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拉》的故事是所有俗滥的霸总小说、复仇爽文被拦腰斩断的一部分,像加载到一半就被灰白的旋儿封印住的网页。阿诺拉还没等到另一个霸总爱上她,叫前夫一家刮目相看,这个故事就结束了。而这样的结局又是极其贴合现实的,仿佛啐在几百年来向女孩们兜售童话梦的文娱作品脸上的一口痰。导演和演员都足够尊重这位代表一众底层女孩的主角阿诺拉。每一句台词的设计,每一个表情的诠释,每一组动作的张驰,都符合阿诺拉这个同你我一样会呼吸的人当下的行为逻辑。即是说,阿诺拉的言下之意,她的情绪决定了故事的发展,并非剧情遥控着阿诺拉。
在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上,《阿诺拉》与裹满糖精的偶像剧,以及女性的意志举止都围绕男主角周转的男性叙事是相背而行的。如果你先入为主地轻看阿诺拉,目光始终聚焦在性工作者这个职业上,又或者将阿诺拉视作偶像剧里的傻白甜女性角色。忽略她对富二代态度的转变,忽视她质问小混混为什么没有强奸自己,把结尾突如其来的亲密戏归因给剧本的安排。打乒乓球似的,将她的震怒、犹疑、思量一拍一拍地又还给她。那阿诺拉必然会褪色成透明的壳儿,只盛装你认为的渴望被爱、没有自主性的核儿。
阿诺拉肯定不是现在的一些女性观众期冀出现在银幕上的超拔的女性形象。阿诺拉的个人意识优先于群体意识,在不戕害他人的前提下,阿诺拉的一切选择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她不做任何集体主义的信徒。在她的处境里,她也只能如此。所以她以性谋生,妄图通过婚姻跃升阶层。在被抛弃后也没有说着清醒又独立的发言,没有杀夫,没有推翻什么。因为立足阿诺拉的视角,这统统不是最有利的做法,这反而是一些观众漠视她的处境横加给她的,是观众希望在她身上看到的。阿诺拉也不是男人们想看到的女人。不论是嫖客,还是富二代与小混混,阿诺拉对这些男人的衡量标准就是财富的多少。阿诺拉来到了富二代的别墅,参观了车库里的豪车,所以她选择了富二代。阿诺拉目睹小混混从高级小区里出来,恰巧知道了他有一辆还不错的车,所以她又选择了小混混。面对只手遮天的恫吓她做不到唾面自干,她就是要不顾后果地,倔强地从嘴里蹦出来几句脏话。阿诺拉还跟男人们忌惮的女性主义者一样警惕着顺直男性,认为所有顺直男都是毫无同理心的,居高临下的,擅长伪装的,对女人怀有性的目的的。对于男人的那点如同洒出冻干逗弄家宠的褒奖,阿诺拉则不老实地伸出爪子往男人的手臂上挠下一道血痕:“我他妈问你意见了吗?”
《阿诺拉》的内核比任何讲述金戈铁马角逐权力,炮火连天保卫家国大义的电影都更有深意。这些电影还在用一种以人为本的修辞包装早就应该像史前生物那样被淘汰掉的近乎野兽分食活物的野蛮、过时故事,而《阿诺拉》才真正地在关心个体,女性个体,普通的女性个体,她们在想些什么。我想,假使阿诺拉不是性工作者,她只是一个在俱乐部旁边的便利店打工的女孩,那么一些女性观众会不会豁然开朗,主流奖项推崇的终于不再是登味十足的装逼电影了。我又想,哪怕阿诺拉是一名便利店职员又怎样呢,也许仍然会有人批评她不去提升学历,不去投资创业。每当看到有人评价《阿诺拉》是在推许向下的自由、它的命题不够深远厚重,我都觉得阿诺拉在那辆轿车里流下的泪是跟车窗外的雪一起消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