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由于某些原因,我參加過一場神秘的電影内部試映會,不好開罵《反貪風暴5》。現在,電影已經公映數日,影片口碑跌入嚎哭深淵,我自己掏錢看電影,終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大罵特罵。

我不該真心相信香港電影的底線,面對豆瓣電影毀滅性的5.0分,依然堅持自費觀看一次正式版的《反貪風暴5》。

這次自費觀看正式版的《反貪風暴5》,隻能證明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虐傾向。

《反貪風暴5》時長95分鐘,一共有4個編劇,我懷疑他們與制片方存在勞資糾紛,又不能撂擔子不幹,隻好每人寫出二十來分鐘劇情,劇情伏筆挖完不填,無效冗餘的故事支線卻是湊合着搬上台面。

攝像師大概也跟制片方存在勞資糾紛,也可能純粹是患了帕金遜症,畫面鏡頭毫無預兆地發抖。别人拍攝《飓風營救》要抖是為了掩蓋連姆尼森的年老力衰,拍攝《諜影重重》要抖是為了營造激烈的打鬥氛圍,可是《反貪風暴5》的鏡頭随時随地都能發抖,就連開會的場景都能抖起來,仿佛整個片場都沒有一個正常的固定機位,隻能依靠攝影師扛着攝影機跟拍每一個場景。

警方的公共關系科可能也與制片方對不上眼神,否則我很難想象為什麼ICAC不演了,直接攤牌我們就是特工機構,全員西裝長褲工作證,抄起手槍就能正面硬剛持有全自動武器的雇傭兵且絲毫不落下風,片尾決戰從文化中心打到天文館,從一樓打到二樓再打到多媒體廳,就連黃宗澤都成功拆彈送上救護車了,硬是看不到一個正經的飛虎隊員從天而降。

美術、配樂、剪輯等後期團隊估計也和制片方出現沖突,起碼我從來沒有見過一部正經的院線電影敢用一張黑白靜止車禍圖作為片頭畫面,敢用随機播放的背景音樂歌單穿插在各個情節中,敢用粗暴突兀的轉場來切換場景。

當然,我上述的猜測毫無依據,全憑直覺,就像電影中ICAC的查案過程一樣,毫無證據,全憑直覺。

我全憑直覺認為,電影的制作團隊存在一種微妙的擺爛心态,一方面想要開工賺錢,一方面又不願意拿出真材實料,總想着敷衍了事。隻要他們稍微有那麼一點追求,都不會讓這部粗制濫造的半成品出現在銀幕上。《反貪風暴5》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在片中已經借張智霖道出故事的可笑之處——ICAC難道不是文職嗎?現在又帶槍又穿避彈衣,這是怎麼回事?演007嗎?那麼下次要不要開潛水艇?

換言之,意思是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但就是不改。

《反貪風暴》的系列電影從來就沒有注重過故事的邏輯性,他們的編劇團隊一直不乏胡亂拼湊各種類型電影情節的膽量,搞不好工作室門口就懸挂着“拿來就用”的草書牌匾。既然以前出現過殺手愛情故事、部門内鬥、監獄風雲,那麼這次上演一出ICAC血戰恐怖分子的戲碼又有什麼問題呢?就算拍一段表面對立又毫無建樹的兄弟情又有什麼問題呢?就算拍一段貪官毅然自爆卻毫無用處的情節又有什麼問題呢?就算用一個極其别扭低能的結局來否定整個系列電影的法治反貪主題又有什麼問題呢?

有問題,但是又沒有問題,這就是擺爛的究極形态。

《反貪風暴5》的擺爛心态不是單一現象,整個香港電影工業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心态。他們不再精心炮制劇本,也不再細細塑造人物形象,如果故事不夠精彩,那就射擊更多的子彈,釋放更多的爆炸,制作更多的五毛特效,用更加刺激的音響和視覺效果迷惑觀衆的腦子。如今幾乎每一部警匪類電影都流着相同的血液,《使徒行者》《掃毒》與《反貪風暴》就像是從同一批劇本中随機抓阄的産物,就連演員都是同一批演員,衆人看破不說破,隻不過是找個新噱頭拍攝審美疲憊的槍戰戲。

上一次令我略有印象的香港電影是《怒火重案》,再上一次是《拆彈部隊2》,吃起來是雞肋,但仍是香港電影拍一部少一部的作品。香港電影早就困在死胡同,時代變遷,人才流失,票房市場收窄,競争力下滑,投資成本劇減,目光紛紛投向小成本劇情片,《無雙》和《寒戰》已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奇迹。他們能做的就是拍攝一部部由古天樂/張智霖/劉青雲/張家輝/劉德華随機搭配主演的電影,透支演員們的名氣,讓電影業有活可幹、有人能活,盡量延緩香港電影宣布死亡的時刻,以此趁機尋找鹹魚翻身的機會。

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無法複刻,當時的電影人用大量的劣質作品充當肥料,供養出一部部超越了時代性的經典作品。以前是王晶負責制作化肥,施肥之後能夠種出好花朵。現在,這份責任落到古天樂的肩上,手裡肥料不足,土壤貧瘠,再怎麼用力也難以實現美好的念想。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本來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情。到了香港電影的身上,人人明知爛而繼續擺,那麼任何願意為電影奮鬥的沖勁和熱情都會逐漸熄滅。董卓的屍體起碼能夠點三天蠟燭,那麼香港電影的餘焰又能夠燃燒多久呢?

PS:

林德祿拍攝了五部《反貪風暴》都能保持同樣水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數一數二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