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

劇情

開頭是一場爆炸,一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恐怖襲擊no warming bomb,就是這場爆炸決定他父親的命運,還有他自己的他的朋友的他的家人

Gerry,一個嬉皮士,他一開始還被英國駐北愛的軍隊當成ira,他是一個把木棍當成槍的不良少年,他偷竊他挑釁,他喝酒吸毒抽煙亂交,但他不殺人

他是英愛沖突的犧牲品。他還是那個幼稚的少年,不知道什麼是戰争不知道這些英國人和愛爾蘭人,他們直接打起架來,到底會意味着什麼?他對政治的理解僅限于搖滾歌曲


他父親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能讓我猜出他倆之間要發生很多故事關系緊張,叛逆,說教,典型父子對立(90年代台灣影片)的熒幕形象

父親把gerry送出了愛爾蘭。是的,他的父親總是說些陳詞濫調和老掉牙的諺語來鼓勵他和身邊的所有人。而他是一個接觸了搖滾文化,對迷幻藥着迷的孩子,他根本就聽不進去那些表面正确卻跟時代格格不入的格言

前半個小時是他在爆炸那天的真實情況。之後他被審訊

——



疲勞審訊是全片拍的最精彩的部分。幾乎沒有别的片子像《因父之名》一樣,把審訊拍的如此的迷幻,眩暈,嘈雜,令人厭惡得難以忍受。
連竊聽風暴都做不到。他們在十幾分鐘的時間裡給你審過七天七夜的感受
他逼供磕過LSD的人,甚至分不清楚現實和幻想的界限。他向恐懼屈服了。

“人犯錯的原罪都是因為恐懼”



庭審戲相當精彩。警方用有限的證據,故意扣押作為人證的流浪漢口徑,捏造出一個颠倒黑白的故事,運用自己榮譽警督的身份去壓那些嗑藥偷竊的嬉皮士:這些人就沒幹過好事!這些人是愛爾蘭人!這些人跟恐怖組織有染!他們一定是叛徒!
衆口铄金


最後那群無辜的愛爾蘭人被判了極重極重的監禁。對新潮文化的厭惡,混雜着民族主義統統發洩在一個精心捏造的故事——你突然就明白了,Irish republic army——突然不是一個抽象的“恐怖組織”。他們擁有一千個理由去複仇,因為公平得不到聲張,非正義不被其餘世界聽到。他們要讓全世界都關注這些困境,他們要發聲,他們隻能通過這樣極端的方式

——

父子對手戲


很喜歡父親。謹小慎微事業平庸的普通人,保守傳統迂腐,喜歡講大道理,但始終堅守上帝和愛的信仰,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兒子被捕後,父親關到同一間獄室。
“為什麼你總是跟着我?”
幾乎是貼臉,毫不尊重,非常意象化情緒化。像戲劇的人物獨白一樣,把自己的心裡全部剖析開來,把那些毫無關聯的事情串成一個自己視角的家庭故事

蓋瑞把20多年來對父親的不滿全數宣洩,“你為什麼永遠隻盯着我的錯誤?”

父親可能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意識到。
然而,父親依舊好意的把它解讀為這麼多天的審訊,把我的孩子逼瘋了。“他們威脅要殺你,所以我就簽字了”





還有一場父子對手是ira頭子放炸彈的Joe,進監獄向父親道歉。
兒子滿懷希望父親能夠接受Joe的道歉和收歸。那可是監獄裡誰都怕的狠角色。但是父親說你不要向我道歉,你要現在是五個死掉的人道歉(不可殺人,是永遠的神誡)

Joe說那是個軍人酒吧,那是五個人死掉的人,是英國軍人。
父親說我不管你,就是殺人了,我不會原諒你的,你會下地獄的
(政治敗給了道德戒律)


值得關注的是,父親義正言辭的冒犯Joe時,鏡頭掃給了兒子。蓋瑞恥辱地低下頭,又無奈又失望。情緒全傳達出來了,埋怨父親的不痛時事,痛恨父親的迂腐教條。



有趣的是,ira大佬Joe竟然沒有生氣,最後還很有禮貌的說,如果你有需要,我會幫助你的。



--

前面得做多少父子交心話的鋪墊,才會把父親去世這個事件寫的這麼感人,這麼震撼

全監獄的人都點燃紙花丢在空中……
他是無辜的
他被冤死在監獄裡……












——

主題


末尾的字幕投向現實:那些無辜的年輕人,一生就這麼被毀了。
然而沒有警方受到處罰
好在結尾他才說好人無辜的人終将會得到清白,而壞人……
也并沒有得到審判。




英美法庭的漏洞
戰争終波及無辜

70年代倫敦甚至還有爆炸案,還有無預警恐怖襲擊

“你來自哪裡?”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
“那你就是英國人了”

——

他在獄中用眼睛這樣和你母親散步的時候,談到自己從未離開母親,有一種驕傲感

“當死神來臨的時候,你不要安慰我,我害怕死在這群陌生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