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87版自編結局是央視領導的行政命令,是行政幹預藝術創作、外行領導内行的結果。紅學家顧問團隊主張按照程高本拍攝
央視在1983年的10月下旬召開了一個為期近半個月的劇本改編原則的研讨會,一衆專家學者與會。正如周嶺所說:“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三個編劇的意見就不一緻。劉景祿先生的意見是前後一體,我和周雷先生則堅持忠于前八十回。與會衆人多數支持劉先生的意見,我和周雷基本上屬于孤立的一方。主張"前後一體"的意見并不完全相同,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意見是,後四十回雖然不屬于曹雪芹的原著,但是續寫得不錯,大體上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另一種意見是,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寫的,首尾呼應,故事完整,人物合理,文筆連貫。”
可見,紅學家的主流意見是按照程高本拍攝。可以理解,雖然程高本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曹雪芹原意,但是當時乃至今天仍然沒有一部勝過程高本的續作,程高本仍然是80回脂本的最佳續作。而周嶺所謂“忠于前八十回”隻是一張空頭支票,實際執行中必然變成反映編劇周嶺的意圖、水平和風格。因此,顧問們主張按照程高本拍攝,是對名著負責的穩妥方案。
編劇自編結局,是央視領導的決定
87版後六集既不合“探佚學”成果,也不合“紅學”家推測,更不是由“紅學”專家親自編寫的劇本,播出後更是基本得不到專家們的認可,那究竟是哪個“紅學”顧問提出的這種重新創作的改編策略呢?胡文彬是當年87版電視劇的總顧問,他在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後由中央電視台的領導同志拍闆定案,舍棄現在通行本的後四十回,進行了重新的創作。當時,作為學術見解,我保留了自己的意見,作為工作,我仍然是支持的。”周嶺也提到:“老戴和老阮拍闆,同意周嶺和周雷的意見。”
可見,是“中央電視台的領導同志”給出的建議,學者對此普遍保持了沉默。也就是說,87版《紅樓夢》的确是行政指令下的産物,導演王扶林也确如自己所言,奉行的是一種“遵命哲學”。既然如此,這樣的“失敗”似乎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因此,87版自編結局,是央視領導戴臨風和阮若琳的決定,是外行領導内行的行為。諷刺的是,戴臨風後來在藝術人生87版再聚首節目上大義凜然地說“紅樓夢一個标點符号都不能動”,但實際上太虛幻境可以因為封建迷信而删掉,詩社可以因為不符合現實主義而删得所剩無幾,而存世的早期抄本之間的文字差異比比皆是,且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原抄本文字也沒有标點符号。
87版結局的失敗
叙事邏輯崩塌
87版結局依賴“抄家滅門”單一事件,導緻十二钗結局扁平化(如史湘雲淪為妓女無伏筆、李纨消失),完全脫離原著“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隐喻(家族緩慢衰敗,非暴力清算)。
關鍵情節抄襲程高本(如焚稿、妙玉被劫),卻因删減導緻邏輯混亂(如黛玉因寶玉失蹤哭死,與焚稿無關聯)。
意識形态淩駕藝術性
編劇為強調“階級鬥争”主題,刻意醜化寶钗、王夫人等角色(如捏造寶钗斥責紫鵑),違背脂本對寶钗“豔冠群芳”的定位。
人物結局過度賣慘(如女眷集體為娼),既不符合清代法律(僅謀反罪會牽連女眷),也偏離曹雪芹“真實寫世情”的宗旨。
結構斷裂與創作硬傷
後六集依賴賈琏“跑腿傳話”推進劇情,台詞空洞(如寶黛花園相顧無言),暴露編劇功力不足。
十二钗中妙玉李纨人間蒸發(妙玉在劇本中有結局,但違背了“終陷淖泥中”的判詞),重要角色(如薛蝌、邢岫煙)被删除,導緻情節脫節(如惜春出家、巧姐被救均無鋪墊)。
87版不符合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87版的支持者經常指責程高本不符合白茫茫大地真幹淨,說“87版雖然有缺點,但體現了白茫茫大地真幹淨”雲雲。隻要對照判詞,就可看出這種論調并不能成立。
曹雪芹對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定義,白紙黑字寫在《飛鳥各投林》曲中:
為官的,家業凋零; (程高本,抄家後具體描寫了家業凋零。87版:就是一次抄家滅門,根本沒有家業凋零這回事)
富貴的,金銀散盡;(程高本,散餘資賈母明大義。87版:就是一次抄家滅門,根本沒有金銀散盡這回事)
有恩的,死裡逃生;(程高本和87版都有劉姥姥救巧姐的内容,但程高本過程合情合理,具體描述了竄賣巧姐的過程和營救過程。87版劇情失真且沒有過程,按王蒙先生的話說是貧農大媽搶救烈士遺孤)
無情的,分明報應;(程高本:王熙鳳、賈赦、賈珍等都遭到報應:87版:不管有情無情,統統抄家滅門)
欠命的,命已還;(程高本:王熙鳳等人的确是欠命還命。87版:不管欠命不欠命,抄家滅門,男的統統處死,女的統統發賣)
欠淚的,淚已盡:(程高本:林黛玉焚稿斷癡情。87版:抄襲程高本焚稿造成劇情不合邏輯,然後編劇回頭就罵程高本)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程高本:有分離,有聚合。87版:一次粗暴的抄家滅門。)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程高本:賈蘭中舉,李纨老來富貴,賈政僥幸被賜還家産。87版:賈蘭在監獄裡連參加科舉的資格都沒有,李纨人間蒸發,根本不可能存在老來富貴這回事)
看破的,遁入空門; (程高本:賈寶玉出家,惜春出家,紫鵑出家。87版:連一僧一道都不出現,賈寶玉最後不知道是要飯還是去尋死;惜春大搖大擺走出戒備森嚴的賈府大門,紫鵑半路人間蒸發)
癡迷的,枉送了性命。(程高本十二钗死了6個;87版看不出什麼癡迷的枉送性命,反正一次抄家滅門就算完成任務)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清代即使最诟病程高本的評點者也沒說過程高本不符合白茫茫大地真幹淨;今天捧87版的動辄就說程高本不符合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可見“87版符合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論調要想成立,隻能否定李纨判詞,否定“老來富貴也真僥幸”,否定甲戌本凡例“此書不敢幹涉朝廷”,否定第一回原文“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乃至徹底否定傳統文學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風格。
紅學家和觀衆對87版結局的嚴厲批評
著名紅學家蔡義江說“不按程高本拍按什麼拍?” 評價87版結局的時候他嗤之以鼻:“這樣編出來的東西,硬說成是曹雪芹的原意,其誰信之?”
中國紅學會副會長孫偉科先生說:“87版電視劇《紅樓夢》按照所謂的脂批提示,按照所謂的探佚成果,拍出來了那麼拙劣的後六集,不忍卒看!”
白盾先生更是說:““紅視劇”對《紅樓夢》的任意篡改--并且是拙劣的對120回《紅樓夢》整體性的粗暴的破壞,是對文學的無知、曆史的蔑視和對群衆的欺騙。”
87僞續編劇周嶺自己都承認:“随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指責。激烈程度,今天的觀衆已經不能想象。電視劇播出之後,台裡邀請文化界和影視界的部分評論家,開了一個讨論會。讨論會幾乎成了批判會,從否定後六集電視劇,進而否定了另起爐竈的做法。觀衆更激烈,意見近于圍毆,甚至在報章上說,要把編劇剁成肉醬。”
結語:否定程高本,不等于尊重曹雪芹原意。87版後6集就是嚴重背離曹雪芹原意的失敗之作。