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是不是:这电影真的很丧吗?时代不一样了,我这样的零零后看《大象》只觉得是生活日常的艺术化呈现罢了,我甚至有被这种丧能量“治愈”到。

真实的生活弥漫着遍布着绝望,痛苦,迷茫,年轻男性在父权制中甚至都算不上“男人”,精神早已被阉割,除了刷抖音,看到街面上的生活中的优质女性毫无征服欲(也是生命欲);女性的mating list永远只会瞄准生活中遇到的前8%的男性,往往根据本能物化男性为“success machine”,不会如社会common sense(共识)中所说的那样找一个“好人”。导演给男主安排了一个女性伴侣,这已经是在reality中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了,我本人对这个安排表示不理解。我自己就曾经有过自我阉割的想法,在读《厌女》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对于男人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少见。

观影过程中我想到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种prevalent的想象共同体给予的系统性压力是最让人绝望的利维坦,你知道你不会好了,但你还要活下去,也没有mentor引导你,没有任何人给你emotional support,这种环境下阿德勒所说的超越自卑根本没有成熟的土壤。我的青春(包括现在)无时不刻在和自卑还有遗憾失落作斗争,通过我自身的经历才发现想要有social interest和 life drive是一个多困难的事情(至少得像我现在有点奋斗成功的小概率希望),self pity未尝不是self care,普男真的很可怜,想脱离beta队伍太难了,不躺平的穿越幻想的路太难走了。

所以我说,或许这是一部只有东亚人才能读懂的电影,西方人看了恐怕会变成又一抹黑天朝的政治宣传工具。发达国家的人吃的苦太少了,所以盛产资产阶级巨婴,还是在这边吧,这边的苦难和粮食一样多,有助于修行修心,这一世的课题或许是怎么去处理看待个人的有限性并且学会和痛苦苦难做朋友。

日子还得过下去,有没有盼头咱们就另说,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