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香港本土電影市場湧現不少黑馬佳作。
去年有古天樂的科幻巨制《明日戰記》和年度黑馬喜劇《飯戲攻心》(内地叫做《還是覺得你最好》),兩部熱門電影先後打破香港票房紀錄,收獲超高票房與人氣。
到了今年香港春節檔,黃子華再度帶來電影《毒舌律師》,上映至今票房一路飙紅,竟然在本土取得破1億港币的票房,打破百年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這三部熱門港片都已經進入内地院線公映,讓港片迷為之激動。
但是去年的香港影壇還有一部“話題之作”《正義回廊》,卻無緣引進内地院線。
該片是香港影壇近年來少見的奇案片,故事改編自震驚全港的2013年「大角咀肢解父母案」,港媒也稱為“逆子弑親案”。
由于影片用寫實的手法還原了案件中的血腥場面,在港上映時被劃分為“限制”級,加上案件本身的争議性,直接導緻此片無緣内地公映。
但是本片在香港的口碑卻相當優異,國内評分網站8.3分,票房更是以小博大一路逆襲,在本土斬獲4300萬港币,創下香港成人電影中的票房新紀錄。
被媒體譽為:2022年的香港本土票房黑馬佳作。
很湊巧的是,《正義回廊》發行藍光碟的同時,香港名媛蔡天鳳碎屍案有了進展,被害人确認被害。而電影《正義回廊》中的被害父母方式和蔡天鳳的被害方式,幾乎如出一轍。
本期就來聊聊這部備受期待的港片——
《正義回廊》
The Sparring Partner
本片的監制是香港導演翁子光,他之前的電影《踏血尋梅》,曾經拿下多項大獎,令港産奇案電影的類型再度受到關注。
《正義回廊》的導演何爵天是1987年出生的新導演,此前并沒有獨立執導長片的經驗,但他曾經作為翁子光團隊的副導演多年,積累了不少創作經驗,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就一鳴驚人。
本片因此受到翁子光的《踏血尋梅》影響頗多,都是根據真實血案改編,同時又區别于九十年代的傳統港産奇案電影,在風格上追求寫實冷峻,通過案件探讨人性批判與社會議題。
原型案件「大角咀肢解父母案」,發生于2013年。當時的29歲香港男子周凱亮在大角咀海興大廈内,謀殺了自己的雙親周榮基(父)蕭月兒(母),作案後,又與35歲同黨謝臻麒一同非法處理屍體。案件曝光後轟動全香港,引發媒體與社會的廣泛關注。
2015年3月,涉案主謀周凱亮被判終身監禁,而次被告謝臻麒因為被鑒定為智力有缺陷,被裁定謀殺罪不成立,但因“阻止合法埋葬屍體罪”判囚一年,但因庭審結果宣布時已被還押兩年,已覆蓋其刑期,因此當庭釋放。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香港又發生了一樁“名媛蔡天鳳碎屍案”,竟然與“逆子弑親案”同樣駭人聽聞。死者蔡天鳳據稱是被前夫所害,也是被殺于一間出租屋内,兇手将其肢解,警方在冰櫃内發現人體殘肢,但未找到死者頭顱。
改編現實案件的電影和現實惡性刑事案件同步,讓網友驚呼:原來香港電影裡的罪案都是真的!
說回“逆子弑親案”,這起案件本身的駭人聽聞程度,以及案件審理過程的複雜和最終審判結果的争議,都讓其成為近十年來香港最具話題性的案件,因而被多次改編成為影視劇,如TVB的劇集《是咁的,法官閣下》,Fox制作的港劇《心冤》等等,都曾改編過這起案件。
電影《正義回廊》和TVB的劇集《法官閣下》類似,都采用了法庭戲的設計來展現這樁案件,故事變成了群戲,通過律師、犯人到陪審團、警方、證人的多視角,并加入了懸疑反轉的情節設計,帶領觀衆一起去探究這樁是非黑白模糊難辨的奇案背後的真相。
整部影片給人的感覺可以概括為:港版《十二怒漢》再加《羅生門》。
演員方面,由于是新導演的低成本之作,《正義回廊》并沒有特别大牌的港星加盟,片中有蘇玉華、周文健、葉蘊儀、林海峰等港片中的熟臉加盟。
至于電影中最重要的兩位主角,“逆子弑親案”的兩名嫌疑人,分别由楊偉倫與麥沛東出演,兩人此前都是舞台劇演員,與導演何爵天都是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的同門,兩人雙雙入圍了今年的金像獎影帝提名,可以說演技頗受肯定。
電影的開場編導用簡練的鏡頭語言,交代了“逆子弑親案”的發生。
作案人張顯宗(楊偉倫 飾)聯同好友唐文奇 (麥沛東 飾) 一起,在唐租住的大角咀舊屋内,合謀殺害了張的父母,之後又對屍體進行肢解,試圖毀屍滅迹,同時将一部分屍塊儲藏于冰箱内,部分屍塊抛屍于大海。
案件進入審理階段,兩位資深大律師吳冠峰(林海峰 飾)和遊嘉莉(蘇玉華 飾)分别代表張、唐二人上庭辯護,而檢控官朱愛倫(周文健 飾)則在法庭上負責控訴兩人的罪行。
法庭安排了一組九人的陪審團一起聽審,圍繞他們的商議讨論和律師、檢方的法庭辯論,逐漸揭開“逆子弑親案”背後的隐情。
故事的第一層懸念在于:張、唐二人為何犯下如此逆倫血案?
電影通過不斷插叙、倒叙的剪輯手法來帶領觀衆深入兩名兇手的内心世界,而且在回憶部分是黑白色調,現實部分以彩色畫面呈現,同時故事中還涉及到大量主角内心的幻想情節,虛實結合的叙事手法讓近乎于舞台劇風格的法庭戲不再枯燥。
張顯宗與唐文奇是兩個在經常遭到排擠歧視被忽視的邊緣人。
張顯宗從小在父母的嚴格管教與控制下長大,導緻他與雙親關系不睦,後去國外留學期間,經常遭到黑人同學的霸淩。學業未成的他回到香港後一事無成,加上炒股賠錢,本來父母留給他的一棟房子,也被父母轉手交給更加穩重成熟的哥哥名下。
張顯宗穿着從哥哥那裡借來的西裝去找工作面試,結果被内定人選加塞插隊,回港後還曾嘗試去面試做成人電影的演員(此為案件真實細節,原型人物的确曾經參與過《3D肉蒲團》劇組演員的招募),結果在試戲時發揮不佳,導緻沒能成為演員。
從以上經曆不難看出,張顯宗在社會與家庭當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意者,與父母雙親的不和和被霸淩傷害的經曆,導緻了他在情感上冷漠,曾經幻想過自己要在三十歲之前自殺,有很強的自毀傾向。
此外,電影中有個很重要的細節,片中多次出現張顯宗在腦海中幻想自己成為“希特勒”的場景。這也是原案件中的真實細節,編導借此表明了張顯宗犯罪心理的複雜——他有很強的表演欲和控制欲,同時極度渴望認同,從而導緻他的性格極度偏激病态。
案件中的另一名嫌疑人唐文奇,曾經因為一段戀情受挫,有過吞藥自殺的經曆,導緻大腦受到了損傷,因而變得智力低于常人。他的身材肥胖臃腫,生活中幾乎沒有朋友,和張顯宗一樣是邊緣人、失意者。
兩人成為朋友之後,張顯宗與唐文奇一起合謀殺害自己的父母并分屍。作案後的張顯宗又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尋找失蹤的父母,還找來電視台的記者做采訪,屬于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礙。
之後,張顯宗又主動在社交媒體上承認殺人,還曾跟自己的表姐親口承認殺害父母的罪行,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由此被警方逮捕,并發現了存放在冰箱内的屍塊,案件因此曝光。
但張、唐兩人到了法庭上卻都矢口翻供,否認謀殺罪名。檢控官朱愛倫質疑二人早已部署殺人計劃,為财謀命似是毋庸置疑。
而作為辯護方的吳和遊兩位大律師施展各自辯才,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的同時,揭露案情審理過程的疑點。
同時,在身份、階層、背景各異的九名庭審團成員内部,圍繞兩名嫌疑人的定罪與否也産生了諸多法理與情理之間的讨論,為故事增加了更多懸念。
随着庭審的進行,張顯宗作為殺人主謀似乎無可置疑,但作為同謀的唐文奇卻在出庭自辯時把一切指控推得一幹二淨,而負責給唐做精神鑒定的醫生也認為,唐文奇的智力不足以殺人分屍。
于是案件迎來了第二層懸念:唐文奇到底是主動還是被動參與了行兇?
電影中借角色的台詞發出兩個疑問——“壞人就不能說實話嗎?”以及“笨蛋就不能殺人了嗎?”,在一幕幕激烈的法庭辯論下,兩位被告上演出“天才”與“白癡”的戲碼,真相似乎越辯越模糊。
觀衆就像電影中的九名陪審團成員一樣,陷入對與錯的正義思辯中……
就觀感而言,《正義回廊》确實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商業電影。
雖然是文戲為主的法庭戲,但勝在劇本十分精巧缜密,編劇塑造了複雜的人物群像,所有角色層次分明,人人有戲可演,就連故事中的陪審員都有鮮明形象。
在叙事層面更是相當緊湊,經由律師、檢察官的言詞攻防,陪審團的推敲、讨論,證人的口供,透過各種視角拼湊事情的真相。此處必須稱贊電影的視聽語言和剪輯調度,為電影加分不少。
電影的主要場景其實并沒有局限在法庭内,反而會跟随不同視角的講述切換時空,甚至出現幻想和現實相結合、角色打破第四面牆的場景,引導觀衆來思考。
最典型的是後半部分出現的大排檔那場戲,犯人、律師、陪審團成員,真真假假與不同角色拉扯到同一時空中,一邊讨論一邊将信息重新打亂重組,是整部電影最妙的一個鏡頭,讓人難以相信是新導演的手筆。
還有電影最後一幕,唐文奇是否配合姐姐的「演出」而導了一出高明的騙術,随着片尾他被框限在蜘蛛網中的鏡頭,更增添了這起案件的懸念。
誠如導演何爵天在采訪中所說:在這個故事當中,從律師、犯人到證人,基本上每個人很努力地在“表演”,法庭就好像一個“舞台”,要把故事說得“動聽”,誰能讓九個不能發言的陪審團成員信服,那誰就是赢家。
電影以逆倫奇案包裝,片中出現了不少金句如:「就算我們不相信它(法律),我們必在它的規則之下」、「冤獄比放過一個有罪的人更不公義。」或是再三強調「無罪推定」、「疑點利益歸于被告」,都在彰顯法治精神與程序正義的重要。
但導演顯然不滿足于最後隻是告訴觀衆兩人“有罪或是無罪”而已,更希望在帶領觀衆回顧這起案件的過程中,探究更多複雜的議題。
因此在片中可以看到張顯宗成長過程所受到的種種創傷,警察辦案過程中的程序不正義,庭審團制度的兩面性(如同陪審團中葉蘊儀所擔心的,自己是否真有資格來決定他人的生死?)等等。
這些議題的探讨讓影片擁有了高于九十年代香港奇案電影的劇情深度,讓人聯想起監制翁子光的電影《踏血尋梅》,同是借一宗兇案去審視人性與社會百态,「奇案」非電影的主調,倒是直視兇手的人性深處、探究法理與制度的利弊,始為故事的核心所在。
總的來說,這部《正義回廊》是一部香港本土近年少見的生猛處女作,可惜這樣的電影我們隻能在網盤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