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翻拍,演員的顔值都很在線,色調場景整體來說是場視覺盛宴。更不用說床戲描寫,也能表現得順其自然,是水到渠成的魚水之歡,露骨卻不低俗,甚至畫面也能拍得唯美。
女主在丈夫的宴會上與丈夫結識,兩人跳了一隻舞,下一個場景便是兩人在教堂裡,神父前互相宣誓,大概是此生互為夫妻,不離不棄之類的話。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對新婚夫妻之間的存在愛情,眉眼間看得見甜蜜。女主選擇結婚并不單單是看重丈夫的頭銜,家世,财權。當然,也不排除。

好景不長,丈夫入伍上戰場,回來時雙腿癱瘓,不能人道。在他嘗試自殺并且說要放女主自由時,女主阻止了他,并且仔細照顧他。她說,不是出于憐憫,是出于愛。
也許是因殘疾的自卑不堪,還有與生俱來貴族階級的自尊驕傲還有好面子,丈夫開始無法像往常一樣面對女主,兩人漸生隔閡。
這可以理解,一個衣食無憂,出生高貴的人,本可以是妻子的後盾,此刻卻某種程度上成為拖累,随便一個人都無法坦然面對。更何況,他需要一個繼承者來繼承他的事業,他的土地。
影片裡他做的努力,先是對自己生理上的摧殘,然後是心理上為女主選了情人,不管是哪一條都讓人覺得可憐,而後者在可憐的基礎上又顯得荒謬傷人。
女主一臉傷心地拒絕了丈夫的提議,卻愛上了男主,丈夫的守林人。
守林人從小進礦洞工作,看到了同伴的死亡,下層人民的艱苦。然後,巧合下在丈夫的兵團裡參與戰争,戰後歸來,在莊園裡工作。他不像傳統的仆人唯唯諾諾卑躬屈膝,相反地,從小勞動以及參軍,讓他擁有強健的體魄(入女主眼的首要條件),然後是性格上的不讨喜,敢說,敢做,敢帶她去玩。
兩人的感情發展,有點毀三觀,但原著黨評論覺得這個發展可以接受。
也許是丈夫的細節刻畫太少,小說裡他該是自私狹隘了,對女主敷衍了。但電影裡的他更像是充滿了事業心,對于女主,他像是苦情角色,給不了她的,他讓别人給,隻有他們還在一起。
最後,沒能在一起,他們離婚了。也許是為了讓男女主在一起更“正當”,丈夫的身體狀況才變了,但是丈夫這個形象還是太好了,高等教育下的言行舉止,卑鄙手段依舊優雅的談吐,實在讓人不禁為他感到同情。
總歸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總有些地方感覺不對。
看完電影就買了英文原著,理理清楚再看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