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先生發表于1943年的同名短篇小說,在豆瓣被評為2016年最受期待大陸獨立佳作第一名,範偉憑借此部電影獲得第53屆台北金馬影展最佳男主角。

...

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不是問題的問題有時候又是大問題

抗戰時期大後方重慶的一家十幾個人的小農場,看起來就是收幾個雞蛋賣幾斤豬菜收多少房租的雞鳴狗碎的小事情,連同背後所謂股東們的力量支持博弈抗衡,把社會人情、江湖世故含蓄而飽滿的演繹道來。

影片裡面以溫文儒雅考慮周到但業績不佳的丁務源為代表的農場傳統勢力們戰勝了留洋歸國專業對口作風優良精力充沛的硬漢尤大興。可是在影片的最後,片尾字幕的中間插入了一個鏡頭,尤夫人一個人于寒意料峭中孤獨迷惘地眺望遠處的農場和群山,冷風吹拂着她的裙擺,緩緩回眸中影片最終結束。

...

影片返場鏡頭給了尤太太

尤夫人的形象在立場上是有些模糊的。她是新主任尤大興的夫人,新婚甫定夫君即遠走留洋,她身許新世界一定是對未來充滿幻想的;她也留戀故土,她不想搬來搬去,想在農場安居終老。所以在尤大興解雇了三名工人以後,她卻偷偷接受了場工們賄賂的雞蛋,她覺得這是在幫夫君融入到農場的小社會中,但最後也成了舊勢力扳倒尤大興的最有“有力”證據。在他們初來農場的路上,不小心掉落河水随波而去的臉盆似乎早就注定了他們流水般的命運齒輪。尤夫人是一個鍊接,也是導演在某種意義上試圖為“不是問題的問題”所找尋的一種解題方式。

是“猛藥去疴重典治亂”還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大到朝代更叠小到農場治理,這都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

樹華農場情況都已經壞成這樣了,果子賣得這麼好,卻連續三年不盈利,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明擺着的問題,但是都不願意去說破。不管是背後的股東還是丁主任還是藝術家秦妙齋還是偷工減料的農場工人,都是這些問題背後的受益者,他們不想改變現狀。

改革者一旦進場,舊有的平衡被打破,以前的所有人都是渾身不舒服,他們彙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情景回到原來的狀态。

改革的緣起是自上而下的設計,而改革的成功取決于自下而上的覺醒。可是也不能等到問題變得讓大多數人都不滿意的時候再去改變,如何主動變革,如何有動力主動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