘入鐵針更管用,因為鐵針可以被拔除,而木料會腐爛而使土地被徹底污染。

關于鐵針的傳說,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陰謀論。曆史上并無任何官方或正式文件提到此事——不論是日據時期的朝鮮總督府還是日本陸軍都不承認有過為切斷朝鮮“龍脈”而進行的這一“封建迷信”活動。

日方指責韓國戰後興起的這一說法是一種典型的“迫害妄想症”和民族主義、反日主義泛濫的産物。

...
柳海真飾演的葬儀師就認為“鐵針”傳說是子虛烏有

然而話雖如此,凡事也不會空穴來風。事實上朝鮮半島的山上确實有很多鐵釘,踢爆這件事的,是韓國第7任總統金泳三。其宣稱“自 1995 年 2 月以來,我們在全國範圍内進行了實況調查,确定了 180 根鐵樁,并開展了清除工作。”(《變化與改革——金泳三國民政府五年資料彙編》)

此外,作為“日據時期象征”的總督府大樓也在劫難逃,金泳三以其是“日本帝國主義殘餘”并阻擋了景福宮的“王氣”為由将其拆除。

...
被“韓奸”爺爺附身的有錢孫子對着已不存在的朝鮮總督府行軍禮

其實早在金泳三開展“曆史重建項目”前,韓國民間就自發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拔鐵針運動。各式各樣的鐵針,從很短到一米多的都有,至今仍在被不斷發現,其中大部分是測量土地用的,并未見有什麼“陰謀”。

...

鐵針陰謀論主要針對的是日本,但不單單指日本。還有韓國學者聲稱:明朝将領李如松也幹過這樣的事兒,還一舉切斷了四十多條“地脈”......我覺得這就過分了:李如松可是奉萬曆之命,前來抗倭援朝的。那是友軍。

不過這下,你終于能理解《破墓》的票房為何會如此逆天了吧?就跟《戰狼》一樣,背後都是民族情緒使然。

片中最能代表韓國民族精神的愛國者形象便是崔岷植飾演的金尚德了,一個原本預見危險扭頭就要撤,對有錢人開出的5億韓元都不為所動的風水師,面對生平從未見過的外國“僵屍”卻敢挺身而出、免費“拔針”,何也?套用詩人艾青的話說:“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

片中,金尚德一直強調土地的重要性,無論是開場還是結尾受傷的彌留之際。以下這番獨白,對理解金尚德的抉擇至關重要:

“......當人類肉身活動終止,會化為土地。而我們吸着那土、踏着那地,經曆生死輪回,如此周而複始。簡言之,是這土地連接并循環着一切......”

...

所以,一個信奉“土地至上”的人,面對占我國土、斷我地脈的“日本鬼子”,哪怕豁上性命,也得與之血戰到底。這可是保家衛國、守土有責的人生大義。

...

總之,看懂了“鐵針”和“土地”這兩個關鍵元素,也就掌握了《破墓》的表達核心。

導演張在現在影片宣傳時表示的很清楚:韓國被外國勢力欺淩的曆史雖已結束,但造成的創傷和恐懼仍在,他希望以“破墓”來拔除韓國人心頭的那顆釘子。

...
注意“日本鬼子”和金高銀針鋒相對的對話,象征了韓國的被殖民史

先前提到的全片六個章節,另值一說的是第一章《陰陽五行》。

中國人對五行學說應該比較了解,金尚德能憑肉體凡胎戰勝五百年的屍王,靠的正是他這一老本行。

...

五行中金與木相克(這是影片開場不久葬儀師柳海真嫌棄家屬在奶奶的棺木中放入太多貴重金屬的原因),而水又克火,金尚德發現藏在“鬼子”體内的武士刀才是那枚鐵針,加上燃燒的鬼火,他的敵人便是“火金”。根據五行相克的原理,隻有“水木”方能與之匹敵,于是金尚德用手上的鮮血沾濕了木棒,成功地上演了一出“劈鬼子”的反殺戲碼。

...

所以說,抗日神劇也得講點道理:利用中國人的五行學說來解釋,韓國人搞得有模有樣;嫌别人盜版,可輪到自己,就是一言不合的“手撕鬼子”,這就尴尬了。

...

話說到這兒額外插一句,必須表揚一下姜文:大家還記得《鬼子來了》中那個動辄大聲嚷嚷“我一手一個掐巴死倆,刨坑埋了”的七爺嗎?那是整個挂甲台村唯一且真正的硬漢,卻被全村人當作“瘋子”。你以為他在吹牛?大難臨頭之際,他真做到了:隻憑一雙手活生生掐死了日本鬼子——這才叫“設計”。

...

說回《破墓》中的“日本鬼子”,它本是死在關原之戰的西軍将軍。關原合戰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1600年)爆發的一場著名内戰,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争”,交戰雙方是德川家康率領的東軍和石田三成組成的西軍。戰争的結果是德川家康取得了勝利,江戶時代(1603-1868年)就此開啟。

...
2017年日本戰争片《關原之戰》

死去近五百年的日本将軍在自報家門時說過這樣一番話:“那狐狸(指狐妖陰陽師村山淳二)把原本葬在大德寺的我,沒遷到南山神宮,而是帶來了這裡。想必是周仁(關原之戰時的日本天皇)的子孫們所指使吧,或者是實(1919年任朝鮮總督的齋藤實)幹的嗎?”

這段話的信息量很大,意味着日本僵屍的原型融合了好幾位著名的日本武将:前文提到的石田三成原本就被葬在大德寺,而僵屍生前殺人無數的設定又影射了在壬辰之亂(豐臣秀吉的侵朝戰争)中戰功彪炳的加藤清正,所以僵屍才一再強調:“戰争尚未結束,必須繼續北上,前進、前進”——真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哦不,亡韓之心不死。

...

此外,日本僵屍的頭盔是蜈蚣造型,又與以勇猛果敢、永不後退著稱的伊達成實的頭盔相仿。而“五百年前就背熟了你身上的經文”的台詞還讓人想到著名的佛教僧侶和大名安國寺惠瓊(關原之戰後與石田三成被一道斬首)。

...

以上埋的這些曆史梗,大概隻對韓國觀衆有效,不過也不妨礙一般觀衆理解劇情。

《破墓》值得注意的細節非常之多,豆瓣多有提及,譬如四位主角的姓名與韓國抗日運動中真實曆史人物的對應關系、主角的車牌号以及人頭蛇身的“濡女”,就不一一細說了。

...

唯獨想再提下被很多人嘲笑的那個“老虎梗”,他們的理由是:朝鮮半島彈丸之地,哪像什麼老虎!

我覺得無知和傲慢,是每個人都該警惕的。

...

虎是朝鮮民衆心中的神獸,在朝鮮的創世神話《三國遺事》中,天神桓雄告訴一隻熊和一隻虎:在山洞裡不見陽光地度過一百天,隻吃大蒜和艾草,就能化身為人。可惜老虎半途而廢,隻有熊變成了人,和桓雄生下了檀君王儉。王儉是古朝鮮的開國君主,建立了檀君朝鮮——當然,這是神話,不是曆史。

...

虎差一點就成為人類的始祖,從這個傳說中,你就知道老虎在韓國人的心中是何等地位了。它被尊為“山君”,是正義的化身和民族的象征。朝鮮虎實質上與我國的東北虎同源。

可惜,如今野生老虎在韓國已經滅絕。自打李氏朝鮮中期開始,為解決虎患,當朝就掀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捕虎運動。而在壬辰之亂時,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到來,老虎又一次遭遇了大規模圍獵。前文提到的加藤清正,就曾獵殺了大批老虎。

...
被捕獲的老虎,19世紀末的韓國

日據時期,朝鮮總督府為磨滅朝鮮人的反抗意志,再次對老虎進行了捕殺。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朝鮮地圖被描繪為一隻威武的老虎,以此激勵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國家。

...

說到這兒,再提一部個人很喜歡的韓國電影《大虎》,講的正是日據時期,朝鮮最後一隻老虎“山君”和最出色的捕手千滿德的故事。影片同樣由崔岷植主演,同樣是部意想不到的“抗日神劇”(韓國制作精良的“抗日神劇”真是很多,前文提到的《哭聲》也是)。

...
《大虎》,2015

最後,總結一下《破墓》:影片整體完成度尚可,叙事人物的缺點和反轉的結構與前作《娑婆诃》相似,章回體的運用使其顯得過于工整和匠氣——但也很聰明:你以為《破墓》在不停反轉,就像豆瓣某高贊短評說的從盜墓片到靈異片到怪物片再到抗日片,可說句實話:那是因為看片太不認真的緣故。

這是部處心積慮、步步為營的商業片。電影一開場,導演就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他拍的到底是什麼電影:

飛機上,空姐誤認為金高銀飾演的花林是日本人,用日語為她服務,而花林不失禮貌而又義正詞嚴地表示:我是韓國人。

...

——這個,就叫伏筆和匠心。此等小處,最能看出一部電影用心、認真了沒有。

絕大部分中國商業片,好好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